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白水邵飘萍 肖复兴:写在邵飘萍林白水遇害80周年之际

2017-05-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如今,四川营胡同还在,棉花头条却怎么也找不着了,它就应该紧挨着四川营胡同的呀.在两广大街上看到移动通讯大楼的建筑工地,问门口两位年轻的警卫,棉花头条怎么走?他们

如今,四川营胡同还在,棉花头条却怎么也找不着了,它就应该紧挨着四川营胡同的呀。

在两广大街上看到移动通讯大楼的建筑工地,问门口两位年轻的警卫,棉花头条怎么走?他们指着身边的一条胡同告诉我就在里面。

都走到它的跟前了,却没认出它来。

走进棉花头条,印象中应该在西边,但西边全是工地。心里一阵嘀咕。再往前走了几步,一块硕大的牌子立在围墙里面的工地中,赫然醒目的林白水故居重建工程图,画着彩色鲜艳的两座小院的房子,整齐得如同笔管条直的小学生,穿着崭新的衣裳排队站在那儿。

我知道自己来晚了,前些日子在《北京晚报》上还看到林白水故居的速写画,没有想到竟然现在已经没了。站在那巨幅图牌下,愣了半天的神,眼前喧嚣的工地上,高楼的雏形已经矗立在空中,不知道在楼群包围中的这两个小院,以后会是一种什么感觉?坐在高楼里办公的人们,会知道林白水是什么人吗?凭窗俯视这两个小院,会不会感到它们像是高楼下的一个双黄蛋?

一位老太太走过来,问我:你这是找哪儿呀?我问她:棉花头条还有吗?

她一定笑我,还找棉花头条呢?说完,摇摇头走了。

我也只好怏怏地走了,走到工地的大门前,又找那两个警卫,请求他们能让我进去看看。那两个警卫很不屑地对我说:看什么呀,什么都没有了。我不大甘心,问:那么干净?一点儿东西都没有留下来吗?留下什么呀,就留下那么一块空地,现在堆放的都是建筑材料。

寂寞身后事

林白水是一个正直勇敢的报人,也是一个潇洒幽默的名士,记得他创办的《新社会报》得罪了军阀吴佩孚,被勒令停办三个月,三个月后,报纸重新开张,更名为《社会日报》,他在致读者词中说:“自今伊始,除去新社会报之新字,如斩首级,示所以自刑也。”如果他还活着,从故居望那高楼,该不会再幽默一把说是头上长头了吧!《新社会报》的“新”字前面应该再加一个新字,社会确实在日新月异。

据说,将林白水从棉花头条这里逮走的时候,他很从容。这里的房子,前一院是报社,后一院是他的住宅。站在空荡荡的林白水故居遗址前,我想起这位中国报界前辈的同时,再一次想起巴金先生,巴金先生说过:“人只有讲真话,才能够认真地活下去。”

几天之后,路过天桥商场,不禁又想起那天寻找林白水故居的情景,今年是邵飘萍和林白水80周年祭。我知道天桥商场这块地方是民国时期的刑场,邵飘萍和林白水都是在这里被杀害的。

不过,现在,有多少人还能够知道邵飘萍和林白水的名字呢?”萍水相逢百日间”,现在说起“萍水相逢”这个成语,都让我觉得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