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抗战中 中共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左权

2017-11-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醴陵城区西山之上革命烈士陵园里的左权雕像.醴陵革命烈士纪念馆内一角,市民正在了解左权事迹.刻有“勿忘五九国耻”.“五月九忆国仇”的书夹板.左权策划/赵云超夏柯文/株洲日报记者胡文洁通讯员张斌廖蔚佳图/株洲日报记者谭浩瀚在千里之外的山西,有个左权县,县里有一首歌,传唱了几十年,起首便是:将军出醴陵!7月20日,烈日骄阳中,记者探访位于醴陵市区西山之上的左权将军纪念碑.高5.5米的左权将军雕像巍然屹立,注目东方;其后方及左侧,是醴陵市革命烈士公墓,2000余座革命烈士墓整齐排列,仿佛在集体诉说着烽烟

醴陵城区西山之上革命烈士陵园里的左权雕像。

醴陵革命烈士纪念馆内一角,市民正在了解左权事迹。

刻有“勿忘五九国耻”、“五月九忆国仇”的书夹板。

左权

策划/赵云超夏柯

文/株洲日报记者胡文洁通讯员张斌廖蔚佳

图/株洲日报记者谭浩瀚

在千里之外的山西,有个左权县,县里有一首歌,传唱了几十年,起首便是:将军出醴陵!

7月20日,烈日骄阳中,记者探访位于醴陵市区西山之上的左权将军纪念碑。

高5.5米的左权将军雕像巍然屹立,注目东方;其后方及左侧,是醴陵市革命烈士公墓,2000余座革命烈士墓整齐排列,仿佛在集体诉说着烽烟年代的风云激荡——

“日寇不仅要亡我之国,并要灭我之种,亡国灭种惨祸,已降临到每一个中国人民头上。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我)过去没有一个铜板,现在仍然没有一个铜板,准备将来也不要一个铜板,过去吃过草,准备还吃草!”

1937年晚冬,左权的一封信寄到了醴陵平侨乡黄茅岭的家中,信中慷慨豪言如此。家书不会作假,更何况是给自己母亲的!

轻抚将军雕像基座,穿越历史长河,当年那个热血醴陵伢子顿时骨肉丰满,凛然生威。

【人物小传】

左权,1905年3月生于醴陵。19岁前,在醴陵学习成长,接受了先进革命教育。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192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赴苏联学习。5年后回国并到中央苏区工作。1934年10月参加长征。

全国抗战爆发后,左权担任八路军副参谋长等职,协助朱德、彭德怀赴华北抗日前线,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粉碎日军多次“扫荡”,威震敌后。1942年5月25日,左权在山西省辽县十字岭战斗中壮烈殉国,年仅37岁。左权系8年抗战中,中国共产党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

【行走】

西山脚下国与家,壮士一去不复还

从醴陵城区北去约十几公里,一路通达,便到了将军的“家”——醴陵市新阳乡将军村(原平侨乡黄茅岭所在地)。

“遗憾啊,左权的故居已没了影了。”村里人告诉记者,上个世纪50年代,左权家的老宅就被水淹过,80年代,修建黄茅水库时,老宅被彻底淹没于水库中。

于是,今天纷至沓来的探访者们只能在水库旁徘徊一阵,从远处巍巍青山、潺潺流水间,追忆一点将军的幼时故事,回味那一代人的家国情怀。

黄茅岭下出英雄

故居虽然淹没于水底,但今天的醴陵人,以另一种更为直接的方式,记忆着乡人左权。

在将军村,左权侄孙左志仁家中堂屋里始终挂着一幅左权画像。年逾六旬的左志仁虽从未见过左权,但从父辈那里知道家族出了大英雄,“他非常懂事,从小就帮着母亲干农活挣钱,十分孝顺。”

在醴陵城区,一条宽阔的主干道被命名为左权路,从河西穿城而过。1987年,醴陵在城区西山修建左权将军纪念碑,纪念活动常年不断。

“19岁以前,左权一直在醴陵成长,之后他去了广东,考入黄埔军校,再未回乡,直至殉国。”醴陵革命烈士纪念馆馆长陶文玲告诉记者,因左权战功彪炳,在各项历史研究中,很容易忽略左权在醴陵的成长经历,“根据当时人的回忆,在醴陵成长学习时,左权就流露出了明确的革命倾向。”

不忘国耻,抵制日货

醴陵革命烈士纪念馆的显要位置,放着几块书夹板,上面写着“勿忘五九国耻”、“五月九忆国仇”几个字,并落款“左纪权”。字迹已嵌入板中,显出年代销蚀的痕迹。

“‘左纪权’是左权的原名。”陶文玲介绍,1915年5月,袁世凯宣布接受“二十一条”的部分要求后,举国震动。天津南开学校时年17岁的学生周恩来上街演讲,号召人们振兴经济、誓雪国耻。5月9日成为国耻纪念日。

