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光书法 书法字体:郭志光花鸟写意 南风北韵 传承出新

2017-08-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书法字体]"著名大写意花鸟画家郭志光先生捐赠作品仪式" 5月5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贵宾厅举行,郭志光向国博捐赠了自己的重要代表作品<雄无争> .捐赠仪式由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潘鲁生主持,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向郭志光颁发了收藏证书,中国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黄振春,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谢小铨等出席了捐赠仪式.吕章申表示,郭志光向中国国家博物馆捐赠,是对中国国家博物馆当代艺术品收藏的进一步丰富,同时也将对中国当代花鸟画的传承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此次展览厚积薄

【书法字体】“著名大写意花鸟画家郭志光先生捐赠作品仪式” 5月5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贵宾厅举行,郭志光向国博捐赠了自己的重要代表作品《雄无争》 。捐赠仪式由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潘鲁生主持,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向郭志光颁发了收藏证书,中国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黄振春,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谢小铨等出席了捐赠仪式。

吕章申表示,郭志光向中国国家博物馆捐赠,是对中国国家博物馆当代艺术品收藏的进一步丰富,同时也将对中国当代花鸟画的传承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次展览厚积薄发、酝酿已久,是继1992年郭志光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20多年后的再次晋京个展,更是郭志光对中国美术界的一次汇报展览,展出的浓墨重彩、酣畅淋漓的画作代表着当今中国大写意花鸟画的学术高度,一方面带给观众极大的视觉冲击与艺术享受,更引起了美术界的极大关注。

当代花鸟画大家郭志光的画风在当今中国画坛独树一帜,可谓“南风北韵,传承出新” 。他传承了花鸟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缘物寄情”的传统精神,体现出深厚的功力、严谨的法度、恢宏的气势,并在关注现实、观察生活、融会时代精神、融入内心的基础上,开拓了花鸟画创新的境界,使之焕发出新的生机。

郭志光是当代中国大写意花鸟画坛不可多得的一面旗帜,受业于潘天寿等画坛巨匠,对大写意花鸟画研习数十年。他的创作体现了南北文化的融通。自上世纪60年代初赴江南求学到调回山东执教和创作至今,“南风北韵”是他永不止步的艺术追求和梦想。

他的花鸟画老辣而雄健,传神而生动,是当代写意花鸟画创作中的可喜收获。近年来他多次到国内外写生,积累了大量空中鹰鹫、江河游鱼、枝头喜鹊、湿地禽鸟、山野动物和藤石花木的素材和草图,横野千寻,创作了一系列大幅作品,在题材、尺幅、绘画语言、绘画技法等方面,对传承自潘天寿等名师的大写意花鸟画进行了新的探索和突破。

他以独特的笔墨形式书写时代的豪壮之气,创立了沉雄朴茂、清敦豪放的花鸟画新的艺术风格和新的视觉审美样式,早已得到全国美术界的广泛认可。

刘大为认为,郭志光认真研究、学习继承中国画传统,而且突出了个人特点。他的花鸟画既有传统笔墨、文人画的气息,又有现代的构成,是一名集大成的花鸟画家。郭志光的花鸟画创作题材丰富,笔下的山石、秃鹫、荷花等,在展示传统技法的同时,体现了鲜明的个人面貌,展现了传统继承与个人风格的高度融合。作品尺幅巨大,每幅都有感染力,是当下中国花鸟画创作中一个成功范例。

薛永年认为,郭志光是一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花鸟画家,他以70多岁的年纪创作出这么多物象丰富的巨幅作品,单从这一点看就十分了不起;郭志光把中国画的元素与国外艺术元素相结合,广泛吸收,比如他的作品中吸收了印象派代表人物梵高的用笔、用线,来表现生命的旺盛、燃烧的激情,因此在视觉冲击力、画面活力与动感方面有所突破;他的作品充分体现了水、墨和色彩的结合,厚重但不死板,富有变化。

另外,他笔下许多物象带着生机,十分灵动,像猫、三文鱼都富有表情,这种生动传神的面貌与他坚持写生、坚持“缘物寄情”的创作密不可分。

薛永年说,花鸟画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写意精神” ,那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方式,将表现对象人格化的表现方法,是中华文化精神的一部分,传递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传递着中国神韵。郭志光的探索对写意花鸟画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而对于中国画如何“走出去” ,亦将带来重要启示。

