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王国兴 王国兴不堪压迫发动起义:那时很危险 我们决定找红军

2018-02-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不堪压迫发动起义一心一意跟着党走王国兴:那时很危险,我们决定找红军第十八期王国兴白沙起义烈士纪念碑.本报记者陈元才实习生陈若龙摄-海南日报记者周晓梦 刘贡 实习生李梦瑶 特约记者黎大辉 通讯员秦海灵核心提示这是一份写在70多年前.没有标点符号的手稿.手稿镶嵌在玻璃框内.静静地挂在白沙起义纪念园的纪念馆里,上面横竖分明的字迹写着:"我在那时发动人民暴动打国贼--敌军来镇压--那时很危险--我们就坚急(紧急)讨论结定(决定)找红军--"手稿的写作者是王国兴,寥寥数笔的记述背后,是一段关于斗

不堪压迫发动起义一心一意跟着党走

王国兴:那时很危险,我们决定找红军

第十八期王国兴

白沙起义烈士纪念碑。本报记者陈元才实习生陈若龙摄

-海南日报记者周晓梦 刘贡 实习生李梦瑶 特约记者黎大辉 通讯员秦海灵

核心提示

这是一份写在70多年前、没有标点符号的手稿。

手稿镶嵌在玻璃框内、静静地挂在白沙起义纪念园的纪念馆里,上面横竖分明的字迹写着:“我在那时发动人民暴动打国贼……敌军来镇压……那时很危险……我们就坚急(紧急)讨论结定(决定)找红军……”

手稿的写作者是王国兴,寥寥数笔的记述背后,是一段关于斗争、关于信仰的故事。

作为黎族峒长之子,王国兴在目睹黎族苗族同胞被欺辱被杀害后,率领民众揭竿而起,发动“白沙起义”;在斗争进入最关键的时期,他毅然决定派出数名部下,辗转寻找红军,将自己和族民的命运交给共产党,一心一意跟着党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主席对王国兴有过这样的评价:中国少数民族自发起义,主动寻找党,王国兴是有代表性的一人。

时空跨越半个多世纪,王国兴“找红军”手稿的笔墨清晰如故,为黎族苗族同胞指明的信仰方向从来都不曾模糊。

备受压迫,率领民众起义

背靠德伦山,前望黎母岭,坐落于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红毛镇的白沙起义纪念园,在群山环绕间与田园美景相伴,显得庄严而肃穆。在纪念园右侧,王国兴的半身铜像眼神坚毅、头颅高昂,正静静地眺望着自己深爱的这片热土。

“1894年,王国兴出生在红毛番响村,他的父亲是黎族峒长、大总管……”循着纪念园浮雕上镌刻的场景,白沙起义纪念园有关负责人王道存介绍。

时间回到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家国面临内忧外患,偏居一隅的山区同样不甚安宁。1932年,国民党势力渗透到黎族地区,他们以成立“抚黎局”为旗号,对当地民众实际上进行政治、经济的双重压迫剥削,黎族百姓苦不堪言。当年,王国兴的父亲在“抚黎局”的摧残下含恨而去。

然而,这仅仅是苦难的开端,1939年2月,日本侵略军占领海南岛,国民党琼崖当局虽然拥兵数千,但只跟日军在海口、府城等地稍作抵抗后,便纷纷溃逃,带着家眷从沿海各地躲到五指山区,对黎苗同胞变本加厉地作威作福,催粮、收税、抓壮丁、蹂躏妇幼……压迫与欺辱无休无止。

“当时‘国贼’来了以后,米谷烧光,牛羊也抢了去,村里不敢住人,我们家三姐妹当时躲在山上的山寮里,有一天天还没亮,他们就抓住我们,掐脖子,扫巴掌。”今年86岁的番响村村民王爱花,家与王国兴的故居仅一墙之隔,虽已高龄,但王阿婆的记忆依旧清晰。

面对父亲的惨死、看着同胞备受无尽压迫,王国兴内心的火山熔岩在日益沸腾、翻滚,他悄悄约见王玉锦、王高定等头人,开始酝酿发动起义。

“呜——呜——”1943年8月12日,在白沙一区牙叉,一阵突如其来的牛角号声划破天际。王道存介绍说,由于形势紧迫,白沙一区的王亚福、王定江等头人决定提前发动起义,黎苗同胞持着粉枪、弓箭,甚至拿起锄头、木棍,向国民党顽固派冲杀而去……

