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卫华新浪 杨卫华:胸怀大爱的新闻侠客

2017-08-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5.12时,在唐家山堰塞湖驻守的葛振峰上将(左),得知杨卫华是<敬礼娃娃>的拍摄者时,给他敬军礼.11月8日,第十六个中国记者节,在长长的纪念名单中,多了一位来自四川绵阳的逝者.他叫杨卫华,因癌症病亡前系绵阳日报社<绵阳晚报>视觉总监,而他还有另外一个为人们所熟知的身份--"5•12"特大地震中拍摄"敬礼娃娃"的中国知名新闻摄影记者.杨卫华2013年11月确诊身患肝癌,2015年2月26日14时55分,医治无效离世.在<绵阳晚报>

5.12时,在唐家山堰塞湖驻守的葛振峰上将(左),得知杨卫华是《敬礼娃娃》的拍摄者时,给他敬军礼。

11月8日,第十六个中国记者节,在长长的纪念名单中,多了一位来自四川绵阳的逝者。

他叫杨卫华,因癌症病亡前系绵阳日报社《绵阳晚报》视觉总监,而他还有另外一个为人们所熟知的身份——“5•12”特大地震中拍摄“敬礼娃娃”的中国知名新闻摄影记者。

杨卫华2013年11月确诊身患肝癌,2015年2月26日14时55分,医治无效离世。在《绵阳晚报》的官方悼词中,如是总结了他52岁的一生:“他是一名摄影记者,更是一位勇士和仁者。52年的短暂人生,27年的职业生涯,他身扛相机,用生命去拍摄,用生命去关爱……以生命诠释生命,奏响了一曲激昂而婉转的生命之歌。”

杨卫华与“敬礼娃娃郎铮在北川新生广场自拍”。

挺进北川 做“爱心人墙”中的一环

杨卫华的名字被众多人记住,是5•12大地震后,他拍摄的图片“敬礼娃娃”被各媒体转载,其所传递的感动,被国际国内广泛关注。

其实,这张图片有一个更庄严的名字:《生命的敬礼》。少有人知道,杨卫华被荣誉围绕的背后,这张图片诞生于怎样艰难和危险的时刻。

2008年,5•12大地震。剧烈的摇晃刚过,杨卫华就奔回小区,不顾保安的阻拦冲回家中,抢出了摄影包。包里有他的所有装备:三个镜头、一个相机机身,一瓶低血糖患者常需饮用的葡萄糖“盐汽水”。

从那一刻起,他的人生翻开了新的一页。

2015年1月15日,重病中的杨卫华(中)坚持参加“行走的风”四人摄影展。

2008年5月12日下午4点,杨卫华挤上了一辆由市委派出前往北川救援的汽车。沿途只见一路的乱石,到处都是被巨石砸中的车辆和行人。车至麻柳湾,道路被巨石彻底阻断,车队只好返回安县待命。但杨卫华没有就地待命。当晚9点,杨卫华开上自己的汽车,第二次再向北川出发。

此时,余震频繁。车窗前,不断有飞石从眼前掉入深山或者停在路中。有那么一瞬,杨卫华真的犹豫了,是冲过去,还是先退回去,等稍微安全了再走?但他最终选择了冲进去,汽车在乱石中颠簸,底盘被刮得呱呱直响。

抵达北川中学已是深夜11点,幸存的孩子们已被老师集中到了操场。大片大片的废墟上,呼救声清晰、凄惨。眼泪在眼睛里打转,相机就挂在胸前,可杨卫华按不下快门。面对着与儿子一般大小的孩子,杨卫华放下相机加入到救援队伍中去,成为“爱心人墙”中的一环。

刨瓦砾,搬砖块,传遗体。不能扔在脚下,脚下到处是人。救出来一个孩子,赶紧递给下一个。人墙的尽头,便是武警的担架——这是一道爱心人墙,更是一道生命人墙,与抢救生命相比,一切都已经不再重要,哪怕是最讲时效的新闻。

那一夜,身背相机的杨卫华不再是摄影记者,而是一名救援者。事后回忆起那个夜晚,杨卫华说:“任何人都会那样做的,真的,任何人。你没有办法掏出你的相机,你也没有理由掏出你的相机。看着那些孩子痛苦的样子,你无法按下你的快门。职业道德只是道德中的一部分,救人才是最大的道德”。

2008年5.12大地震当晚,杨卫华在北川救援现场拍摄。

救郎铮,拍下“敬礼娃娃”

