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保中将军的子女 周保中将军的雕像塑在我心中(图)

2017-11-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洱海之畔,苍山之麓是一片富饶美丽的土地,这里孕育出历史悠久的苍洱文明,也培育了党和人民的好儿子抗日名将周保中将军.沐浴着冬日的暖阳,我慕名前往位于湾桥镇湾桥村的周保中故居参观.没有乘车而是骑自行车去,目的是想更加亲近这片养育了英雄的土地.沿着大丽公路骑了1小时就到达了湾桥.向路边的大叔问路,大叔很乐意地给我指引,"小伙子,一直走,在路的左边,院子里立着大铜像的那个就是".大叔的语气中带着自豪.自豪是应当的,周保中将军就是从这里出去,走上革命道路.周保中故居原为坐南向北的三间草房,因年久

洱海之畔,苍山之麓是一片富饶美丽的土地,这里孕育出历史悠久的苍洱文明,也培育了党和人民的好儿子抗日名将周保中将军。沐浴着冬日的暖阳,我慕名前往位于湾桥镇湾桥村的周保中故居参观。没有乘车而是骑自行车去,目的是想更加亲近这片养育了英雄的土地。

沿着大丽公路骑了1小时就到达了湾桥。向路边的大叔问路,大叔很乐意地给我指引,“小伙子,一直走,在路的左边,院子里立着大铜像的那个就是”。大叔的语气中带着自豪。自豪是应当的,周保中将军就是从这里出去,走上革命道路。

周保中故居原为坐南向北的三间草房,因年久失修,十分破败,1954年原房屋被大火烧毁。1994年大理市政府在湾桥村中山街重修周保中故居。重建的故居占地16.9亩,分为陈列室、塑像、模拟故居、大门等,陈列着周保中生平事迹图片120张,实物90余件,其中国家级文物8件。1987年6月,周保中故居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4月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周保中故居是典型的白族四合院,依山傍水,故居的后面不远处是连绵的苍山山脉,前面是波光粼粼、风景如画的洱海。院子里种满了松柏和低矮的乔木,这些松柏和乔木使故居显得更加雅静朴素。周保中将军的童年就是在这风景如画的地方度过的。宽阔的洱海赋予了他开放、包容、深邃的精神,雄伟的苍山赋予了他坚定、担当、务实的精神,这使他在中国革命的道路上走得沉稳,走得坚定,走得从容。

周保中将军的雕像就立在院子的中央。“周保中将军”几个苍劲的大字由宋任穷上将题写。在将军的雕像前,我虔诚地三鞠躬,感到了一种灵魂的净化。我拿出相机,围着塑像从不同的角度不停地按动快门,随着咔嚓咔嚓的快门声,英雄的形象不断地在我心中显影、成像。

周保中将军原名奚李元,1902年2月7日出生于一个白族农民家庭。15岁时,在云南护国起义浪潮中投入滇军当学兵,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十七期工兵科。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由开始信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进而接触了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改造现实社会的强烈愿望。

1926年5月,周保中在广州加入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参加北伐,指挥一个团力克南昌,又奇袭雨花台,擢升为上校团长、少将副师长。1927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最困难、反动势力最猖獗的时刻,周保中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中共中央军委决定,派叶剑英、周保中等6人到苏联学习,因工作需要,改名周保中。周保中这个名字包含着他誓死保卫中华的爱国之情,也被周保中将军的革命生涯阐释得淋漓尽致。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周保中从苏联莫斯科国际列宁学院学成归国,他坐在火车上想到多灾多难的祖国如今又遭受日寇铁蹄的践踏,东北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不禁为之激情愤慨,用钢笔写下了岳飞的《满江红》,接着又写了一首抒发自己的壮志豪情的小诗:“生世若许漫悠悠,众人搏击争自由。

好花繁盛二三月,叶落枝枯八九秋。美酒佳肴难得醉,除尽倭寇方解愁。玉洱银苍远万里,白山黑水任奔流。何时尽除倭寇去,佩剑铿锵渡瀛洲。”写罢,尚觉余情未尽,又再写了一首,末两句是:“愿回战马驱长白,莫使秦桧跪岳王。

”表达了他坚决反对卖国投降和矢志保卫祖国的决心。1932年2月,党中央派他到东北参加抗日斗争的领导工作,从此开始了周保中一生中最艰苦最英勇的光辉革命历程。

展览室里一幅幅珍贵的图片,定格了一个个珍贵的历史瞬间,诉说着一个个荡气回肠的故事。1932年10月的一天,周保中率军攻打宁安县城,守城日寇负隅顽抗,战士们久攻不克。周保中当机立断,组织了一支敢死队,并身先士卒,奋勇冲杀,终于破城而入。

刚刚攻进城内,他回头高呼后援部队,正欲继续乘胜前进,却因小腿中弹倒地,但他又马上站起来,振臂高呼:“冲啊!同志们快快冲啊!”在他的鼓舞下,战士们似下山猛虎,杀得日寇丢盔弃甲,狼狈败退。

战斗结束后,因医疗条件有限,同志们劝他到省城医治,可他却摇了摇头,斩钉截铁地说:“不就是要做手术吗?那就干脆点,用刀子挖,拿钳子夹,我受得了!”在他的坚持和不断催促下,医生硬是用刀子、钳子将弹头从腿骨中取了出来。

周保中的事迹在救国军中传开,全军战士听后无不感动,都称赞他是个英雄好汉,还有人编了两句顺口溜:“刮骨取弹真英雄,胜过昔日关云长。”从此,周保中成了救国军的一员虎将,蜚声东北抗日战场。

由于周保中的英勇善战,给日寇以沉重打击,日寇一听到他的名字,无不为之心惊胆战。为了除掉这颗眼中钉,日寇曾经悬赏“一两黄金一两肉”捉拿周保中。一开始,日军司令部悬赏5万元,想要活捉周保中,因为捉不到,又把赏金提高到10万元。

然而,由于周保中的机智勇敢,以及干部、战士和群众的尽力掩护,虽曾几度陷入危境,但最终还是化险为夷,平安无事。周保中受命于危难之秋,肩负起领导东北各族人民抗日的重任,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率领抗联战士驰骋在东北抗日战场上,出没于林海雪原,坚持了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扩大了党的影响,牵制了大量日本关东军主力,直至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他的队伍所到之处,群众都称颂为“神武救国救民之师”,深受东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走出展厅,我再次来到周保中将军的雕像前,静默凝视着将军的眼睛,读懂了将军眼中爱党的崇高信仰、爱国的伟大理想和爱民的执着追求,将军的雕像已深深塑在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