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的牵牛花赏析

2018-01-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齐白石的牵牛花赏析齐白石,中国画作大家,其画作风格是以传统的文人画作为基础,再从民间传统艺术中去粗取精,为传统的花鸟画作注入了活力与生机,其画作的风格偏轻松诙谐

齐白石的牵牛花赏析

齐白石,中国画作大家,其画作风格是以传统的文人画作为基础,再从民间传统艺术中去粗取精,为传统的花鸟画作注入了活力与生机,其画作的风格偏轻松诙谐,作品鲜活幽默,而其本人也因在能力方面属于书法、绘画、印章兼有之,被授予了“人民艺术家”的美称。

齐白石画的牵牛花

齐白石牵牛花的画作是十分出名的,数量也是颇多的,齐白石在创作时留下来不少关于牵牛花的作品。齐白石画牵牛花,其原因追根究底是有一部分与梅兰芳的友情情结在里边。齐白石曾在梅兰芳住处得以欣赏到各种各样美丽绽放的牵牛花,梅兰芳处牵牛花的品种也不可谓不多,看的齐白石不禁喟叹。齐白石看到牵牛花不禁想起儿时的一些记忆,童年篱笆边上的牵牛花,引起了齐白石对于田园的宁静生活的向往。这时他开始思考,将一些留在记忆里的弥足珍贵的美丽的事物用自己的笔画出来。藉由手中的笔,对儿时事物的勾勒,来表达心中对家乡以及孩提时候的眷恋之情。故齐白石画的一手经典漂亮的牵牛花,其手中的牵牛花,因其注入的情感而格外生动。

齐白石的牵牛花以水墨为叶,以线条的粗细和浓淡简单而传神得勾勒出牵牛花的茎叶,而牵牛花的花,齐白石则钟爱洋红色,浓墨勾勒的茎叶,聊聊几笔,却恰如其分,墨色与红色的简笔描绘下,是齐白石那份带着思乡情怀的积极向上努力绽放的牵牛花。

齐白石画的丝瓜怎样

丝瓜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蔬菜,也是齐白石最喜爱创作的一个题材,丝瓜入画并不常见,但是齐白石画丝瓜却与他的一段经历有关。

齐白石丝瓜

齐白石曾经在京城待过很长一段时间寻求发展,但是当时他一无背景,二不是科班出身,三无人推荐,所以很长时间都没有起色,更没有名声,所以他心情苦闷,烦躁不堪。于是齐白石更加想念家乡的田园生活,正好他看到院中的丝瓜硕果累累,暗香飘荡在整个小院,于是灵感乍现,他以丝瓜为主题创作了大量的写实作品。

齐白石丝瓜作品常常将蜻蜓、蚂蚱、蜜蜂等昆虫连在一起,那丝瓜严严实实挂满整个架子,香气飘散吸引了大量的小昆虫,只见这些小东西很有灵性,它们不骄不躁、心平气和,稳稳当当地选择自己的目标,一点不着急似的,那丰收的丝瓜挂在纤细的枝头上摇摇晃晃,从来也没有鹤立鸡群的意思。齐白石借用生活中最常见的丝瓜,表达了一种生活的趣味:怡然自得、戒骄戒躁、心平气和、淡看得失的心态。

齐白石丝瓜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画面看似平淡,实则布局巧妙,繁复却不凌乱,丝丝入扣、生活传神,充满活力。虽然齐白石选用最常见的丝瓜,但是却画出了常人最容易忽略的生活之美,那种平凡细微,生动亲切,如流水般的微小平凡的感动才最让人引起共鸣。以画见人,可见齐白石乐观的生活态度。

齐白石的诗如何

齐白石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画家,生于湖南省湘潭市,在世界画坛上也有重要的地位。但是有多少人知道齐白石的诗也非常有韵味呢?

齐白石的诗

齐白石曾经自己评价说:我的诗写的是第一,印排第二,字排第三,画是第四。但是齐白石的画实际上在现代的中国比他的诗更加有名。或许是他的画太有名反而掩盖了齐白石的诗的光彩。齐白石在作诗上面是下过一番苦功的,他从八岁的时候就随着自己的外公入学了,他的外公教他念《千家诗》,他可以将它读的滚瓜烂熟。在他二十七岁的时候遇到了湘潭名士陈少蕃,陈少蕃就告诉他,你去读《唐诗三百首》吧,只要你好好钻研,相信你一定会有成果的,果然在不久之后他们一起去花园里,齐白石就做出了一首非常不错的诗。齐白石在读懂了《唐诗三百首》之后,又读了《聊斋志异》等书,还继续研读了一些古文,极大的提高了他的文学素养水平,开阔了他的视野,这些为他后来写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齐白石的诗,一般不会过分追求韵律之类的,他的诗都是随心而写,并且写的也很工整,他的很多朋友都是为了科举而作诗的,写出来的诗呆板,没有灵性,这是齐白石很不推崇的,他很喜欢将自己的心情放到诗里面,赋予诗不一样的活力。