杨卫华参加北川中学的救援工作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早晨。天亮之后,部队来了。救援的力量增强后,杨卫华才重新拿起相机,回归到职业状态。听说有一支部队要进县城,他主动要求为其带路,领着部队向北川老县城出发。

进县城的路,需要经过那道曾被称为“鬼门关”的三倒拐。路彻底被摧毁。此时的三倒拐行进着方向相反着的两列人群。一列是从县城逃离出来的受灾百姓,另一列是由杨卫华带路的救援官兵。

因为对北川县城十分熟悉,杨卫华一边为部队带路,一边准备拍一张全面反映北川县城灾情的全景图片。他带着部队向山体滑坡特别严重的王家岩靠近。到达王家岩脚下的曲山幼儿园废墟,对面就是北川县新城区,是个理想的拍摄点。杨卫华站上废墟,拼命按动快门,忽听得脚下传来哭声。

杨卫华放下相机,立刻钻进废墟,用手电四处晃着,大声问着,“看不看得见光,看得见吗?”忽听得一个孩子柔弱的声音道:“我看见你了!”循声望去,杨卫华看见了一只极小的黄色肩膀在废墟深处蠕动。他立刻站起来,对着不远处的部队官兵大喊:“快,快……这里有人!”

一个多小时以后,孩子被抱出来。孩子一见到大人,哇一声大哭起来。孩子的左手受伤了,被人触及,大声地叫疼,更加使劲地哭喊。杨卫华蹲下身,取出包里的葡萄糖水,用瓶盖取了一些喂到孩子嘴里。

对孩子的左手进行了简单固定后,部队领导催促大家转移,战士们找来一块木板,将孩子放上去。这时杨卫华站起身,重新拿起了相机,准备与部队分手,继续前行拍他的全景照。就在他转身离去的时候,他突然听见了说话声。这满世界的废墟,除了听见人喊救命,没有别的声音。他敏感地转过身去,发现孩子又在说谢谢,同时将右手向上抬起——孩子的手已经抬到了最高点,一个军礼的姿势!

他顿时心跳加速,没有思想,没有角度,没有构图,迅速按动快门——“咔嚓,咔嚓”,一切都在无意识中完成。

拍下这张照片,他为它取了一个庄严的名字:《生命的敬礼》。很快,这张图片被各大媒体转载。人们还为它取了个亲切的爱称:“敬礼娃娃”。

被震撼的人有千千万万。灾后一个多月时,湖南卫视《讲述》节目主持人张丹丹说:“幸好有这幅图片,要不我都要崩溃了。连日的灾情讲述,连日目睹这些悲惨场景,这幅作品,让我还能安慰地会心一笑。”

在上海第九届国际摄影艺术展上,这幅作品以最高票获得纪实类金奖和特殊贡献奖。

“杨卫华拍下了这个镜头,也将汶川特大地震最感人的一个动作留存下来,并感动了整个中国。”人们这样评价杨卫华的这幅作品。

2008年5.12地震中,杨卫华(右一)在唐家山堰塞湖顶拍摄。

充当“背药郎”,飞抵堰塞湖大坝

北川封城之后,举世瞩目的唐家山堰塞湖的险情在不断加重。由于各种原因,媒体记者很难被允许进入到唐家山堰塞湖大坝采访。

杨卫华一直关注着有关唐家山堰塞湖的所有信息。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天,他听说绵阳市疾病控制中心要到大坝上进行防疫处理,急需要一名背药的志愿者,他便主动前往要求背药。绵阳不大,杨卫华又是名人,疾控中心的人一见他就笑了。

尽管都知道他的真实用意,但出于对他职业精神的理解和敬重,疾控中心的人还是给了他一件白大褂。他穿上身,沉重的药箱从头压到膝盖,胸前再挂着他那个命一般重要的摄影包,尽管身形健硕,他也被压成了一只弯弓。

就这样,杨卫华乘直升机到达堰塞湖大坝,成为第一个进入大坝的地方平面媒体记者,拍摄了唐家山堰塞湖大坝泄洪前的大量珍贵图片。

6月5日,唐家山堰塞湖泄洪前夕,他再次进入堰塞湖大坝,并留下来,等着记录堰塞湖大坝自然溢流时最真实的影像。 那几天的日子令他终生难忘。

他跟着水文工作者下去坝底看管涌。从坝上下到坝底,要走20分钟路程,回来却要40分钟。连绵的阴雨,让泥土变成了泥浆。脚插下去,再抽出来,每一步都异常艰难。水流湍急,水声呼啸,盖住了所有声音。倘若遇上危险,这样的泥泞,这样的涛声如雷,呼救和逃生的机会都没有。

