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秋华讲座 《发展共性 强化个性》马秋华声乐教学讲座举行

2017-10-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1年10月14日上午九时,我国著名声乐表演艺术家.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主任马秋华教授在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为全校师生开展了一场底蕴深厚.充满哲理的艺术讲座----<发展共性 强化个性>中国声乐教学及演唱多样化探索.讲座由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王世奎教授主持.中国音乐学院闫拓时书记等多位院领导也亲临讲座现场.马秋华教授在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师从我国老一辈声乐教育家黄友葵先生,198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开始从事声乐演唱和教学研究工作.30年来马秋华教授在美声.民族.通

2011年10月14日上午九时,我国著名声乐表演艺术家、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主任马秋华教授在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为全校师生开展了一场底蕴深厚、充满哲理的艺术讲座----《发展共性 强化个性》中国声乐教学及演唱多样化探索。讲座由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王世奎教授主持。中国音乐学院闫拓时书记等多位院领导也亲临讲座现场。

马秋华教授在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师从我国老一辈声乐教育家黄友葵先生,198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开始从事声乐演唱和教学研究工作。30年来马秋华教授在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的声乐教学与实践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她的学生有近百人在国际、国内大型声乐比赛中获奖,培养出了一大批深受观众喜爱的歌唱家。

本场讲座主要分为三部分:马秋华教授讲解、分享其几十年的教学经验;现场互动问答;马教授优秀学生声乐展演。在第一部分中,马教授将声乐教学总结为科学性、民族性、文化性、时尚性,指出这是培养声乐学生的目标,并分别对这“四性”做了讲解。

1、科学性——遵循规律,采纳精华。声乐演唱首先要符合人体发声的规律:喉咙打开,位置高,气息放下。掌握了一个科学的工具,相当于有了驾驭演唱的能力。同时,不能被方法所困扰。美声、民族演唱方法的科学性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美声强调规范性,民族更强调风格性。

而通俗唱法多强调个性,需要有自己的思想和理解,体现个性风格。声乐是感性艺术,科学发生方法是相对的,方法要为作品服务。2、民族性——继承传统,面向世界。

只有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美声唱法需要加强民族性、文化性、时尚性,民族唱法需要加强规范性、文化性、时尚性,二者共同促进,无高低上下之分。无论是教学还是演唱都是以情感换情感,以真情换真情。

同时,需要向生活学习、向民间学习。3、文化性——多元与包容。现在是一个包容的时代,是一个追求流行时尚典范的年代,要求每个人具备全面的知识体系。歌唱是舞台艺术,是最前沿的窗口。如果要在多元的、包容的时代里生存,需要思考如何展现自身文化性与个性的问题。

4、时尚性——时代基础上的创新。时尚性包含着时代性,是时代的最前沿,时尚性是时代性基础上的创新。任何歌唱方法都不能脱离时代,脱离了时代就失去其生命力。任何一部音乐作品都是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因此,声乐教学的时尚性是对舞台艺术的重要要求。

第二部分在现场互动环节中,学生们都抓住向马教授请教、学习的难得机会,纷纷提出自己在声乐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马教授都一一进行了简明扼要的回答。在第三部分的马教授优秀学生声乐展演中,中国音乐学院民族声乐专业学生陈阳演唱了《问情》、《燕燕做媒》;空政文工团国家一级演员、第十一届青歌赛美声组金奖获得者王莉演唱了《木偶之歌》、《蓝色爱情海》;第十二届青歌赛美声组金奖获得者薛皓垠演唱了《为你歌唱》;国家一级演员吕薇演唱了《蝶恋花》、《我亲爱的爸爸》;第十五届青歌赛通俗唱法金奖获得者阿鲁阿卓《摩梭女儿》、《情深意长》。

以上众多来自我国各项声乐大赛的获奖选手,展示了马教授在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领域中深厚的教学与研究能力。

在整场讲座的各个环节中,马秋华教授精彩的演讲与示范博得了在场师生持续不断的喝彩。最后,马教授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本次讲座。相信本次讲座将为中国音乐学院的声乐教学,乃至整个中国声乐发展道路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宣传部 李鹏鸽、刘振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