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冠中从造物 柳冠中:设计应从“造物”转变为“谋事”

2017-12-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本报记者 张跃良 通讯员 张少榕     4月1日,泉州工业设计界迎来泰斗级人物."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教授--柳冠中莅临泉州市工业设计"名师讲堂"第六讲并作"从造物到谋事的思维方式演进"主题演讲.此次活动由泉州市经信委.泉州市工业设计协会主办,演讲嘉宾除了柳冠中,还邀请到了台湾工业设计协会理事长郭介诚.     一开场,柳冠中就谈到中国工业设计的现状.他指出,我国几乎所有现代工业技术和设计的传播推广都通过&qu

    本报记者 张跃良 通讯员 张少榕     4月1日,泉州工业设计界迎来泰斗级人物。“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教授——柳冠中莅临泉州市工业设计“名师讲堂”第六讲并作“从造物到谋事的思维方式演进”主题演讲。

此次活动由泉州市经信委、泉州市工业设计协会主办,演讲嘉宾除了柳冠中,还邀请到了台湾工业设计协会理事长郭介诚。     一开场,柳冠中就谈到中国工业设计的现状。

他指出,我国几乎所有现代工业技术和设计的传播推广都通过“蓝图”或机械、设备、工具、产品的进口仿制乃至大批复制,追逐“商场”利润,不重视研究、开发致使中国企业平台乃至社会机体发展的畸形。

设计仅停留在“外观美化”上,设计开发的“产业链”严重缺失。另一方面,市场上狂欢的商品刺激着过度消费和被商业集团“定制的幸福模式”而孕育着的奢华追求。

这种沉溺于工业文明的“技术膨胀”,淡化了我们对污染、对地球资源浪费、对我们子孙生存资源剥削的罪孽,腐蚀了人类的道德伦理观。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柳冠中说,当前中国正处在工业设计产业化的生产化阶段,社会大众追求的是利其器和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

但“器”是一种物,物永远是工具,而真正的设计是做“事”,是了解设计的本质,进行基础性研究和创新。     在柳冠中看来,“事”是塑造、限定、制约“物”的外部因素,设计的过程应该是先研究事情,然后再去求事,所以设计关键是探索、研究、发现、理解用户不同环境、时间下的不同需求,才能创造出合情合理的物。

    那么,设计师如何满足用户的潜在需求?柳冠中认为,设计不局限于产品设计,还包括服务设计、社会设计。设计的本质是重组知识结构、产业链,以整合资源、创新产业机制,引导人类社会健康的合理的发展需求。

“要的是人们心理上的幸福。设计的引导不是好看、新鲜、刺激,是为大多数人的生活服务。”     柳冠中特别反对过分追求奢侈、时尚的设计。

“很多人省吃俭用就为了买LV包。在工业设计领域,我是不主张做奢侈品的。”他提倡,设计应该有革新的理念:要关注弱势群体,营造公平的社会公共环境、利益基础上的多元文化价值;要有从“物”到“事”的“服务设计”理念;提倡个人使用,而不是私人占有;要留有余地,遵循可持续发展观。

    他表示,中国目前亟需建立一种国家性、区域性的集成式的设计产业研究结构,需要把工业设计作为一个新产业结构创新,建设可持续发展核心社会的新型工业化产业链的火车。

现在很多科研院所、高校都在做研究型的设计,这是好事,但不能光研究技术,必须研究使用,研究产业,所以设计是科学艺术之外的另一种智慧和能力,是人类未来不被毁灭的第三种智慧。

    此外,为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融合,宣传和倡导创新工业设计理念,扶持、带动和宣传一批积极推动泉州工业设计的杰出代表和创新工业设计示范单位,主办方还在活动上举行了泉州市2014年度工业设计“十佳精英人物”和“十佳创新型企业”(以下简称双十佳)颁奖仪式。

茂泰(福建)鞋材丁思恩、天广消防黄亚树等获得十佳精英人物,富贵鸟、冠达星、辉煌水暖等获得十佳创新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