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贵长封建迷信 关于封建迷信在一些地方泛滥的表现及其原因的调查报告

2018-02-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鼓励.扶持农民安装自来水.有线电视.开展各种科技致富活动,一部分农民却成为其中的阻力.为什么迷信活动,尤其是在农村或者边远地区很泛滥呢?其实很多人在从事这些迷信活动的时候并不承认自己从事的是迷信活动,他们认为理所应当,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就是正确的,而在调查过程中也不难发现,受到良好教育的人群以及与城市发展接轨的年轻人思想还是更为清醒的.那么迷信活动泛滥的真正原因呢?难道发烧了,把筷子插在盛了水的碗里就好了么?显然有些无稽之谈.三.迷信活动泛滥的原因分析(一)历史根源.封建迷信思想根深蒂固是导致农

鼓励、扶持农民安装自来水、有线电视、开展各种科技致富活动,一部分农民却成为其中的阻力。

为什么迷信活动,尤其是在农村或者边远地区很泛滥呢?其实很多人在从事这些迷信活动的时候并不承认自己从事的是迷信活动,他们认为理所应当,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就是正确的,而在调查过程中也不难发现,受到良好教育的人群以及与城市发展接轨的年轻人思想还是更为清醒的。那么迷信活动泛滥的真正原因呢?难道发烧了,把筷子插在盛了水的碗里就好了么?显然有些无稽之谈。

三、迷信活动泛滥的原因分析

(一)历史根源。封建迷信思想根深蒂固是导致农村封建迷信活动盛行的根本原因。世俗迷信在我国影响深远,它源于原始社会的史前宗教观念,再经由商代、西周至战国时期、秦汉时代、魏晋等等不同时期的发展,最终形成了近现代的各种世俗迷信形式。

封建迷信作为一种传统意识,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其存在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这是因为,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但它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封建迷信在农村根深蒂固,而且我国反封建革命不彻底,没有根除封建迷信。因此,封建迷信作为人们意识中最顽固的传统之一,不可能在短期内清除,一遇到适宜的条件,就会再度风行。

(二)经济文化落后和市场经济的冲击。

第一,当前我国农村自然经济仍占很大比重,是封建迷信仍然存在的现实基础。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以家庭为单位,

时刻承担着来自自然界的压力与风险。为了摆脱自然灾害的危害,减轻心理负担,农民在无能为力的情况下,自然地祈求神灵来保佑,搞起种种求神拜佛等封建迷信。马克思说过,小农经济“使人的头脑局限在极小的范围内,成为迷信的驯服工具,成为传统规则的奴隶。”与城市相比,乡村人口居住分散,物质文化生活结构简单,人际交往的封闭状态突出,这种生活方式造成了农民较强的保守性和散漫性,使封建迷信难以迅速消除。

第二,现代科学技术还不够发达,还有许多自然和社会现象得不到科学的解释,这就难以让人们完全相信科学,人们很容易把这些未解决的问题归结为超自然的神力的存在,自然对这些未解决的问题存在幻想。

第三,科学文化素质较低是阻碍农民接受新事物、割断旧习俗的羁绊。科学文化素质较低不仅极易使人的思想僵化,很难突破传统小农意识的束缚,很难树立现代生活观念,而且很容易使人产生从众心理,成为封建迷信的接受者和传播者。

第四,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冲击,诱发了农村封建迷信的蔓延。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民手里有了钱,便努力把过去留存于观念之中没能实现的愿望变成现实。于是,许多农民不惜重金修庙宇、筑豪坟,以求心理的满足与平衡,促使封建迷信滋生蔓延起来。

同时,市场经济具有盲目性,在市场力量面前人们感到它是捉摸不定、难以预料的,人们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便陷入困惑和迷茫之中,因而不少人便到封建迷信中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和安慰。

(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手软”的影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手软”,主要体现在对农民教育的松懈和管理的松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动力和保证,但改革开放以来,却始终处于薄弱状态。一些基层党组织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忽视精神文明建设,放松甚至是放弃了对农民的教育。

于是出现了这样一种局面:一面是如火如荼的现代化经济建设,一面是如痴如醉的封建迷信回潮并风行,两者极不协调地并存并各自发展着。还有一些地方,整个农村工作处于无人过问的一盘散沙状态,基本上是“各种各的田,各赚各的钱”,谁也不管谁,对农村封建迷信的风行更是听之任之,这就给农村封建迷信活动的风行提供了可乘之机。

(四)舆论宣传的误导。对于迷信,我们的宣传、舆论、出版工作有时确实起了误导作用。第一,宣扬封建迷信书籍的大量出笼误导了农民。一些出版部门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迎合一些人落后的心理需要,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旗号,出版了大量宣扬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书籍。

而且这些出版物被蒙上了较强的“科学”色彩和“文化研究”色彩,欺骗性、误导性更大。这些书大都由国家正规出版社出版,被认为是国家认可的,因而农民自然会得出结论:国家在倡导复古,鼓励封建迷信的回潮和风行。

第二,一些报刊、电视对具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消息不当地宣传和报导,从而误导了农民。有些地方为了招商引资和发展旅游业,对地方传统的庙宇、祠堂、族谱等进行修整或新建,有些地方政府斥巨资搞“祭祖”大典。这些消息见诸电视和报端,自然会使农民误认为建庙修祠是正确的,政府在鼓励搞封建迷信。

四、如何改善封建迷信在一些地方泛滥的情况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有效解决农民生活中的困难与问题。农村封建迷信之所以存在并风行开来,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广大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小农经济仍占很大比重,广大农民驾驭自然、征服自然,特别是抵御各种自然灾害和各种风险的能力比较低。

加之农民是弱势群体,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许多困难和问题自己都无法解决,无奈之下,自然地祈求神灵保佑,搞起封建迷信来。因此,要破除封建迷信,就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切实提高广大农民驾驭自然的能力,切实帮助农民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从根本上消除农村封建迷信存在与风行的物质基础和现实基础。

(二)大力发展农村先进文化,切实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从而正确引导民众从事参加各种民风民俗活动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民风民俗活动不仅有益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第一,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一般地说,受教育程度低的人比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更易于迷信,因为精神贫困是一切愚昧和迷信产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是破除农村封建迷信的基础。

这就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农村文化教育事业,普及免费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儿童入学率,扫除文盲。第二,要坚持不懈地对农民进行科学和无神论的宣传和教育。坚持不懈地对农民进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而且在宣传过程中尤其要处理好无神论宣传教育与维护正常宗教活动的关系。因为我国不仅主张无神论,而且基于对宗教产生并长期存在的历史根源的正确认识,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