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明立600万 北京动物园明天100岁 每年接待600万人次

2017-09-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如今,北京动物园每年接待600万人次的中外游客. 清末时期农事试验场正门.     1972年6月,斯里兰卡总理西里马奥·班达拉奈克夫人访华时,亲自带着赠送给中国少年儿童的小象"米杜拉"来到北京,在首都体育馆举行了盛大的交接仪式,周总理也出席了仪式.畅观楼曾是慈禧太后的行宫. 古迹鬯春堂,宋教仁曾在此居住. 历史图片为动物园档案室提供,其余为孙戉 叶明霞摄     每天,成千上万的游人从那座造型独特的砖灰色"三拱门"进入动物园.但很少有人知道"三拱门&qu

如今,北京动物园每年接待600万人次的中外游客。 清末时期农事试验场正门。     1972年6月,斯里兰卡总理西里马奥·班达拉奈克夫人访华时,亲自带着赠送给中国少年儿童的小象“米杜拉”来到北京,在首都体育馆举行了盛大的交接仪式,周总理也出席了仪式。

畅观楼曾是慈禧太后的行宫。 古迹鬯春堂,宋教仁曾在此居住。 历史图片为动物园档案室提供,其余为孙戉 叶明霞摄     每天,成千上万的游人从那座造型独特的砖灰色“三拱门”进入动物园。

但很少有人知道“三拱门”悄悄地记录了动物园的百年沧桑:中门拱的上方曾镌刻着“农事试验场”字样;悬挂的大龙旗后来被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所取代;正式定名北京动物园前,4根立柱曾分别写有“西郊公园”4个大字;十年浩劫中,拱门的上半部分因有龙的图案而遭了殃,1987年才恢复原样,而下半部至今保留着清末原建筑……在动物园建园百年之际,一个个尘封的故事被翻了出来。

    最初票价“铜元20枚”     翻开尘封百年的历史,北京动物园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清政府设立的“农事试验场”。

光绪三十二年三月二十二日(1906年4月15日),当时执掌农桑事务的商部向清政府请旨兴办农事试验场,目的是“开通风气”,向欧美、日本学习,振兴农业。     “1907年,南洋大臣端方正好自德国购买了一批动物,本打算送往上海。

可能是为了拍慈禧太后的马屁,就给送到农事试验场来了,放在今动物园东南角。”工作人员杨小燕对北京动物园的历史研究多年,翻阅了不少历史档案。

“这批动物有说是138只,也有说是700多只。当时的老百姓管这块地方叫‘万牲园’,也有叫‘三贝子花园’,但这两个名字在正史中从没出现过。”     “同年,农事试验场内附设的万牲园先期建成,售票接待游人。

每逢星期一、三、五、日,只允许男客参观,星期二、四、六,只对妇女开放。”就是在那时,中国人第一次在国内见着了狮子、斑马、长颈鹿……     “据当时的报纸《顺天时报》的记载,万牲园票价是‘铜元20枚’。

”杨小燕说。二十世纪初,两个铜元能买一个芝麻烧饼。     慈禧询问“纹马”打哪儿来     “农事试验场”虽冠以振兴农业之名,但更主要的功能是清廷的皇家御苑。

所以,动物园内建有不少供皇家休息、游玩的建筑。

最有名的畅观楼是供慈禧来往颐和园中途休息的地方,也是清廷唯一的一座西式行宫。在1908年“农事试验场”全部竣工之后,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曾来过两次。     据历史资料记载,头次见到狮子,慈禧还特奇怪地问左右:画师画的狮子不是全身有毛的么?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看到老虎后,西太后又问道:“这虎很是瘦弱,莫非月粮不足?”她还交代总管说:要是把老虎饿死了,要看守的人偿命。

再走两步,西太后又看到一匹身上布满柳条纹的马,名叫“纹马”,其实就是斑马。她很好奇:“这马煞是奇异。我一时失记,不知从哪里采来?”园总管惶惶不能回答。西太后生气地说:“你们都与牛马相类,怪不得不懂动物学。

”     北京动物园     北京动物园是中国开放最早,珍禽异兽种类最多的动物园,距今已有九十余年的历史。它位于西城区西直门外,占地面积约九十公顷,饲养展览动物九百余种两万多只,每年接待中外游客600多万人次。

    北京动物园的历史可追溯到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当时取名为"万牲园",是中国公开展览野生动物最早的公园。1955年4月1日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已修 葺一新的公园正式命名为"北京动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