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孝曾京剧擎灯者 谭孝曾:京剧擎灯者

2017-06-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从事了50多年京剧艺术的京剧名家.谭派第六代传人谭孝曾,现在除了创作和演出,把更多时间都用在了给学生上课,给青年演员排戏以及普及推广京剧知识

从事了50多年京剧艺术的京剧名家、谭派第六代传人谭孝曾,现在除了创作和演出,把更多时间都用在了给学生上课,给青年演员排戏以及普及推广京剧知识上。下个月他又要到天津参加2016年的“走近大师”非遗讲座,向老百姓讲授京剧知识和京剧故事。

年近七旬的他,按说应该享受清闲的退休时光,但谭家第六代传人的身份,让他肩上传承京剧艺术的担子比一般的京剧艺术家更重,所以他“片刻也不敢休息”。

170多年前,京剧谭门创始人谭鑫培从故乡湖北闯荡京华,凭借天赋和努力自成谭门一派。自谭鑫培后,谭小培、谭富英、谭元寿、谭孝曾、谭正岩世代相传,薪火相继。时至今日,京剧已有200多年历史,谭氏家族便经历了170年。谭家七代40余人先后投身京剧事业,创立一门艺术派系并且传承下来,这成为梨园界的佳话,也成为中国艺术史上的一大罕见现象。

出生于1949年的谭孝曾,见证了京剧由盛转衰及家族地位变迁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后定工资,谭孝曾的祖父谭富英的月工资为1650元,普通工薪阶层的工资仅为30元左右。谭孝曾12岁的时候,曾到中南海给毛泽东表演过京剧。再往上回溯,谭门先人谭鑫培给慈禧太后唱一出戏,便可获得几十条金条,“一次演出可以盖一座宅子了。”谭孝曾说。

改革开放后,在众声喧哗中,作为“国粹”的京剧地位一落千丈。作为谭门后人,谭孝曾和兄弟子侄们开始了守护京剧的孤独之旅。

前些年,京剧最不景气的时候,身为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之一的谭孝曾,在演出前,除了排练,还得拉下脸来推销票、拉赞助。“我累极了。”谭孝曾说。剧团出国演出时,每三个人配备一只生活箱子,切菜刀、擀面杖、案板和柴米油盐一应俱全。“国外的饭菜太贵了,我们得自己做饭,剧团发的经费根本不够。”谭孝曾解释说。

“不管有多难,我们都必须坚持下去。我不想看到京剧毁在我们这一代身上,谭门不能当历史的罪人。”为了给京剧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谭孝曾联合几位热爱京剧艺术的企业家,成立了艺术基金会,用现代艺术发展的思维来维系京剧艺术的传承。基金会本金不动,借助每年近百万元的投资增值,来支持京剧研究和京剧表演。“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是在吃了多次闭门羹之后想出来的无奈之举。”谭孝曾说。

谭家七代人170余年,对京剧艺术薪火相传,形成了“谭家人为京剧生”的谭门家风。谭家第七代、谭孝曾的儿子谭正岩,天生一张明星脸,比父辈们有更多选择,有无数影视公司向他伸来橄榄枝,周围朋友也劝他进军影视圈,可他始终不为所动,一直坚守在京剧的舞台上。

曾有人问谭正岩为何要坚持从事京剧事业?谭正岩回答说:责任。这让谭孝曾很感动,“确实是这样,谭家在京剧舞台上已经坚守了七代,将京剧和谭派传承下去已成为每个谭家人的责任。”

“除了本门本家本派之外,还要广泛收徒,把种子撒下去,这样才能让京剧艺术、谭派艺术传承下去。”如今谭孝曾已经67岁,父亲谭元寿已近90岁高龄,谭孝曾起着承上启下的使命。由于父亲年事已高,谭孝曾便替父授艺,到各地说戏、排戏,这几年他已收了7位年轻的弟子。

谭孝曾回忆起少时学戏的日子,每天清晨天没亮就要到梧桐树下喊嗓子去,喊完嗓子练功,练完功才上戏课。“再看看现在一些学戏的孩子,中午12点可能还没起床,怎么能成才?”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谭孝曾在今年两会上,建议调整专业艺术院校放假制度,减少戏曲专业学生的节假日。

“过去我的祖辈父辈,只有每年腊月二十三到腊月二十九才放几天假,其他时间全要演出、排练,这才造就了这些艺术大师。可现在的孩子们算上周末、节假日和寒暑假,一年约170天在休息,所谓的‘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也就成了空话。”谭孝曾说,自己知道“这一定是一个遭骂的提案”,但这是对传承艺术负责。

谭孝曾在京剧的传承与传播路上坚守、忙碌了半个多世纪,虽然自言“仍然青春”,但他明白,要将京剧传承发展下去,终归要靠年轻人。对于当下年轻人对京剧不太“感冒”的现实,谭孝曾有自己的认识。“演出质量差,会一下子倒了年轻观众的胃口。

一定要打造好的剧团、好的剧目和好的演员,只有真正呈现京剧艺术的纯粹悠然的韵味,方能俘获新一代观众的心。”为了更好地将京剧艺术推向年轻观众,谭孝曾联合上海戏剧学院成立了谭鑫培艺术研究室,并获邀担任客座教授,希望挑选出好苗子着重栽培。他就像一个擎灯者,一边前行,一边帮年轻人照亮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