也是在大坝上,他遇见了在唐家山堰塞湖检查险情、部署抢险工作的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当温家宝得知他就是拍“敬礼娃娃”图片的拍摄者时,握着他的手道:“你就是拍敬礼娃娃的记者?你的片子拍得好,很感人。谢谢你!”紧接着又道:“这里很危险!”那一刻,杨卫华的眼眶湿润了,他轻声道:“总理你都在现场,我作为记者,更应该在现场。”

随后的日子,唐家山堰塞湖抢险工程进入更加紧张的状态。杨卫华就住在坝顶,记录着这项举世瞩目的排险工程的全过程。在此期间,他遇到了驻守在坝顶的时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葛振峰上将,当葛将军得知杨卫华就是“敬礼娃娃”的作者时,将他叫到身边,道:“你拍得好啊!你把军队和人民的鱼水之情拍出来了。我要谢谢你!”随即,向他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一位戎马一生的解放军上将,向一位普通的摄影记者致以军礼,这一切,永久地镶嵌在唐家山的悬湖危岩之上。

2008汶川地震时,杨卫华在一线被同行所拍到。

再闯芦山,拍出金奖图片《铁肩扛起生命通道》

在杨卫华的记者生涯中,勇敢而机智的事例还有很多。

2013年4月20日,雅安芦山发生7.0级大地震。地震发生10分钟后,杨卫华拨通了报社领导的电话,主动请求出征。两小时后,由杨卫华带队的绵阳晚报地震采访队迅速出发。

这支采访队伍由杨卫华带队,报社领导是有所考虑的。杨卫华曾全面参加过“5•12”特大地震的采访报道,具有丰富的应急经验和娴熟的业务技能。同时,长期的拍摄工作,他练就了一整套的野外生存经验。此次远征采访,报社领导对他的要求是不仅要采回好新闻,还要将采访队的战友们安全顺利地带回来。

出发前,杨卫华带上了户外生存的全套设备:压缩饼干、水、防护设备、应急灯、汽车用充电器、逆变电等……尤其是逆变电,能在停电的情况下,把汽车上的直流电变成交流电,以保证向报社传送稿件。

与此同时,他与绵阳市中心医院派出的救援队取得联系,以便进入灾区后有所依托。

2014年10月,杨卫华在生病期间依然参加珠海航展拍摄。

16时许,杨卫华率领的采访队随绵阳市中心医院救援队到达芦山县。根据指令,绵阳市中心医院救援队要挺进极度偏远的重灾区思延乡铜头村,杨卫华决定跟随前往。却不料路途艰险,阻碍重重。

各路救援力量反应迅速:救援部队、医疗队、志愿者……一方面是迅疾反应,另一方面,各方力量短时间内汇集于道路,造成严重堵塞,尤其是芦山县境内的县级公路,因车辆过多和地震塌方等原因,以致寸步难行。

第一时间,抢救生命至高无上。沿途的交通实行了管制,只许救援车辆通过,其余的民用车辆包括采访车在内,一律不准通行。

面对眼前的情景,杨卫华深知,不许民用车辆通过,除却让出生命通道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保护车辆和人员安全。芦山县境内多为县级公路,路窄弯多,地形复杂,已发生过救援战士和志愿者牺牲、记者被砸伤、救护车辆被毁等事件。挺进灾区,实际上就是在接近危险。

他从市中心医院救援队借来了几件白大褂,发给战友们每人一件。连闯三关奔往灵关镇的杨卫华一行到达塌方区域后,道路彻底中断。汽车不能继续前进,杨卫华一行只好搭摩托车前往。在路上,他远远看见过来了一支救援队伍。他们抬着伤员,有医护人员、有乡亲、有民工……职业的本能告诉他,必须抓住时机,抢拍照片。杨卫华立刻从摩托车上跳下,奔命地向他们跑去,迅速跳下沟里,不停地按动快门。

突然,他感觉头顶上方有晃动,抬头一看,是一块脸盆大的石头就要落下。杨卫华顾不上危险,腾出一只手撑着,又靠上去,用背抵住,收回手来,继续按快门。

镜头里,眼前的路几近消失,只留下一截“鲤鱼脊背”,只能容一人通过,而担架队伍越来越近,门板上躺着的重伤员,得由四个人抬着,才能维持起码的平衡。

惊险而震撼人心的一幕霎时出现。此时,就在路边,“鲤鱼脊背”处,一群路桥工人正在抢修道路,眼见着救援担架靠近了,无法通过,路桥工人们来不及多想,下意识却又不约而同地,弯腰拾起一旁的木棍,搭在肩上,组成了一道由人肩支撑的道路。

