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众金融张敬华 掌众金融CEO张敬华:消费金融的几个细分领域已经是红海

2018-02-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和讯互联网金融消息 7月10日,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主办的"2016第一届中国金融科技大会"在京成功举办.在下午的第一场题为"互联网消费金融:蓝海,还是红海

和讯互联网金融消息 7月10日,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主办的“2016第一届中国金融科技大会”在京成功举办。在下午的第一场题为“互联网消费金融:蓝海,还是红海?”的圆桌论坛环节,主持人华兴资本董事周亮与飞贷金融董事长、CEO唐侠、 51信用卡管家CEO孙海涛、买单侠创始人兼CEO胡丹、分期乐创始人兼CEO肖文杰以及掌众金融创始人、CEO张敬华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掌众金融创始人、CEO张敬华在发言中表示,目前中国消费金融市场虽然仍是一个巨大的蓝海,但在几个很细分的领域竞争很激烈,已经是红海了。掌众金融的定位是干金融机构不愿意干的苦活、累活、鸡肋的活,通过技术手段或金融手段使自己能走得更远、生存能力更强。


掌众金融创始人、CEO 张敬华

    以下为掌众金融创始人、CEO张敬华的发言实录:

    张敬华:大家好,我是来自于掌众金融的创始人张敬华,我们团队在2014年进入到互联网金融的行业领域里,我们旗下主要两款产品,一款叫闪电借款,主要是基于互联网端,面向年轻人提供小额快借的产品。整个团队之前是做支付出身的,所以,我们做这个产品时的理念是两个核心理念,第一个是自动化的审批,第二个是如何能做到快速的审批以及快速的到账。

另外一个产品叫闪电分期,主要是基于我们原来面对的大量中小商户,基于这些中小商户为他们购物的场景提供分期类的金融支持。目前在中国三四线城市,尤其是目前中国八千万的中小商户经营环境不太好,我们希望通过提供这样的一个微小金融服务解决目前三四线城市,尤其中小商户这一类银行服务不到的人群,解决这些人群的金融类的需求。

我们整个团队完全是基于这样一个移动互联网端的技术,基于这样一个大数据进行信审的核心能力的建设,我们整个团队自动化的信审,包括我们技术的人员超过200人。所以,我们也是一个典型的以技术为导向的一家互联网金融科技公司。

周亮:谢谢五位嘉宾的自我介绍,大家通过这五位嘉宾自我介绍页看到一个共性,这几家公司基本上都是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手段在给消费者进行消费金融相关的一些服务。我们这个论坛很重要的一个议题也想跟五位嘉宾分别讨论,在这么一个消费金融的领域里到底是红海还是蓝海,因为这个领域有很多传统金融机构,像传统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甚至不管是蚂蚁、京东、微众这样一些大的互联网巨头都进来了,这个行业是否会变的过于拥挤?我们是怎么看待这个行业的竞争格局?

张敬华:前面嘉宾都已经总结了,我来自于内蒙,从自己亲身的感受来说,像在草原上生活一样,你会发现草原上看不到几个人,也看不到牛和羊,但是早晚在水源地边上会发现大量的牛羊都聚集在周边,中国目前的消费金融市场也是这样的典型市场现状,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但是大家都在几个很细分的领域已经打成红海的感觉了。

我们自己掌众的想法是说你希望你离水源地更远一点,我们自己的定位就是这样,我们能不能干金融机构不愿意干的苦活、累活、鸡肋的活,我们2014年做微小贷的尝试也咨询过很多同行,很多同行主要针对个人的贷款都是以三万块钱以上为主,因为在一个人工信审的模式体系下,如果对一个个人放款的整个流程走下来,如果对一个个人放款几千,两千块钱,那每放一笔都是亏损的,我们当时就想如果我们能通过技术手段把这件事情走得更远,我们可能就离原来的水源地更近,我们自己的生存能力更强一点。

