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别林简介英文版 英国历史人物:查理卓别林

2017-07-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查理·卓别林(Charlie Chaplin,1889-1977)出生在英国伦敦的一个贫民区里,他的父母是音乐厅的演员.由于父亲早亡,母亲精神失常,他被迫流浪街头.14岁那年,卓别林加入流动剧团,跑遍了英国各个角落.19岁时,他当上了一个著名剧团的演员,并随团到欧洲.美国等地演出.1913年他到了美国,开始从事电影事业,并于1914年在影片<威尼斯赛车记>中创造了一个悲剧小人物“夏尔洛”,从此这个有特别装束的流浪汉形象风行世界70年,经久不衰.著名作品:卓别林一生主演过八十多部影片,他的一些代

查理·卓别林(Charlie Chaplin,1889-1977)出生在英国伦敦的一个贫民区里,他的父母是音乐厅的演员。由于父亲早亡,母亲精神失常,他被迫流浪街头。14岁那年,卓别林加入流动剧团,跑遍了英国各个角落。

19岁时,他当上了一个著名剧团的演员,并随团到欧洲、美国等地演出。1913年他到了美国,开始从事电影事业,并于1914年在影片《威尼斯赛车记》中创造了一个悲剧小人物“夏尔洛”,从此这个有特别装束的流浪汉形象风行世界70年,经久不衰。

著名作品:卓别林一生主演过八十多部影片,他的一些代表作品,如《安乐狗》、《狗的生涯》、《寻子遇仙记》、《淘金记》、《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等,总是寄同情于穷人,而嘲弄那些富人。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喜剧性的表演令人捧腹大笑,但是又使人笑后感到泪水的苦味,充满了对受压迫受欺凌的人们的同情。

伟人末年:卓别林在美国居住了近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他参加进步的文化活动而受到美国麦卡锡主义的迫害。1952年他怀着满腔愤恨,带着妻子儿子离开美国回到英国。以后长期定居在瑞士洛桑附近的韦威,1977年12月25日凌晨4时,世界著名的幽默大师查理·卓别林,在瑞士洛桑附近的韦威逝世,终年88岁。

(舞台之下的卓别林)

名人轶事

卓别林在电影中滑稽搞笑,在走出银幕后同样也风趣幽默。他那代表性的着装竟然最初都是从化妆间借别人搭配而成的;而与他人书信来往时也不忘展现其幽默细胞。

装束来历:卓别林的独特装束诞生于1914年。当时有位导演麦克·塞纳特要拍一部喜剧片《威尼斯赛车记》,需要有一套看上去很滑稽的服装。卓别林根据导演的意思,在化妆间里,从一个胖子的身上借来裤子,从一个瘦子身上借来上衣。胡子是剪了别人的头发。礼帽是一个人的父亲的。选了一个特大号的鞋,穿着不跟脚,就左右脚换穿,又摇着手仗,引起所有人的大笑。当时他就决定,以后不管演什么戏,都永远穿这套装束。

和爱因斯坦的有趣通信:世人都知道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会拉小提琴,而且是个左撇子,却鲜有人知其实卓别林也爱拉小提琴,并且同样是个左撇子。他俩有着深厚的友谊。爱因斯坦非常推崇卓别林的电影。在卓别林还没成大明星时,他在给卓别林的一封信中写道:“你的电影《摩登时代》,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能看懂。

你一定会成为一个伟人。”而卓别林在回信中写道:“我更加钦佩你。你的相对论世界上没有人能弄懂,但是你已经成为一个伟人。”大师间的对话充满了机趣。

相关阅读:

谷歌出新招:纪念卓别林诞辰122周年(视频双语)

卓别林电影惊现穿越:爪机党亮相镜头(视频)

《大独裁者》卓别林最后的演讲

后人演绎的卓别林

卓别林在其演艺生涯中,塑造过形形色色的人物,很多桥段甚至在今天也为人津津乐道,可见他影响力之大。但是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只是他饰演的角色,却对其真实的生活知之甚少。这部由卓别林自传改编的电影让我们看到了这位名人的另一面生活的同时,也揽得多项世界级电影奖项。

卓别林 1992

导演: 理查德·阿滕伯勒
主演: 小罗伯特·唐尼 安东尼·霍普金斯 凯文·克莱恩

英国著名导演理查德·阿顿巴罗制片和执导的大型历史人物传奇片《卓别林》,改编自查尔斯·卓别林的《 我的自传》。卓别林从五岁起就上台演出,和母亲相依为命。1913年他到美国发展,从此与电影结下不解之缘。

他丰富的肢体语言使他在整个默片时代成为备受瞩目的风云人物。影片还叙述了卓别林受政治迫害,移居瑞士,1972年才回到美国的经历。本片展示了这位大师起伏的一生,并穿插了几部经典作品的拍摄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