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林耀华先生的名义

2018-05-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43年夏天,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林耀华,率燕京大学边区考察团进入凉山.他写出专著<凉山彝家>,成为彝族研究经典的民族志,建立了凉山彝族民俗

1943年夏天,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林耀华,率燕京大学边区考察团进入凉山。他写出专著《凉山彝家》,成为彝族研究经典的民族志,建立了凉山彝族民俗志的一种叙事模式,开创了彝族研究的先例。

这些天,专家学者云集西昌,追溯他的学术思想和学术品格,意在探讨凉山彝族发展的路径选择,为凉山在脱贫攻坚的进程献计献策。

文/本报记者 何万敏 图/胡晓兵

"林耀华先生20世纪初就对凉山彝族生活有过详细的描述。凉山的巨变也曾给他很大的鼓舞。我们今天来研讨他的学术思想,其实更是探讨凉山彝族发展的路径选择。"

8月15日下午,在西昌参加"林耀华学术思想与凉山彝族发展研讨会"的潘蛟,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概括学术会议的旨向。

潘蛟曾经是林先生的博士生,现在是中央民大民族学与社会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人类学与民族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和许多做学问的人一样,戴着的一副眼镜遮挡不住有神的双眼;身着浅粉色的T恤透现出相当活力。温文尔雅,话语款款。

〉会议

名家云集,讨论激烈和充分

"林耀华学术思想与凉山彝族发展研讨会",由中央民族大学、凉山彝族妇女儿童发展中心主办,具体承办单位则是,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西昌学院彝族文化研究中心。

会议规模不小,有80-90人之多。他们中既有凉山本地的专家,来自高校的研究生与博士生,更重要的是,不少学界的著名专家学者占到半数以上,堪称名家云集。

记者在会上得到一份专家名单,委实厚重:

浙江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庄孔韶,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所研究员翁乃群,人大人类学所所长赵旭东,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郑振满,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刘志伟,商务印书馆教授李霞,西南民大民研院教授察富莲,等等。

更不用说,作为主办单位之一的中央民大,派出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诸多名师,组成强大阵容。从院长麻国庆,到教授王建民、潘蛟、张海洋、苏发祥、巫达,等等。

侯远高的身份则比较特殊,他既是中央民大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也是凉山彝族妇女儿童中心执行理事。这位从美姑县走出大山的彝族人,长期把凉山作为"根据地",一直关切彝族发展当中的现实问题。

用他的话说,中心是以大学为背景,开展学科研究的平台。因此中心举办过多次相关学术会议,想法是从更大层面上,推动学术研究,支持公益活动,为政府改革提供参考。

〉背景

《凉山彝家》是民族学经典

1943年夏天,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林耀华,率燕京大学边区考察团进入凉山。这一年,他33岁,刚从美国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回国两年。

燕京大学创办于1916年,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质量最好、环境最优美的大学。抗战爆发,学校被迫迁至大后方成都复校。林耀华由云南大学转在此执教,得到机会走进川、康、滇三省交界的大小凉山地区,进行彝族的社会调查研究工作。

考察团轻装简从,6个人,从雷波翻黄茅埂到达美姑,择定在三河以达村一带作研究样本。87天考察结束后,林耀华写出《凉山彝家》一书,1947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从此之后,他即与凉山有了长达半个世纪的难解之缘——1975年第二次上凉山,1984年他率研究生第三次到凉山,时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凉山彝区的面貌日新月异。1994年他委托博士生潘蛟第四次考察凉山彝族社会。终将四次调查成果修订编成《凉山彝家的巨变》一书,由商务印书馆1995年出版。

直到今天,要认识20世纪初的凉山,读懂彝族,林耀华的著述堪称奠基之作,并且具有里程碑意义。正如有学者评价,林耀华的《凉山彝家》,作为彝族较为经典的民族志,我们敬佩他为学术事业的执著,更重要地是他从短暂的零碎的考察材料中为我们建立了凉山彝族民俗志的一种叙事模式,开创了彝族研究的先例。

〉意义

能为凉山彝族发展献计献策

作为研讨会,学术色彩浓郁显然是这类会议的特点。况且,与会的专家学者多是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等领域的高手。学底扎实,知识丰厚,观点独到,见识非凡,这使得会议能够取得实质性成果。

记者观察发现,"林耀华"某种程度上成为话题的切入口,大家关心的重点,偏向于凉山彝族社会,尤其是乡村社会,在当下经济社会的浮动中,包括在脱贫攻坚的现实作为中,治理的历史、现实和未来,以及困难、矛盾与做法、途径。

比如,王建民谈到,扶贫过程中,贫困的主体本身,怎样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扶贫当中,在社会内部形成一个强大的力量。他坦言,更希望看到许多内在性的动力,从根本上摆脱贫困。

比如,潘蛟认为,发展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发展不一定都是历史的延续,它更像是一个过程。如果从宗族的角度来看,民族发展涉及社会基本组织原则,这也许对理解今天的变化是有益的。

麻国庆考量的是,家支联盟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要在现代性的流动状态中,去认识社会活力依赖代际之间的活力表现,发展就需要掂量,到底是外部的力量还是内部的力量来推动。

与会学者特别围绕民族发展中,教育担负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深入讨论。认为教育事关民族的未来,也关涉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建立;特别对于一个相对贫困地区来说,教育才是夯实民族未来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只有提高了整体的民族文化素质,未来发展才可能愈加充满活力。

研讨会期间,林耀华铜像在凉山奴博落成。铜像基座上,镌刻有林先生生平及学术成就的文字介绍。大家以景仰、纪念、研讨林先生学术思想的方式,以对凉山这片土地热爱的情怀,将学术理论融合现实发展,期望历史与现实有更多的回应,让知识更好推动社会实践与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