齐白石的诗是他人生的一大亮点,知道他的人都知道诗和画是他一辈子最珍重的东西,两者放在一起,才能让他的作品更加饱满。

齐白石的群虾图赏析

齐白石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画家,一生成就无数,在世界画坛上面都有一定的成就,毕加索曾经夸赞过他。齐白石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来改名为齐璜。齐白石的群虾图非常著名。

齐白石的群虾图

齐白石一生画作颇多,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齐白石的群虾图了,都说齐白石善虾,徐悲鸿善马,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而在齐白石所画的虾中,最为有名的当属群虾图。这幅群虾图整体上看非常大气,有隐隐含着质朴之感,虽然只是一幅水墨画,但是上面的虾仿佛是活过来一般,非常漂亮。齐白石原本居住在湘潭地区,那里是他的家乡,所以他对那里有着深厚的感情,到了北京之后长时间的生活让他更加想念自己的家乡,他将这些美景都映在了自己的心里,下笔的时候胸有成竹。在北京长时间的生活后,他就将湘潭和北京的画风结合起来,并且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创造出了著名的群虾图,画中虾活灵活现,他画出的虾线条流畅,每只虾都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展现出不同的姿势,或者觅食或者游水,活灵活现的,虾的触须紧密的重叠在一起,但是并不显凌乱,反而给人一种非常真实的感觉。这幅画非常符合齐白石质朴的画风。

齐白石的群虾图是中国国画史上的传世之作,是我国的珍宝,也是齐白石最为珍重的画作之一。

齐白石工笔草虫赏析

齐白石是近现代画家,他除了具有极高的绘画艺术价值外,还有这特殊的时代文化艺术价值。他是第一个开创现代绘画宗派的国画大师,同时也突破了古代封建制度艺术阶级壁垒,让艺术从高高在上的贵族阶级走进了广大的工人农民阶级中。齐白石工笔草虫就是其中一个有力的例子。

齐白石工笔图

草虫作为绘画题材在古代一直都是地位不高的画作对象,但是齐白石老先生却推翻了过去对题材的限制,把草虫这些童真童趣的小生灵作为绘画题材搬到了画作之上,并且用他极高的艺术天赋绘画展现出来。这些齐白石工笔草虫画作既展现了极高的绘画技艺也表达了齐白石老先生怜悯苍生对小生灵的关爱的伟大情怀。齐白石工笔草虫画中的草虫都被赋予生动的姿态形象,饱含生物天然本质形态和生命的灵动的意像,草虫动静相宜,纤细高雅,布局大气,于平凡中见高深。草虫能被画得如此传神和齐白石老先生的生平经历分不开。齐老先生自由生活在农村,这些花鸟虫鱼在他童年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一个艺术家,他晚年更是精益求精在艺术道路上不断探索更高的绘画技艺,并把它运用在水族,草虫工笔等方面,制作出精美的工笔草虫画。

齐白石工笔草虫画册由于它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独一无二的存在,成为了收藏品中的珍宝。随着年岁更替,齐白石工笔草虫将继续被保存下去,作为艺术瑰宝一直流传后世。

齐白石做木匠的经历

二十世纪中国最伟大的画家之一齐白石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学画出身的,他在正式走上艺术之路之前,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乡村木匠,可是说算是半路出家,大器晚成的代表。

齐白石在创作

齐白石木匠经历源自于他出生在一户普通的湖南农村家庭,很小就因家贫辍学了,为了将来能养家糊口,父母就让他学一门手艺,因为当时农村盖房子都要靠木匠,算是比较吃香的职业,将来也好有个出路。可是齐白石一副文弱书生的模样,干不了重体力活,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都受到师傅的大骂,齐白石木匠的经历也不顺利。

好在齐白石从小就聪明好学,暗自下决心要把真正的手艺学到手。经过长期的观察,齐白石发现同样是做木匠,但是会做精美的小器物,会雕花刻字的远比做粗糙的手工活受欢迎,而且齐白石从小就喜欢画画,于是齐白石很快就拜了一位远近闻名的雕花师傅,并且学的兴致勃勃,很快就掌握了师傅的全部手艺,并且齐白石匠心独运,又创造出很多新的花样,很受家乡百姓的欢迎。

不到二十岁齐白石便开始了真正的走街串巷的木匠生涯,他在长期深入民间生活的过程中,对各种民间技艺和题材都非常熟悉,他理解最底层百姓喜欢什么,这深深影响了他后来的艺术风格,并且在长期的劳作中锤炼了他对造型、材质、构图等方面的体验,可以说正式齐白石木匠生涯为他以后成为一代书画大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