孙克认为,郭志光有自己独到见解和独特眼光。他在学习潘天寿的博大、吴茀之的豪放、陆抑非的灵动等基础上,大写意、小写意兼收,将不同中国画名家身上的特色都吸收到笔墨之中,融汇而成自己南北兼容、素朴但又不乏诗意的创作风格。

郭志光的作品,不仅画幅大,内容、技法、表现力也都十分丰富,画面之中,花鸟与其他元素的搭配亦有自己的风格,处处体现着“师古不泥古”的灵动色彩。同时,他大胆用色,下笔狠辣,色彩很丰富,具有鲜明的现代人气质,可以说在文人画格调上又前进了一步。

杨晓阳认为,尽管花鸟画在中国画中是一个大科,但写意花鸟一般画得不是很大,因为画幅小才更容易显得手笔大。大画无论尺幅、技术难度还是体例都要达到一个较为成熟的阶段之后才能把握。郭志光此次展览的都是大尺幅作品,每幅作品都非常严谨,笔墨搭配得极为和谐。

这次展览是他几十年艺术创作的一个小结,这也可以总结出一个规律:如果达不到一定的年龄,在技术、阅历、人生体验、对笔墨的把握程度上达不到足够的积累,画家就难以产生有分量的作品。

张立辰表示,郭志光是诸多同学中十分优秀的一位。多年以来,他长期坚持基本功训练,从他的画面中可以看出,他笔底气壮,笔墨色彩浓重,给人一种气派大、气势雄伟的感觉。他的画很有生活气息,同时把画面大的布局和用笔都充分地展开,可以从中看到一种雄强的画风,令人看过之后既感震撼,又感新鲜。

郭志光在50余年的花鸟画创作体验,为水墨花鸟画的当代发展作出了贡献,其写意花鸟画作品创立了独自的风格形式,取得了可喜的创作成果。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邓福星表示,多年以来,这个近观细察自然的画种——中国花鸟画尤其写意花鸟画的进展似感艰难。画家们无不在为开创既保持传统花鸟画基因、特质,又富有时代精神并独具个性的花鸟画而努力探索着、实践着,郭志光正是其中成就卓著而尤显突出的一位。

郭志光在国博的展览跟潘天寿的作品回顾展相呼应,是对中国画传承发展中师承关系的一种推动,让人感受颇深。郭志光有着非常好的传统国学、传统中国画的教育背景,从中华五千年辉煌的文明和历史中走来,从中国人独特的审美中走来。

难能可贵的是,他一直不断思索如何从传统中创新、创造、发展。透过郭志光的作品,我们感受到了传统的印记,体悟到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了解与认识。他所呈现出来的画面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色彩构成十分饱满,有格局,有变化,尤其是在色彩运用上比他的老师们更明快、更鲜艳。

作为一名艺术家,如何传承好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在创新、创造方面为中国文化发展贡献自己的研究成果,从郭志光的展览中,我们可以获得许多启示。

郭志光的画和传统文脉有着非常清晰的关系,无论布局开张还是笔墨功底都非常畅意,显然有着长期的积累,而且有着非常深厚的功底。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江舟表示,郭志光的作品有三个特点:具有深厚的传统功力、具有壮阔的精神气象、具有非常鲜活的当代气质。

在张江舟看来,郭志光的画有着壮阔的精神气象,主要得力于画幅的大开幅。他有很多宏幅巨制,画面布局开合,有着极强的张力,加上他老辣、深厚的笔墨能力,共同构成了整体壮阔的精神气象。郭志光没有拘泥于传统的一笔一墨,而是把传统作为继承的一部分,对色彩大胆运用,体现出非常鲜活的当代气质。

无论是“骨法用笔”的基本要求,还是笔墨规范中“写”的意韵,书法对于中国画都是极其重要的,也是中国画发展的核心所在。在郭志光江南求学过程中,陆维钊先生极为严格的书法课训练,为日后他在创作中借鉴书法用笔打下了坚实基础。

中国书协副主席顾亚龙观看展览后表示:看了郭志光的画,如此宏幅巨制,并不像有的画家画得很繁满,而他寥寥几笔,框架就有了,显得画面饱满而不空。从书法的角度来讲,郭志光绘画用笔与书法用笔相通了,他的线条完全是从自然状态中出来的,他在绘画中可能没有刻意追求如何用笔的问题,但常年的训练使他达到了一种完全自由的状态,用笔是在不经意的挥洒之下,线条遒劲圆润,画出来的线质有力度、穿透力强,所以表现的物象既真实又感人,达到了古人讲的“味道” ,也就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