“白沙起义”第一枪打响了!历时半个月的起义首战告捷,反压迫、求生存的革命烈火在五指山山脚下熊熊燃烧。

辗转曲折,定要找到红军

“白沙起义的成功,沉痛打击了国民党顽固派在白沙县境内的势力。”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党史县志办公室退休干部谢晋颀说,但这只是短暂的胜利,很快,国民党顽固派便发起凶猛的反扑,疯狂镇压和屠杀民众,王国兴等人带领起义队伍分散成几股撤至鹦哥岭、什寒山一带坚持斗争。

沿着巍巍青山的道路,如今有不少驴友在骑行。当年,王国兴他们撤退的脚步,就遗落在崎岖无路的山间沟壑中,步履急切,但充满力量。

上山一个多月后,分散在各山上的起义队伍负责人共商对策。起义的领导人之一王玉锦说,他被抓壮丁去江西一带当兵时,看到很多青壮年都投奔红军。“红军一定是很好的,不然为什么老百姓都跟红军走?”

王国兴年轻时候曾在汉区当挑夫,听说过红军队伍打“国贼”的故事。王国兴还想起,他父亲临终前对他说过:“世上只有共产党和红军,才是救世党,救世军。”因此,他下定决心寻找共产党。

在白沙起义纪念园纪念馆内,王国兴另一份手稿记述了当时寻找红军的决心与行动——“我交代王朋充速带陈育祥……引路去找红军……我就带56(五六个)人去百沙乡(白沙乡)……找红军。白沙乡符松龄派符贵与王定江去找……到9月14日只见符贵与……回(来)说找不着红军,王定江半路碰(到)国民党兵(被)捉去杀死了……”

寻党之路屡屡受挫,“国贼”甚至到处在悬赏1000光洋买王国兴的头颅。鹦哥岭、什寒山笼罩在黑暗中,等待着黎明到来。

不久之后,王国兴决定再派人出去寻找共产党。他让人写了一张请求红军讨伐“国贼”、拯救黎族人民的呈文,交给吉有理、王高定、王文聪等代表,叮嘱他们说:“只有找到红军,我们黎人才有生路,你们一定要想办法找到红军啊!”

吉有理一行肩负重任,带着重新筹集到的光洋,伪装成贩盐挑夫挑起箩筐,带着一只狗,将呈文藏在竹筒里,然后穿在套狗的绳子上,再一次开始了寻找红军救星的艰苦路程。

找到救星,跟党踏上新征程

为躲开封锁线,代表们秘密潜下鹦哥岭,避开人多繁杂的大路,专走偏僻小道。经过辗转寻找、托人带路,吉有理一行终于找到了中共临儋联县抗日民主政府驻地,找到了共产党。此时,离代表们出发时已过了一个多月。

“红军啊!共产党啊!快去救我们黎人吧!”在驻地见到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四支队队长马白山等人,吉有理他们激动地放声哭起来,然后拿出呈文,交到党的手中。

看到黎苗同胞,琼崖党组织、军队同样激动万分。“我们也正在找你们!”琼崖特委书记冯白驹决定,即派出武装工作组前往鹦哥岭援助起义队伍。

自此以后,黎族苗族群众把琼崖纵队称为“父母军”,把共产党叫作“父母党”。

谢晋颀告诉记者,1944年12月,在当时已改编为琼崖独立纵队的驻地——澄迈县六芹山黑藤水岭,王国兴见到了琼崖特委书记、纵队司令员冯白驹,两人一见如故,按照黎族的风俗习惯饮鸡血酒,歃血结盟。冯白驹指示王国兴潜回白沙,继续领导黎族苗族人民的斗争。随后,特委成立白保乐人民解放团,并任命王国兴为团长。

这为我党、我军贯彻党中央开辟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的指示,提供了加速的动力——1945年夏天,琼崖特委决定成立挺进支队,开赴白沙,进军中西部山区,打击日、伪、顽固势力,开辟五指山革命根据地。

对于王国兴率领黎苗同胞在创建五指山根据地的作用,冯白驹后来回忆说:“当年如果没有王国兴的支持,我们的处境是非常困难的。”被乌云笼罩的五指山山区,在党的带领下,也即将迎来曙光。

岁月悠悠,历史的烽烟早已散去。纪念园里,在雨水洗过的蓝天映照下,刻着“白沙起义的英烈们永垂不朽”题词的纪念碑纤尘不染,周围几株盛开的凤凰花如火如炬。远道而来的游客们,在纪念碑前拍照留影,他们的脑海中不时忆起当年在这处偏僻山坳中响起的那一声惊雷。

(本报营根7月4日电)

原标题:不堪压迫发动起义 一心一意跟着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