见到这一幕,沟里的杨卫华心中一颤,不停地按动快门,啪啪的快门声和着救援队员的脚步声和着路桥工人的喘息声,构成了人间至美的交响曲。之后,杨卫华为这张用人肩撑起道路的图片取名《铁肩扛起生命通道》。

这组名为《铁肩扛起生命通道》的图片在绵阳晚报首发后,引起了强烈反响。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光明日报、中国摄影报、中国新闻周刊、中国艺术报、四川画报、搜狐、腾讯、环球门户网站等全国多家重要权威媒体以显著位置转载。

2014年11月22日,人民摄影(2013年度)新闻摄影作品评选揭晓,《铁肩扛起生命通道》获金镜头奖,而此时,杨卫华已被诊断为肝癌。得知获奖消息后,杨卫华给同事发去微信:“绵阳晚报作为地市级媒体,我的作品能够获奖非常不易,这也算是自己新闻影像生涯的完美谢幕吧。”

2010年3月25日,杨卫华采访时,坐在挖掘机挖斗里选角度。

“杨爸爸”走了 “孩儿”郎铮来为他送行

由拍摄“敬礼娃娃”,杨卫华和郞铮一家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的郎铮还小,仅三岁。他关注他们一家地震后的生活,时常去看望郎铮和他的婆婆。后来郞铮该上一年级了,他亲自送他去学校。郎铮参加少先队,第一次戴红领巾、第一次升国旗,杨卫华都是端着相机,在孩子的身边不断拍着。有一次,郎铮病了,他赶过去,病榻前,他对郞铮的父亲郞洪东说,他已安排好孩子今后读书的事情,初中高中都在东辰读,以后考所好大学,再选个好专业……

见过杨卫华与郎铮在一起的人,无不为他们的亲热所感染,所感叹。他叫郎铮“儿子”、“孩儿”,郎铮叫他“杨爸爸”。

告别仪式那天,一个身着蓝衣的瘦条少年在鲜花前,对着杨卫华的遗体,跪下去,额头触地地叩着头,连连地叩着,那就是郎铮。

杨卫华的遗体告别仪式上,还有一个坐着轮椅来的年轻人,他是杨卫华持续资助的另一个残疾学生,“夹缝男孩”廖波身旁不为人知的男孩郑海洋。在2008年大地震中,北川中学两幢教学楼倒塌,郑海洋与同桌廖波被同埋于水泥板下,双腿高位截肢。

“夹缝男孩”廖波由于媒体的关注,得到了全国各方的关爱,他旁边的郑海洋得到的关注却甚少。作为记者,杨卫华了解了当时现场状况,坚持对郑海洋一家跟踪帮助。杨卫华找到一个企业家,不仅解决了郑海洋父亲的工作,还承担了郑海洋上大学的费用,并在大学毕业后资助他创业。

作品《震后首例羌族试管婴儿降生》的主人公王树云一家,因为拍摄图片认识,杨卫华坚持几年帮扶他们,关注孩子成长,为他们找住房,寻学校,送钱送物。

北川羌族自治县羌文化艺术家、北川羌族自治县民族艺术团团长杨华武是杨卫华多年的朋友。地震之后,杨华武所在的北川青片乡正河村党支部在当地党委政府和山东威海援建北川指挥部的支持下,以正河村五龙寨民俗演出队为基础,组建成立了北川羌族自治县民间艺术团(2014年更名为北川羌族自治县民族艺术团)。

2008年10月,艺术团从北川青片乡迁到游仙区老龙山,却经常要到北川援建一线和绵阳周边地区慰问演出。2008年11月中旬的一天,作为老朋友的杨卫华开车来到老龙山看望杨华武。

聊天中,当杨卫华得知,新成立的艺术团演出场地变动频繁,却没有一辆自己的车,接送演员、运输设备、采买生活物资等很不方便时,杨卫华转脸看着自己的车,对杨华武说:“这辆车就给你们用了。”

杨华武后来回忆,那是一辆富康雪铁龙轿车,车牌号:川B16809,当时价值6万余元。杨华武对这辆车十分熟悉,地震之后,他从北川逃生出来,曾在杨卫华家小住过一段,就时常坐这辆车。杨华武对杨卫华乐于助人的性情也深为了解,眼见着艺术团百废待兴,实在需要一辆交通工具,也就欣然受领了。当时在场的还有艺术团副团长覃杨明和所有演职人员。