    包括我们现在在做的中小商户的分期市场也是同样的感觉,会发现大量的3C的市场,大的电商市场,甚至一些大的电商类的平台都在提供分期类的服务,但是很多稍微往下走的中小商户,稍微往三四线城市走,就会发现这些服务都没有公司或者没有真正的服务体系去服务。我们想能不能通过真正的互联网这样一个技术手段或者金融手段我们能走得更远一些,这可能是目前市场上面临的一个比较大的情况

周亮:大概算了一下,从概率上来讲,我可以理解现在竞争还是有的,但是还没有到完全白热化的一个地步。我们第一个问题就结束,关于红海和蓝海的问题。我们这个论坛谈的主要是金融科技和企业通过金融,通过大数据、IT技术改变传统的消费金融的不管是场景也好,风控也好,获客也好的方方面。

所以,我想每位嘉宾根据自身企业的特点来举点我们自身的一些例子,好的成功经验来给台下的一些嘉宾分享,看看我们到底在这个领域做了哪些数据,跟风控或场景不太一样的事情。我们还是从唐总开始。

张敬华:我们掌众金融有两个点是比较有特色的,第一个是我们大部分的资金来源于银行机构,我们实际上主要在帮助一些中小的银行,一些农商行做互联网的借贷或者是撮合。因为银行在试图发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在试图发行信用卡的时候,会发现银行还在基于传统方式,比如审核一个人的工作是不是有稳定的社保,是不是有保险,是不是有车有房。

当我们把用户额外授权的一些数据项提供给银行之后,在银行那一端跑信审模型的时候,银行就会发现针对于不同风险等级的用户甄别起来信息更准确了,这是现在银行一个极大的需要金融科技公司做这样一个补充的,我们现在也是让用户收集运营商的信息,包括刚才讲的社交的信息,包括电商的信息,甚至包括一些学历,包括一些简历,包括你简历更新的记录、频次,跳槽的频次,这些额外的维度提供给银行之后,能有效的让银行把风险控制下来,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掌众全产品系列都是打着“闪电”,我们目前的品牌口号叫闪电借款56秒到账或者56秒放款,我们应该算全行业第一家60秒之内全程信审完成包括放款,这也跟很多银行做了很多工作,比如怎么做数据的实时,数据仓库的建立,实时的分解,实时的脱敏,实时的分类标签,再做到实时放款。放款的时候,很多中小银行业做不到实时放款,我们联合很多支付公司打通很多支付通道,使得用户的体验做到极致。

我前两天看到腾讯马总的一个讲话,他说互联网技术就是在云平台上利用人工智能做大数据,就是把这三点怎么应用到某一个具体的细分领域。我们这些创业者无非就是把它应用到金融领域,包括大数据的概念,我认同刚才肖总提到的,你会发现真正在提供信审模型的时候,所谓大数据也是没有太多用处的,但是大数据在反欺诈,刚才买单侠的老总讲的,用在反欺诈的模型上族群的分类上很有效,但是对于个人批贷额度这个时候可能还是电商的数据,他的信用卡的账单,银行流水的数据可能更有效。

金融科技公司无非就是把这些所谓的技术、人工智能、云平台的存储,包括大数据的反欺诈的核心应用以应用到金融,甚至只应用到金融的某一个细分的领域,比如学生、蓝领,可能这是我们目前掌众主要的两个在市场上跟其他传统创业公司不太一样的点。

我们目前更多的是跟很多银行机构在合作,今天也是借这个大会,如果有很多银行希望基于互联网的小额放贷或者基于一些新兴的消费金融场景试图进入的时候,可以跟我们掌众金融做合作。感谢主持人。

周亮:刚才几位都从大数据、风控、反欺诈的角度讲了很多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聊到“消费金融”时离不开一个词,即“消费场景”,我想请五位嘉宾分别从场景和获客的角度讲讲我们自己的优势或者做法与众不同的地方,也有很多人有这样的说法,互联网今天尤其在线路上面获客越来越贵了,线路上面的获客成本甚至超过线路下面的获客成本,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做消费金融的公司来讲,我们在获客和场景端是怎么做的?能不能请五位嘉宾分别介绍一下自己相对成功的一些经验。