4年后,14岁的左权在西山之麓第一次听说了“五九国耻”,民族意识和阶级意识逐渐萌芽,在自己的书夹板上默默刻下了上面几个字。

1921年2月,左权考入醴陵县立中学(前身为左宗棠曾掌教的渌江书院)。当时的学校位于醴陵城区西山上,书院“西山正学”的遗风尚在,校规齐全,教员多为名儒宿学,思想开放。

18岁那年,在教师孙筱山的支持下,左权和同学成立了“社会问题研究社”,激辩社会问题,思想逐渐倾向于革命。陶文玲介绍,当时,左权还常向醴陵人演说青岛问题、五九国耻等,每次讲完,他就和同学们一起在醴陵城区大街小巷的商铺门上贴“常怀国耻,莫用日货”的标语。

从醴陵出发,将星闪耀寰宇

如今的醴陵西山,郁郁葱葱,草木茂盛,依托醴陵烈士陵园建造的西山公园,是市区居民日常游玩、散步的好去处。

而西山脚下,三面环山,面向渌水的渌江书院依然静静地存在着。1923年,较早走出的醴陵人程潜根据孙中山指派,在广州筹建了“大本营陆军讲武学校”(后并入黄埔军校),得知消息后的左权与众多同学,正是从渌江书院出发,秘密报考了“大本营陆军讲武学校”。

左志仁回忆,据老一辈人讲,离家前夕,左权在左家屋场正门前写下一副对联:居家莫想快活,多种粮棉桑茶;处事须知艰难,须要勤俭公慎。”有人问他这副对联什么意思,“左权说,创造社会农人有责,改造社会农人也有责。我是贫苦农人的子弟,责任更大!”

当年底,将满19岁的左权离开家乡醴陵,转道长沙,经汉口、上海、香港抵达广州。

与他同去的,还有同样在19世纪的中国历史上留下彪炳伟业的国民党起义将领、解放军上将——醴陵人陈明仁。

没有资料记载左权与长其两岁的陈明仁有何交集。毫无疑问的是,1923年那个冬天,几个青年人离开醴陵后,醴陵历史上一个最辉煌灿然的、将星闪耀的年代由此开启。

【印记】

一寸山河一寸血

1937年,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后,左权任副参谋长。从此开始了他战功赫赫的抗战生涯,直至生命的尽头。

树急击战斗典范,一战毙敌4000余人

1938年4月,日军3万余人分九路向我军进攻,妄图消灭129师主力、围歼八路军总部,一举摧毁太行山抗日根据地。

此时,朱德、彭德怀、左权等人制定出了作战策略:一部分兵力在内线开展游击战争,消耗疲惫敌军;主力跳出合围群,在外线伺机歼敌。而左权就负责将主力撤出合围圈并伺机作战的部分。

4月16日拂晓,左权部在武乡长乐村一带咬住了一股南窜之敌,左权在长乐村沙石滩布下“口袋阵”,利用窄窄的河道将敌军切为数段,血战一天,全歼顽敌!

17日凌晨,左权部又发现日本苫米地旅团长带领一股援军从辽县赶来,妄图挽回败局,左权部再次“请君入瓮”,一并消灭了敌军援兵。

“长乐村战役”共消灭敌军4000余人,收复了辽县、黎城等18座县城。该战役的急速出击战法,一时全国闻名。

左权也曾表示:“只要咱们军队配合得好,日本鬼子就是有三头六臂,也不愁不打他个稀巴烂!”

1:6,创中日战争最低伤亡比记录

抗战期间,我军因武器缺乏,吃亏不少。为扭转局面,左权受命开始在太行山黄崖洞建立兵工厂。随着兵工厂的发展,该厂成了日军的重点打击目标。

1941年11月,黄崖洞保卫战打响。该战的最后一次战斗发生在三十亩、曹庄一线。11月19日,敌军沿线退却,左权指挥特务团伺机伏击。当日天降风雪,埋伏下来的我军士兵被冰雪覆盖,与山石一色,敌军并未发现。

11时许,敌军全部进入伏击圈。我军发起攻击,毙敌近2000人,创下了敌我伤亡比6:1的战绩,开中日对战史上敌我伤亡比空前未有之记录。

中央军委评价这次由左权指挥的战斗,是“最成功的一次,不仅我军受到损失少,同时给了敌军数倍杀伤,应作为1941年以来反扫荡的模范战斗!”

将星陨落十字岭

八路军在抗日战场上的节节胜利,令日军开始了最疯狂的“扫荡”行动。

1942年5月,日军数万精锐将八路军总部包围在山西辽县一带。彭德怀和左权决定分别突围。

突围过程中,由于后勤部门对战争形势估计不足,致使数千人马滞留在山西、河北交界的十字岭一线,暴露了目标。警备连决定护送左权先走,被他一口回绝,彼时日军来到,左权挥舞着手臂冲出去,提醒大家:“不要害怕,冲出山口就是胜利!”

