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云生资料 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难点和有效路径的探讨(发言稿)杜云

2017-07-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难点和有效路径的探讨(发言稿)(杜云 福州大学阳光学院)第一部分: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难点问题第一,信仰缺失.课堂发问:请自认为有信仰的同学举手,再三发问之后,基督徒举手了.个人或群体相信并且实践某一种思想学说,即为信仰.对科学的信仰一般可以分为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学说的信仰.社会科学方面,例如,马克思主义.三民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等.科学信仰的形成,往往需要一个"学习探索.反复求证"的过程.当前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尤其要和解决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

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难点和有效路径的探讨(发言稿)

(杜云 福州大学阳光学院)

第一部分: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难点问题

第一,信仰缺失。

课堂发问:请自认为有信仰的同学举手,再三发问之后,基督徒举手了。

个人或群体相信并且实践某一种思想学说,即为信仰。对科学的信仰一般可以分为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学说的信仰。社会科学方面,例如,马克思主义、三民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等。科学信仰的形成,往往需要一个"学习探索、反复求证"的过程。

当前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尤其要和解决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结合起来。宗教信仰,通常奉行"相信就是,无需证明"的原则。宗教信仰虽然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存在相当愚昧落后和反对自然科学的一面,但其具有强烈的"人性感化与道德伦理"内容,宗教道德对真善美的引导也是具有强大效力的,因而成为人类文明和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流行千年,吸引广大信众而不衰。

信仰的缺失给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

第二,功利性强,实用主义色彩浓厚,质疑科学,质疑马克思主义。

学生大声"质问":没用的东西我有必要信仰吗?学这个有什么用呢?

在耶鲁,"有用性"的功利教育被摈弃。副校长罗琳达认为,"有用性的教育,只专注于某一专业的教育,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其实,早在1828年的《耶鲁报告》中就提及,"学生获得某一专业的知识,就像脑子里装进了一件物品,但这种填充在一个迅速变化的世界当中,从长远来讲并没有太多的价值。

""无用性"的通识教育,被重视。"在美国,一流大学更重视人文艺术和自然科学领域跨学科的教育。"校长莱文表示。这样,他们既能欣赏丰富的人文艺术,又能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大学生对于信仰的树立具有自主选择权,依据是现实物质生活条件。学生作为求职者,本身所抱有物质需求欲望。当今社会,高薪待遇对于毕业生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因此,就业高压使得大部分学生将主要精力用于技术等"实用主义"的内容学习,忽视精神丰富的作用。

过于物化的生活理念使一部分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缺乏兴趣,认为对于理论的学习相当于做"无用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课程的学习采取敷衍的态度。黑格尔曾经有过"信仰之真"的观点,信仰以知识为基础,知识的匮乏直接导致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缺失。

第三,拒斥抽象,拒斥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仿佛只与考试有关,并无其他意义。

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本来就不热爱对概念的思考,抽象的概念很难引起我们的兴趣,有人称此为模糊的形象思维。在校园里,一些高年级的学长学姐也会有意无意的"传帮带":"XX课你就混一混就可以了"。中世纪的哲学家阿伯莱尔曾说过"寻找,你将会发现;走进,它向你敞开",现在的状况,很多时候,学生连寻找的意识都没有,更不用说走进了。

第四,部分专业教师也缺乏对学生的正确引导。

部分专业教师缺乏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认识或者重视程度不够,其不当言论会误导学生,甚至要求削减思政课的课时,当然,思政课实际上已经确定了基本课时要求。

思政教育体系是一个动态的有机体系,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决不能仅仅寄希望于专职的思政教师,必须是整个教育系统的显性和隐性参与的配合。

第五,多元文化的冲击。

    随着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越来越深入广泛。当今的大学生非常聪明,也非常活跃,他们能熟练的使用各种多媒体、网络,各种信息平台,接触的西方文化面也非常广,不同程度和范围的萨特热,尼采热,海德格尔热,叔本华热等现象层出不穷,虽然他们拒斥抽象,拒斥理论,但是,他们相当程度上又能够去自发或者互相影响去阅读这些西方的理论著作,当然,这也许是源于人性的某种特点,越是提倡的越是排斥,越是禁止的越是好奇。

总之,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加剧了思政教育的困境

第六,大班教学的弊端。

中国自古以来,教育讲究"言传身教",足够的师生互动才能保证良好的教育效果,要做好思政教育,大班教学是大忌,大家都有体会,毋庸多言。

第二部分: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

第一,主体维度:教师自身的信仰建构。

某马克思主义学者为一相关培训班讲课完毕,一位党的某级副书记问这位学者:"你讲的这些东西你信吗?反正我是不信的"。"我是一个共产党员,但我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今天上午张雷声教授在讲座中引用了这句话。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和教育者的主体,自身的信仰建构是非常重要的,儒家有言"诚于中形于外",如果传播和教育主体自身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诚信仰,肯定是无法说服人的。因此,教师自身的信仰建构是思政教育的基本前提,我在工作中,信基督的同事常常邀请我一起探讨圣经,甚至希望拉我一起加入基督教,这绝不是个案。

此外,我有一位朋友,上课就曾经碰到有学生留言:虽然你是北大的博士,但是上马列课也无法吸引我。思政教育仿佛变成了一种博弈。

因此,教师主体必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具备真诚信仰,必须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进而培养一种与理论合一的人格魅力,只有自身具备极强的理论阐释能力和吸引力,才有可能吸引学生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二,政治性与生活性结合的维度。

