马斯洛高峰体验 马斯洛的高峰体验理论述评

2018-04-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心理学包括三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论及高峰体验论.需要层次论是基础,自我实现论是核心,高峰体验论则是其中最具特色的内容.一.何谓高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心理学包括三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论及高峰体验论。需要层次论是基础,自我实现论是核心,高峰体验论则是其中最具特色的内容。

一、何谓高峰体验

马斯洛的高峰体验论从多个侧面对高峰体验现象进行了详细、生动的描述,所以我们对这一现象能有个大致的了解。但是,由于他对这种现象只是描述而未加确切的界说,加之其描述又未能保持前后一致,因此其笔下的高峰体验便似乎有点捉摸不定。

如以下一段描述:“这种体验可能是瞬间产生的压倒一切的敬畏情绪,也可能是转眼即逝的极度强烈的幸福感,或甚至是欣喜若狂 、如醉如痴、欢乐至极的感觉……最重要的一点也许是,他们都声称在这类体验中感到自己窥见了终极真理,事物的本质和生活的奥秘。

”①这段描述从内容来看,涉及到了情感体验以及他称之为“存在认知”的认识活动,似乎高峰体验就包括这两种成份。从形式来看,好像高峰体验只是一种情感体验,至于存在认知则是高峰体验的伴随物。一种描述,由于确切性不够,便使人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的确,这种歧解存在于研究马斯洛高峰体验论的中外学者之中。

一些学者认为,马斯洛的高峰体验指的是人在高峰时刻的情绪体验。“创造自由或自我实现则给人以最高喜悦,这种感觉他(马斯洛)称之为‘高峰体验’。”②另一些学者的理解则宽一些。《第三思潮》的作者弗兰克·戈布尔认为,高峰体验指的是“处于最佳状态的时刻”。

③这两种意见中哪一种是马斯洛的原意呢?这个问题没有答案,因为在他的真实思想中本就存在两种高峰体验。在一些论述中,他视高峰体验为情感体验的一种。这一思想可从三个方面看出。

首先,从他研究高峰体验的起因来看,他之所以关注这一现象,是由于他所研究的自我实现者都报告他们有过强烈的、奇特的、完美的情绪体验。其次,从他引用的类似高峰体验的概念来看,他认为高峰体验类似于弗洛依德所说的“海洋感情”,也类似于詹姆士所指的“神秘体验”。

所谓“神秘体验”就是“有时变得气势磅礴、浑浑沌沌、漫无边际”的“强烈的感情”。④最后,还可从马斯洛提供的高峰体验的例子来看,在例子中他使用“不可遏制的爱”、“强烈的兴奋和幸福”⑤等词语来表示高峰体验。

在另一些论述中,他将高峰体验的外延扩大了。他曾直接说:“在这种神秘体验中,都有视野无垠的感觉。”⑥甚至他还以“高峰体验中的存在认知”⑦作为文章的标题,并花相当大的篇幅描述这种认知。

这里的高峰体验不单指某种情感体验,它还含有认知成份。既然如此,我们只能这样理解它,即高峰体验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高峰体验指的是高峰时刻的情绪体验。由于情绪体验和存在认知的复合状态只能称作是心理活动状态,因此广义的高峰体验就是这两种成份构成的心理活动状态。

马斯洛关于高峰体验的描述详细而又精彩。但是,倘若认真分析他的广义的高峰体验概念,就不难发现其不足。体验就是情绪体验,因此高峰体验只能是情绪体验的下位概念,它绝对不可能是后者的上位概念。如果再联系他在两种意义上使用高峰体验而不加任何界说,我们便不能不说他对高峰体验理解比较混乱。

二、高峰体验中的“真实自我”

高峰体验是马斯洛研究工作的焦点。这是因为高峰体验能带来真实自我。马斯洛认为高峰体验是强烈的认同体验,“处于高峰体验的人具有最高程度的认同,最接近其真实自我,最富有个人特色”。⑧高峰体验能将人带进“人性发展能够达到的境界”。

⑨而这一点正是他刻意寻求的。他极力主张心理学应该关心对个人和社会有意义的问题,应该揭示人类真正的特点和潜力、价值与尊严。最初他试图通过研究自我实现的人以达到这一目的,后来他发现自我实现者不常见,自我实现事件则经常见到,因而认为“再也用不着仅仅去寻找那些在多数时候实现了自我的罕见的研究对象了”。⑩于是他把注意力转移到自我实现事件上,而自我实现事件从一定意义上讲也就是高峰体验。

真实自我具有哪些特征,它与现实的自我有什么不同?马斯洛通过高峰体验的探讨,寻找到了这些问题的初步答案。他认为真实自我应该是:自我更加整合、独特,自我与非我融为一体;行动轻松自如,潜能充分发挥;行动更具有自发性、表达性、纯真性与创造性;更富有责任心和创造力,更富有主动精神和主体意识;超越需求,面对现实,无须努力,顺其自然;热爱世界,乐于行善;谦卑与高傲并存等等。

马斯洛关于真实自我的描述,实际上是对人性的揭示。这种描述触及到了人类心灵最精微、最绝妙之处,将人们带到了神奇的、令人叹为观止的人性最高境界。过去,心理学无论是行为主义学派还是精神分析学派都没有给人性以足够的评价,以至于人们对自身的发展前景感到悲观。

而马斯洛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以一种乐观主义态度向人们展示了人性中近乎完美的一面,如自我更加独特、达到“天人”合一;更富有责任心和创造性;超越需求,乐于行善;充分发挥潜能等等。

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形象,对于提高人类自信心,激励人们发展自我的积极面,正视生活、面向未来,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他在这个问题上的基本观点是非科学的。表现在:第一,他认为人在高峰体验中接近真实自我。

这就意味着自我是人自身早已内在规定了的,不存在着在社会历史条件影响下所经历的矛盾斗争的形成过程。第二,在他看来,真实自我超越时代限制,似乎任何时代的真实自我或人性都是一样完美,它永远不变,不能超越,不存在着扬弃和辩证发展的过程。

第三,在他眼里,真实自我超越社会、阶级和文化限制,整个人类的真实自我是同一的、完美的,不存在任何社会性、阶级性和文化差异性。这些基本观点的错误,归结到一点便是过分强调人的基于先天潜能的内在价值,忽视了时代条件和社会环境对人性及自我的制约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