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京新手稿 周京新字画作品多少钱一平尺?去哪里出手

2018-04-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刘喜海出生于山左望族,而且是大官僚兼书香门第家庭.刘喜海曾祖父刘统勋位至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是乾隆皇帝的股肱之臣.伯祖刘墉清廉正直,克绍家声,位至体仁阁大学士,与统勋齐名,被呼为小诸城.又在民间享有清官盛誉,成为历史上与包公.海瑞齐名的三大清官之一.同时还是有清一代帖学大家.喜海父亲刘鐶之位至六部之首的吏部尚书.因刘氏家族人才辈出,乾隆皇帝在赠刘墉诗中曾称誉其家族为"海岱高门第".在民间甚至出现了多种版本的刘氏家族是"天下第一家"的传说.见贤思齐,是凡有上进心的个

刘喜海出生于山左望族,而且是大官僚兼书香门第家庭。刘喜海曾祖父刘统勋位至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是乾隆皇帝的股肱之臣。伯祖刘墉清廉正直,克绍家声,位至体仁阁大学士,与统勋齐名,被呼为小诸城。又在民间享有清官盛誉,成为历史上与包公、海瑞齐名的三大清官之一。

同时还是有清一代帖学大家。喜海父亲刘鐶之位至六部之首的吏部尚书。因刘氏家族人才辈出,乾隆皇帝在赠刘墉诗中曾称誉其家族为"海岱高门第"。在民间甚至出现了多种版本的刘氏家族是"天下第一家"的传说。

见贤思齐,是凡有上进心的个人与家族概莫能外的共性。作为同是鲁中且为邻县的陈氏家族对刘氏家族的盛况肯定耳熟能详,羡慕不已,并会以之作为自己效仿的典型。更何况统勋、刘墉父子在陈氏驻地潍县皆有直系亲眷,父子二人甚至包括喜海皆有到过潍县的纪录。

这样刘氏家族的流风意韵就更容易使陈氏家族感到亲切并激励他们更加成功地效仿刘氏家族给他们提供的榜样。陈介祺之父陈官俊嘉庆五年(1800)中举之际,正是刘墉因助嘉庆皇帝除去和珅,而备受荣宠,其侄刘鐶之因刘墉受重用也被连连超擢之时(详见本人近期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刘墉》史实卷)。

在刘墉还健在人世的这个时刻,北京的民间就到处上演宣扬刘墉父子除暴安良事迹的《刘公案》(如车王府鼓词曲本(残本)今日以铅字排版仍达四百九十多页之厚)。

由此不难见出刘氏家族此时正是春风得意,备受时人仰望,为乡人引以为自豪的时候。而陈官俊又是在阮元门下中举,阮元既是统勋门生、门下士,又是刘墉房内所取士,与鐶之关系十分密切,又在恩师家乡执持文衡,其对刘氏家族盛名的推扬自会竭心尽力。

可以想见胸怀大志的陈官俊在此时会怎样看待刘氏家族!而八年后,已登进士第,且被点为翰林院庶常馆庶吉士的陈官俊,亦可谓与刘氏家族杰出人物的距离已愈来愈近。

他如效仿,已经有了完全的可能!自嘉庆十三年(1808)陈官俊中进士以来,除偶有学差外出外,刘鐶之基本在京为官,且在陈官俊中进士后不到三年时间已官至兵部尚书。

其后历任刑部、户部、吏部尚书等要职,作为同乡晚辈,陈官俊肯定要经常到刘府走动,从而近距离地感受到刘氏家族的风味,正因这层关系,陈介祺大概才能与年长自己二十岁的刘喜海有机会结成至交。

而从张集馨等时人对陈官俊为人声情仪态的描绘上,也不难感受到他与统勋、石庵做人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而从其最后官至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的职位来看,他的学习已是十分到位。而自己擅书且支持独子介祺酷嗜诗文、书法、金石、收藏,就显示出明显地模仿刘氏家族的痕迹。

刘氏家族几乎人人能诗,除能诗,统勋是书法家,刘墉是书法大家,鐶之既是书法家又是收藏家、鉴赏家,比陈官俊年龄略小一点的喜海的爱好几乎成为其独子陈介祺爱好的翻版。

于此,我们不难感受到陈官俊父子两人这样一种人生选择模式:父亲刻意模仿政治上曾大有作为的乡贤刘墉父子,儿子在爱好上亦步亦趋的趋同于名门贵公子刘喜海的嗜古之途。这样一来,我们似乎有理由认为,刘喜海通过家族这一条纽带,不自觉地给与陈介祺以志向选择、爱好选择上以较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