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贤娣事迹报告会听后感
2011年2月15日,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我们全体老师齐聚一堂学习桂贤娣老师的先进事迹。期间,桂老师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夸张的动作绘声绘色地向我们讲述了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个小故事。案例中,桂老师对学生的爱和包容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听了桂老师的报告,我受益匪浅,也因此深刻地反省自己的工作,有了很多认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无论多么顽皮的孩子,无论多么冷漠的学生,其内心深处都非常渴望被别人信任和欣赏的。赏识可以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而这种情感因素正是学生成长的关键。赏识教育正是体现了这一点的崭新的教育理念。
它对于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具有重要意义,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赏识教育,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建立和谐、民主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保护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赏识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生的任何一个特长或优点都要肯定,帮助发展,学会欣赏,正确引导,就能较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多种多样的才能和天资得到充分的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使其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通过赏识教育,还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耐挫力。由于赏识教育是不怕失败的教育,敢于放手,让孩子在生活和困境中得到磨炼,给其勇气,鼓励,使其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并顽强地站起来,在一次次的尝试中发展并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承受力,使学生能在失败中善于总结,得到成长。
但是,现在有些老师、家长对赏识教育的理解比较片面,在具体的做法上也走进了误区,使得赏识教育空有其表,没有取得实效。 首先,赏识教育不能完全等同于表扬。表扬应该是在孩子做了让人满意的具体事情后,教育者给予孩子的一种肯定的评价。而赏识则是从心里真诚地信任和尊重孩子,通过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找到“我能行”的感觉。赏识教育的关键在于发现每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