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春互联网金融 刘晓春:互联网金融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2017-12-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目前的互联网金融,之所以停留在支付结算和标准化产品的销售而止步不前,关键的原因在于互联网企业虽然有许多数据,但没有金融的根基,更没有金融的丰富数据.技术和人才;金融企业虽然有丰富的金融数据.金融技术和金融人才,但往往还是把目光局限在互联网技术的简单应用上,如交易替代.销售产品和客户共享上,而没有花更多的精力在如何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发挥自身的优势.改造业务.提升自我上.因此,互联网金融要取得真正的突破,是金融企业内部管理的互联网化.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改造内部管理

目前的互联网金融,之所以停留在支付结算和标准化产品的销售而止步不前,关键的原因在于互联网企业虽然有许多数据,但没有金融的根基,更没有金融的丰富数据、技术和人才;金融企业虽然有丰富的金融数据、金融技术和金融人才,但往往还是把目光局限在互联网技术的简单应用上,如交易替代、销售产品和客户共享上,而没有花更多的精力在如何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发挥自身的优势、改造业务、提升自我上。

因此,互联网金融要取得真正的突破,是金融企业内部管理的互联网化。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改造内部管理的各个方面,发掘自身的金融数据、金融技术,在创新组合产品、创新组合服务的基础上构建真正的互联网金融。

从内涵上讲,互联网化从表象深入实质,正是实现了用互联网的技术特质改造金融服务。具体而言,一是要突破已有职能型组织体系,淡化部门职能边界,简化业务流程,鼓励跨业务条线联动创新;二是要突破已有的层级管理体系,产品部门、管理部门、营销部门均要直接面向客户,寻找客户需求“痛点”,提升市场响应速度;三是要突破已有的客户需求分析框架,寻求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紧密结合,乃至与人们生活流、行为流的融合。

互联网金融必须坚持商业可持续原则

互联网金融是商业模式或商业行为,因此商业可持续是其应有之义。所谓商业可持续,不仅仅是有合理的回报,更重要的是需要持续合理的成本投入。只要回报、不想投入的商业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也就是说,互联网金融同样有成本问题。就传输信息本身而言,通过互联网这一渠道成本确实是相对较低的。但是,支撑互联网传输信息的成本却并不一定是低的。产品或服务通过互联网到达客户,只是整个流程的最后环节。虽然,在这最后一个环节,客户的体验非常重要,但如果没有前面环节的有效投入,这最后一个环节是不可能成功的。

以第三方支付为例——如果没有完善的银行账户系统、没有高效快捷的银行清算体系,第三方支付企业是不可能为客户提供所谓的“体验”的。

再以保险为例——保险公司特别是寿险公司,标准的保险产品(如存款投资类保险)的销售环节,往往是由经纪公司和银行代理的。现在一些互联网公司在网上销售保险产品,只是将保险公司本来就外判的工作外判到网络上了,这应该还不能算是“互联网保险”。保险公司更核心的业务是保险产品的设计、理赔、保险资金的投资。

因此,就互联网金融而言,必须要考虑到全流程的持续的人才投入、设备投入、研发投入。就短期而言,靠某个环节的低成本可以获得超额利润;但就长期而言,利润率最终还是会被平均化的。当然,作为一个企业、一个商人,即使是利用这个短时期“捞一把”,也无可厚非;然而从整个互联网金融的长远发展来看,需要鼓励有志于这项业务的企业沉下心来,从长计议,耐心探索,舍得投入。

互联网金融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互联网要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把网络安全生态建设放在第一位,这是互联网自身特性所决定的。

金融是市场经济的润滑剂,是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中介,一向是把控制风险放在第一位的。互联网与金融,两者的公共性、对社会生活的渗透力,以及对风险传导的快速与放大效应,不能不使我们敬畏,也不能不使我们引起高度警惕。简单说来,以下几个方面的安全性需要我们特别关注:产品的安全;产品与服务组合的安全;互联网运行的安全;客户信息的安全;法律安全;监管安全。

值得强调的是,互联网金融必须接受监管。一般商品的买卖都要接受一定的监管,更何况互联网金融是一种公共性的服务。无论哪一类金融企业,既然要做金融业务,就要有信心在严格、科学的监管下开展业务。对监管机构而言,一方面要对互联网金融提供有利于发展的宽松环境;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互联网和金融本身都是无远弗届的网络,都对经济和日常生活有着广泛的渗透力,当两者结合在一起时,其渗透力和扩张力会更大,因此相关的制度和机制建设,要有充分的前瞻性。

只有立足互联网和金融的本质,从金融的全流程、全方位出发,充分考虑产品、管理、投入和安全,运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进行创造性的工作,才能开创金融业的全新生态,提高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才能因“妙有”而达“真空”之用。那样,整个金融业也就真正达到了互联网金融的境界了。也许,到了这样的化境,“互联网金融”这个词,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