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除了有高远的信仰之外,亦不缺乏脚踏实地的行动,并不远离生活,如果把马克思主义变为纯理论,那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毛泽东曾经批评教条主义者:教条主义者们把马克思主义这根箭拿在手上搓来搓去,连声说好箭好箭,就是不肯射出去。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无论哪个理论板块,都应该是与生活紧密结合的,如果悬置为教条主义,思政教育肯定会失败。

第三,政治性与学术性、民族性结合的维度。

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其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必不可少,马克思主义作为舶来品,如果不与优秀传统文化和谐融合,必然无法发挥出更好的作用,而如何加以融合,的确是个常谈常新的问题。

中西文化的互补,是个老话题,中国文化内部,也存在着儒墨道法的互补问题。必须加大国学的普及力度,把马克思主义与国学结合起来,传统文化本来就是中国的软实力的重要根基。孔子: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孟子: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性非常强,某种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如果不能与之有机融合,就会遭到排斥。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是带有超时空的真理性的,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普及和教育,离不开与这些精华部分的有机融合,理论必须放置于生活中,而中国传统文化原本就是中国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张雷声教授在讲座中提到:"脱离一定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来谈社会主义是没有意义的"。同样,我们也可以说,脱离一定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背景来谈马克思主义也是没有意义的。"一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如果不懂得从改造中国中去认识中国,又从认识中国去改造中国,就不是一个好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

第四、方法论维度: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维方式以及方法论的特质。

爱因斯坦:"当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接受的每一样东西,剩下来的本领才是教育"。解读的方式很多,我宁愿把这句话解读为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方法论的潜移默化。学生的需求倾向于功利化,马克思主义也可以提供方法论的指引,我们可以从较好的契合点开始进入,部分的妥协才能带来更好的可能效果。

在课堂上,我常常提问,讲到马克思,大家会想起什么?一般的回答是想到恩格斯,然后大家都笑了。这是一种联系的观点。

讲到矛盾,我通常会问大家,如果我们要深刻的了解女性,我们必定要同时深刻的了解男性,只有对比,比较法才能最深刻全面的认识事物。

讲到实践,我会问大家,大学生为什么就业难?一般会回答,大学生眼高手低,缺乏实践经验,人数太多,也许会有人提到市场和企业的问题。但是,总的来说,缺乏明确的方法意识,人类社会的事情,基本是主体---中介---客体的模式,如果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将会比较全面,一个问题的分析,要么精深,要么全面,否则就缺乏亮点,无法脱颖而出,在学生没有任何方法之前,唯一的方法其实就是最好的方法。

第五,目标维度:工具理性向培育德才兼备的人转化。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展现了当前人才培养目标的模糊和偏失。

一,"航向迷失",即思政教育对现实社会中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采取"回避"、"敷衍塞责"式的回应,或者简单地迎合大众口味,如:某些老师课堂PPT全是视频和图片,采取所谓"娱乐教学法"或"新闻教学法",既不对理论问题进行深刻解析,又没有对实践问题提供导向和辩护。

二,"急功近利",即思政教育的价值诉求本末倒置,片面强调外在价值(社会政治价值)而忽视本体价值(育人价值),追求即时、显性的功效,轻视长远、整体利益。

三,"简单量化",即标准的简单化,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简单理解为增加人、财、物的投入,增加思想政治理论的门数与时数,增加学生课外活动等。

    因此,当前思政教育必须把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回归到"培养德才兼备的人"上面来。

第六,内容维度:从封闭性向开放性的转换

从内容的角度,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既注重国家宏观导向,又注重大学生个体成长需求,充分关注大学生的个体诉求;

二,从过程上,针对大学教育整体过程和大学生发展有序性,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整体构建与前后衔接;

三,内容设置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大学生的学习,服务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中学和大学也要拉开必要差距;内容设置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正视基层问题,要从被动适应到适度超前、主动引领的方向转变。

第七,方式维度:从单方面灌输向双主体互动的转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转换要求从根本上改变"见物不见人"的做法,重构师生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中师生关系的建构应该"摒弃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单一主体的自我中心范式,而走向主——客——主’的哈贝马斯式的交往实践模式",构建人格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要有真诚的对话态度,要善于启发学生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交往实践中培养学生自身的主体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八,载体维度:从精英式讲述向大众化、通俗化表达的转换

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话语载体转换,并非是"摆花架子",而是有的放矢、有原则的"如何说"的问题;既要继承和发扬传统话语载体的优势,又要面对新形势,不断创造新话语。这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话语决不可随意弃用,假大空的"官话"决不可抱住不放,流行的非主导性话语决不可盲目套用。

具体讲,话语源于实践和生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载体的转换要"贴地飞翔",展示出话语解读现实、解读生活的强大动力,让人们真切地感知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魅力。

列宁曾指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等于最高限度的通俗化。"这就要求将理论语言转化为通俗话语,即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序和次序表达出来,用更亲切、更鲜活、更能打动人心的口语来转述书面语言,用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通俗话语来传播书面道理;将精英式讲述转变为生活化语态,即要善于借助生活化语言和民间语言来宣传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增强语言的人文情怀;将时尚语言、网络语言等非主流语言加以合理引导和转换,促进主流话语的创新和发展,切实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科学化水平,进而培养具备优秀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当代优秀大学生。

第三部分:本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成功经验

第一,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会,每年一次,鼓励大家进行社会调查,由导师进行指导,最终评优并编纂为优秀论文集。

第二,建立福建地方特色的思政实践基地,如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林则徐纪念馆、省革命历史博物馆等,为了把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相结合 ,开展船政文化研究,编著《中国梦·船政魂》校本教材。

第三,组织思政教师进行各种教学比武,比如PPT、说课比赛等,不断提高思政教师的授课水平,让教师练就十八般武艺,武装到牙齿,才能夺取思政教育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