张敬华:大家好,我们掌众的获客渠道还是比较简单,我们之前的团队是做支付出身的,我们主要面对的用户群是之前有一些信用卡或者试图申请信用卡但信用卡失败的数据。我自己有个数据,去年整个中国转接清算的交易量是50万亿。

我们做支付公司的时候,当时主要的工作是要对抗套现,因为一般来讲,行业里做的比较好的支付公司能把它的整个套现比例控制在20%以下。稍微差一点的支付公司基本上这个量级要到30%-40%,包括今年银行央行也在试图调整信用卡的很多政策。

中国到去年为止总共发行了4亿张信用卡,接近2亿人拥有4亿张信用卡。我们去美国考察发现美国平均一个人7张信用卡,这是非常大的差异市场。在美国所谓的消费金融或者所谓的信用卡市场非常非常活跃,核心就在于它的整个信用卡的市场针对套现的梳理,疏通的一个通道是比较通畅的,现在美国信用卡一旦有逾期,则可以基于不同用户的风险定价做不同的区分,但是在中国刚才我们算的市场,如果是20%套现的话,中国存在着十万亿的资金被以一个56天免息期的情况免费的提供给用户,这是一个巨大的很不正常的集合金融的现象。

我们掌众金融要做的是如何帮助银行。我们之前算过我们如果能解决千分之一的市场我们就能做到一年100亿的规模,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字。我们如何做到针对之前银行在传统风控方式情况下,银行每年针对很多年轻的群体进行信用卡的限额或者信用卡就不发了的状况?原来针对学生市场信用卡市场一刀切,学生一张信用卡不放,现在最新的政策又针对不同的学生市场有新的政策出来。

基本上传统的金融机构是很典型的还在用传统风险厌恶型的方法管理着这样一个信用卡的市场。

掌众抓住这样一个机会,通过互联网的巨大的流量,再通过线下的中小商户带来的巨大流量,将这些所谓的信用卡被降额的用户或者你试图申请信用卡但你数据维度不够,我们给这些人提供金融服务,这是我们典型的获客的情况。

额外补充,在线下我们也遇到这样的问题,分析类的交易,坦率讲,相比来讲支付类的交易还是比较低频的交易,低频相对讲是高毛利,支付类的交易是非常低毛利率,但是非常高频,我们现在主要通过线下的获客方法,通过高频的支付带过来用户,你是不是试图做一个分期的交易,我们把这个用户提供过来。

线上我们很认同,线上确实直接通过互联网信贷放贷它的风险非常非常大。所以,我们也一直在明确,如果在互联网这侧我们只做微小贷,通过一两千块钱的,通过这些人,在信用卡那一端你发现余额不够,我们跟51也在合作。

如果你发现这些人信用卡账单很明确,他有一些逾期的记录,我们给他提供适当的贷款的情况,这是我们主要面临的一个市场用户的群体。这类用户群体从我们自己大概的估算还是这个市场量非常大的,七八千万的市场是足够的,这也是中国目前消费金融或者金融科技里我们觉得是一个很典型的细分市场,因为我们的感觉是中国在近几年之内,信用卡的发行量应该还是远远达不到美国的充分的水平。

因为随着信贷的平台,征信的基础,中美的差异还是比较大。

所以,我们觉得从这块来讲互联网的流量包括线下的流量,我们倒不是太担心。其实做金融科技来讲最核心的还是解决风控,你真的有更多的人在你平台上能借到钱,能享受到这种金融服务就一定有更多的人来你这个平台上希望你给他提供服务。

周亮:谢谢。结束之前我们想请五位嘉宾分别用一两句话展望一下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未来。

张敬华:我自己的感觉是感谢监管部门,真的,中国金融的创新环境还是非常非常好的,唯有感谢,我们自己心存敬畏之心,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