杨卫华在2001年绵阳9.19洪灾中抢新闻。

关注他人生命,却忽略了自己

熟悉杨卫华的人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在他的世界里,有一个词特别重要:生命。他的两个重要的代表作:《生命的敬礼》、《铁肩扛起生命通道》,其关键词都是生命。而他在采访中,无论是灾难中还是日常之中,他关注最多也最让他心颤的,也是有关生命的题材。

地震中逝去的生命,废墟里受压的生命,地震后新生的生命,病床上手术台上受难的生命——那些由自然天灾、生老病死引出的生离死别,悲欢离合,人间真情……

肉体的生命和精神的生命。

而要最大限度地表现这一永恒、宏大却又细微至极的主题,他便总是用肉体的生命去冒险,用精神的生命去诠释。

杨卫华的最后一次采访,定格在2014年珠海航展。尽管知道自己已是癌症晚期病人,他仍然去报社申请:请求去采访珠海航展!报社的领导和同事们纷纷劝他,身体需要静养,不要折腾了,无奈最终经不起他的软磨硬泡,还是眼见他扛起心爱的相机出发了。

抵达珠海的杨卫华焕发出令人难以置信的激情。与各路记者交锋汇合,他镜头中的苍穹蓝天绝美豪迈:四代机、运20直冲云霄,苏35的超高难度飞行表演……一幅幅精彩绝伦的照片从前方传回报社,让人有亲临现场的震憾。可是谁又能想到,这些美丽的大片,竟出自于一名身患癌症的记者之手……

“卫华离去,是我当医生这一辈子见过最坚强、也是最痛苦的死亡。”一生在临床上见证了无数生死的谭学书,陪伴着好朋友杨卫华走到生命的尽头,见证了他从确诊到离去的400多天里,与病魔斗争的分分秒秒。由此,他发出深深的感叹:作为一名优秀的新闻摄影工作者,杨卫华骨子里透出的执着与坚强,世间罕见,令人折服。

杨卫华最后一次在报社月度新闻点评会上讲话,由摄影说到新闻,说到人生:“当我们按下快门的刹那间,心中充满无限的激情,还有那沉甸甸的理想、良知、责任和创造。是的,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哪一种艺术能像摄影一样定格现实的世界,定格流逝的时光,定格摄影人的追求和判断,如同那些经典之作,一百年、两百年仍然从容地面对后人,传递着历史的思想,真理的力量、灵魂的光芒、生命的芬芳。

倘若有来生,让我们再做一次命运的选择,相信自己仍会无怨无悔走在摄影之路上,因为她的神圣,因为她的真诚,这就是摄影的价值,这就是摄影的力量。”

2012年12月,中摄协举办的摄影展上,杨卫华向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王瑶汇报灾区重建成果和介绍自己的作品。

作为摄影记者,杨卫华的多幅新闻摄影作品先后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新社等国家级媒体发表,多幅作品被中央档案馆、国家博物馆、新华社等单位收藏,一大批作品荣获中国新闻摄影作品奖、中国晚报新闻奖、全国晚报优秀新闻照片金奖、四川省新闻奖和上海国际摄影展纪实类作品金奖等数十项奖励。

他先后被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授予“优秀新闻摄影工作者”称号,被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抗震救灾优秀摄影家”称号,被评为“绵阳市名记者”、“绵阳首届文化领军人物”。

27年的新闻摄影生涯,他用镜头表达对党的新闻事业的忠诚,在新闻理想中坚定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27年的新闻摄影生涯,他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工作中扶贫帮困传播大爱,用仁爱书写了一名记者的责任与担当。27年的新闻摄影生涯,他敬业奉献追求卓越,用镜头去记录社会进步与重大事件,把新闻人的生命融进了这个时代。

中国记协名誉主席邵华泽曾寄语全国记者:“新闻人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专业传播者,也是践行者,这是信仰,是追求,更是修炼。”而杨卫华就是这样的人,就是新闻战线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代表。

杨卫华去世后,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晚报新闻摄影学会等发来唁函、唁电,称“他的逝世,是中国晚报界的重大损失!”“杨卫华是我国最优秀的摄影记者之一,也是全国晚报人的骄傲。他的敬业,他的成就,他对新闻事业的忠诚与奉献,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并书写中国新闻史难忘的一页。”

光明日报、北京晚报、中国日报和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光明网、中国记协网等逾百家媒体及网站第一时间刊发杨卫华去世的消息、刊发他的作品进行缅怀。全国各地网友跟帖怀念,亲切地称杨卫华为“人民的好记者”,表达他们对优秀新闻工作者的由衷爱戴,表达他们对用生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闻工作者的崇高敬意和真情呼唤。(记者 董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