警备连长唐万成苦苦哀求左权转移,左权仍不为所动,执意要留在一线指挥撤退。当一批人冲至距十字岭顶峰数十米处时,敌军加大了炮火袭击力度,一颗炮弹落在左权附近炸响后,左权并未躲避,而是叫喊着让周边的人“快卧倒,快卧倒!”

这时候,伴随着一声尖啸,第二颗炮弹飞来,时年37岁的左权头部中弹倒地,壮烈殉国!

家书,一头是醴陵,一头是动荡不安的烽烟战场。峥嵘岁月里,左权将军寄到醴陵给母亲及叔父的家书以及寄给妻子的信,是那个年代历史的最好注解。

“当前,这些家书又有了另外一层深刻的意义,对研究左权,研究抗日战争都有作用。”醴陵市革命烈士纪念馆馆长陶文玲认为。

女儿是“小宝贝”

左权的女儿左太北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只在2岁之前见过父亲的她几乎对父亲毫无印象,是1982年,她收到“文革”抄家后被发还的物品,发现了父亲写给母亲的12封家书,才从家书中,“更加深切地了解父亲,更理解他和爱他。”

左太北介绍,信中“细腻的父亲给花朵一样的宝贝闺女买花布,让人给女儿做衣服。夏天,他给我带来热天的衣服;冬天,他记得提醒别让我冻坏了手脚……”“看看这个不爱讲话的人在信中对女儿的爱称吧:小鬼、小家伙、小宝贝、小天使、小东西……”

可是,对女儿如此柔情蜜意的左权,1942年,当收到妻子拍来电报问如果日本轰炸延安了怎么办时,又露出了“铮铮铁骨”的一面,答复称:“我如此爱太北,但如果时局有变,你可大胆地处理……不必顾及我……一切以不再妨碍你的学习及必要的行动为原则。”

左太北认为,这里的父亲虽然“狰狞”,但为了革命,为了国家和人民的事业,舍生取义的做法值得尊敬。

为何不回家?有国才有家!

自从1923年,将满19岁的左权离开醴陵,去往广州后,将军便再没回过家乡,为何?

穿越70多年历史风尘,从左权写给家乡叔父左三铭的一封回信中,完全可以知道答案。

“从你信中我已敬悉一切,短短十余年变化确大。不幸林哥作古,家失柱石,使我悲痛万分。”当时,左权的哥哥逝世不久,但左权依然不能回来,对此,他从未在信中试图解释,只接着说:“叔父,我虽一时不能回家,我牺牲了一切幸福为我的事业奋斗,请你相信我这一道路是光明的、伟大的,愿以我成功的事业报你与我母亲对我的恩爱,报我林哥对我的培养!”

也就是说,左权认为自己只是“一时不能回家”,暂别醴陵,等到革命事业成功之时,他才会也才能回家。

【对话】

柔情将军魂牵故土

——对话醴陵市革命烈士纪念馆馆长陶文玲

左权是游击战术的创造人之一

株洲日报记者:左权指挥或者参与的多次战斗都有游记战术的痕迹。他曾经入读黄埔军校,并在原苏联学习生活了5年,那么,他的游击战术思想到底是如何习得的呢?

陶文玲:目前,种种资料表明,游击战术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早期中共将领,在革命战争时期总结升华出来的集体智慧结晶。当然,集大成者肯定是毛泽东。而左权也是公认的游击战术创造者之一,且地位显要。

我们研究发现,1950年10月20日,《人民日报》刊登的《左权烈士传略》中写道:“左权同志是我国有名的军事家之一,他在战略战术方面的成就,实融合了1925-1927年大革命时代,内战时代及苏联红军最先进的战术,为中国著名的游击战术创造人之一。他对于坚持华北敌后抗战,有其永不可磨灭的功绩。”

目前,我们馆内收藏有左权所作军事论文的目录,计43篇。其中包括《埋伏战术》、《开展交通战》等。

【相关链接】

将军身前身后名

“今左权同志殉国了。遥望大河以北,请缨有愿;困处夔门之内,杀敌无缘。这虽因岗位有别,但髀肉复生的我,遥闻哀耗,究不能无动于衷。”

——周恩来《左权同志精神不死!》

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

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

——朱德悼念诗

敌后坚持,捍卫着自由中国。试看那,欃枪满地,汉家旗帜。剩水残山容我主,穿沟破垒标奇迹。问伊谁百万好男儿,投有北。

崦嵫日,垂垂没;先击败,希特勒。会雄师踏上,长白山雪。风起云飞怀战友,屋梁月落疑颜色。最伤心河畔依清漳,埋忠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