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琳福建 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章琳 造出水利工程新风景

2018-04-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从桃李年华到年逾不惑,从乡镇水利站工作人员到县水利局业务骨干,43岁的章琳已在尤溪水利一线工作22年."水利战线有很多优秀的工作者,我只是其中普通的一员."接受记者采访时,章琳回顾多年工作说,很幸运自己能与尤溪的水利事业共同成长.这位个子不高.谦虚随和的水利人,见证了尤溪水利日新月异的变化.传帮带教的接力人章琳1995年从漳州职业大学毕业后,就回到家乡从事水利工作.起初,她是尤溪县梅仙镇水利站的技术员,参加乡镇电网改造工程.乡镇公路测量,也参加电站管理.供水收费等业务.工作细琐繁杂,但

从桃李年华到年逾不惑,从乡镇水利站工作人员到县水利局业务骨干,43岁的章琳已在尤溪水利一线工作22年。

“水利战线有很多优秀的工作者,我只是其中普通的一员。”接受记者采访时,章琳回顾多年工作说,很幸运自己能与尤溪的水利事业共同成长。

这位个子不高、谦虚随和的水利人,见证了尤溪水利日新月异的变化。

传帮带教的接力人

章琳1995年从漳州职业大学毕业后,就回到家乡从事水利工作。起初,她是尤溪县梅仙镇水利站的技术员,参加乡镇电网改造工程、乡镇公路测量,也参加电站管理、供水收费等业务。工作细琐繁杂,但她肯学肯干,得到广泛的肯定,并成长为一名助理工程师,于2000年调到了尤溪县水利局。

“虽然我毕业于水利专业,但实践能力和老同志有很大差距,幸好尤溪水利人一直有着良好的‘传帮带’传统。”章琳说,岗位调动后自己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仅凭学校学习的知识远远不够。

到县水利局上班,对章琳来说,是一个重新进行专业学习的过程。老一辈甚至同一辈的水利人认真细致地传授经验,画图设计手把手教;在水利工地一线,带着她学习基本的监管,查看码砖、拌浆等工序,学会验槽等。

章琳说自己是紧跟水利政策、紧随水利大发展,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所言非虚,过去10余年,尤溪县实施“水利兴县”战略,水利建设如火如荼,全县的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大大改善。

这个过程,也是章琳业务大提升的过程。她经常戴着草帽,拿着图纸,奔忙在一个个水利工程建设现场,参加监督工作;她通过参加县流域、灌区等规划报告的编制,为水利项目的实施建设做依据。期间,她从水利股办事员做起,先后到尤溪县水利局勘测设计院、总工室任职,目前已成长为一名高级工程师,任水利局质量监督站站长。由于水利建设需要,她还先后在尤溪县防洪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兴源水务有限公司兼职。

现在,已是业务骨干的章琳,也成为了尤溪水利传帮带教的接力人,开始悉心指导下一代水利职工的成长。“人才是水利队伍的最大财富,老师带徒弟,是尤溪水利人的好传统。”她时常叮嘱团队的年轻同志,“要学习老一辈水利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也要掌握新时期的精细化管理技巧,多使巧劲。”

工程建设的推进者

22年的水利生涯,在尤溪县沈龙水电站、沈福门亲水驳岸、水东防洪堤工程、紫阳公园亲水驳岸……这些水利工程工地,都留下了章琳鏖战的身影。

她能打硬仗,敢打硬仗。2008年,章琳作为闽江上游尤溪流域防洪工程尤溪城区段工程建设的一名现场代表,负责C标段的工程建设现场监督。施工没日没夜,不像机关上班那么有规律,对于为人母的章琳来说挺不容易。不巧的是,爱人要到上海进修一年,也无暇照顾家庭。为了做好本职工作,章琳只好把孩子托付给亲戚朋友帮忙照顾,自己扎进工地里。

“这也不能算是太大的困难,关键是自己要把握好工作与家庭的平衡。”章琳说,“更何况还有亲戚朋友和同事们的支持照顾。”

随着尤溪水利建设步入黄金期,水利项目越来越多,来找章琳的人也多了。“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底线不丢,红线不越。”正是这样的坚持,让章琳在工作中更有底气。

她带着打造精品工程的信念,对工程质量要求严之又严。“不为利所动,不为情所累”,工作才能坦坦荡荡、公正公平推进。她总是对上门来的人说:“认真把事做好,工程质量经得起考验,我们都会全力支持。”

在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章琳认为:“最重要的是沟通。”多沟通,多交流,能及时发现施工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把矛盾解决在萌芽阶段。同时,要加强项目团队建设,调动各参建部门积极性,自觉担当,也要相互沟通交流、理解支持,从而营造良好施工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