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叔子绿色教育 阳春桃李共和谐:杨叔子院士的“绿色教育观”

2017-07-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科学是立世之基,人文是为人之本."以人为本",既要崇尚科学,更要弘扬人文.■以文化开化人的大脑,升华人性,激活灵性,这就是"绿",这样,才可能达到"君子不器",而"止于至善".阳春桃李共和谐--杨叔子的"绿色教育观"和教育人生■本期人物:杨叔子■院士箴言:如果你在学术上的某些方面不能超过我,你就不是一名好学生.三月的清晨,华中科技大学.此时,正去行政楼上班的杨叔子院士被一位年轻人远远地追赶着.在一棵高大的

■科学是立世之基,人文是为人之本。“以人为本”,既要崇尚科学,更要弘扬人文。

■以文化开化人的大脑,升华人性,激活灵性,这就是“绿”,这样,才可能达到“君子不器”,而“止于至善”。

阳春桃李共和谐

——杨叔子的“绿色教育观”和教育人生

■本期人物:杨叔子

■院士箴言:如果你在学术上的某些方面不能超过我,你就不是一名好学生。

三月的清晨,华中科技大学。此时,正去行政楼上班的杨叔子院士被一位年轻人远远地追赶着。在一棵高大的香樟树下,年轻人终于停住了步伐,握着杨院士的手激动地说:“谢谢您,杨院士!”

“您为何要谢我呀?”

年轻人连忙从书包里拿出一摞笔记本给杨院士看,颇感自豪地补充道:“我是您倡导的‘绿色教育’的受益者。我已经与一家高科技企业签约啦,许多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与我一起竞争这个岗位。面试的时候我考得最好。别人不解地问我,学工的怎么懂得这么多?我说,是听人文讲座得来的。大学四年,咱们学校举行的人文讲座我几乎全都听了,总共差不多500场。您看,这是我做的笔记……”

这个笔记本的扉页上写着一段话:“‘绿’字,象征着一种文化与文明。‘绿色’象征着春天,象征着生命,象征着前途无量的教育事业。‘绿色教育’,既是现代教育的目标,又是教育的内容与方法,而其思想与观念的核心,就是素质教育。”

“人文风暴”佐证千篇

“喜事正盈园,沃土良田,何须击鼓又鸣鞭!入夜无声凝十载,佐证千篇。种播瑜湖边,德共才兼,莘莘学子满日间。际会风云来日是,大树参天。”

这首《浪淘沙》是为纪念该校推行文化素质教育10周年而填,杨叔子院士做的题为《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文化哲理的凝现》的华中科技大学第1000期人文讲座便是从这首词开始的。听众的心,立即被浓浓的诗意和奔放的激情点燃。

这一天是2004年11月15日,一个普通的日子和平常的夜晚。然而一位德高望重的主讲人及他高尚情怀和美丽思想,让平静的校园平地刮起了一场“人文风暴”。

教室已被挤得水泄不通了!

那天晚上的人文讲座7点开讲,提前半个小时到来的同学已经“晚了”,他们只能站在走廊里。人文讲座专用阶梯教室已“站无虚席”,容纳300多人的空间,已挤满了近600人!

杨院士提前20分钟到达,他对时间的概念总是超前的。他好不容易才从欢呼雀跃的人群中挤出一道缝,学子们把他拥上讲台。面对如此盛情的学子,如此火爆的场面,杨院士朝着听众向左中右三个方向深深地鞠了三个躬,并当即表示:“再加一场,明晚再讲,以满足无法进来听讲的同学。”无法进入教室的同学一直站在窗外的窗台上,全神贯注地听报告,完全忘却了初冬的寒冷。

杨院士从中华文化哲理的整体观、变化观与本质观,中华文化哲理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中华民族精神及其核心,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交融四个方面,激情四溢地为大家讲了两个半小时,其中的精彩论述,比比皆是——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民族主要是一个文化概念而非基因概念,一个没有自己文化的民族,不是一个真正的民族,而是一个种族。”

“中华文化价值观的核心是,国家重于家庭,家庭重于个人。爱国首先是爱民。人的一生,应是属于人民,为了人民,相信人民,依靠人民……”

讲座结束后,热情的同学们围着要杨院士签名,还要送他回家。在路上,一位身穿白色风衣的女生告诉杨院士:“我是中南大学的,特地从长沙坐火车赶来,听您的人文讲座真有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人文讲座催生“人文风暴”,“人文风暴”又“化雨浥名园”。

人文精神是真、善、美三者的和谐统一,人文文化是道德和责任感的基础。不少学生听了讲座后表示:“给我强烈心灵震撼的是,抗战时期杨院士举家逃难。他父亲说:‘我们是中国人,是炎黄子孙,我们绝不做亡国奴,不做日本顺民。如果日本鬼子追上我们,我们全家自杀,投河自杀!’这样的民族气节,这样的爱国精神,怎不震撼人心?怎不催人醒悟?做人要做这样的人!”

心与心的交流,灵魂与灵魂的碰撞,激起波澜壮阔的人文大潮。杨叔子的每场演讲,之所以能打动人心、大受欢迎,不仅是凭知识、智慧与口才,更重要的是从心灵深处流露出来的爱国精神,从情感中焕发出的人格魅力。

素质教育 绿满天涯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就是落后,一打就垮,痛苦受人宰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民族精神,没有人文文化,就会异化,不打自垮,甘愿受人奴役。”

这段广为传诵的名言,是杨叔子院士从事教育事业半个世纪以来的思想结晶。他的教育思想在不断发展着。1994年,他任校长时,学校在全国理工科高校中率先举起人文素质教育大旗;1995年,学校规定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在校期间必须通过学校组织的“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否则不予颁发学位证书;从1998年开始,他的博士生要会背《老子》;1999年开始,还要加背《论语》前6至7篇,否则就不能参加博士论文答辩;上世纪90年代末,首创理工科大学中华诗词创作班,倡导让中华诗词走进大学校园、走进中小学、走进幼儿园、走进千家万户;2000年,提出“绿色教育”理念。

育人,是以人为本,以育为法

1997年4月,时任校长的杨叔子院士指出,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弊端主要体现为“五重五轻”: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归根结底就是重功利,轻素质,即重今天立竿见影的功利,而轻长远起根本作用的人的素质。

他认为,“以人为本”,既要崇尚科学,更要弘扬人文。科学是立世之基,人文是为人之本。科技成果能否被正确应用不仅仅取决于科技本身,更多地取决于科学与人文如何结合,取决于科技研究者的思想、感情、精神世界。文化素质教育的中心在于融文化所包涵的知识、思维、方法、原则、精神教育于一体,大力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高度重视实践教育。

2007年2月7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校园文化活动研讨会”上,杨院士作了题为《校园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报告,再次呼吁: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五个“定要”与五个“更要”。“定要精于科学,更要精于人学;定要精于电脑,更要精于人脑;定要精于网情,更要精于人情;定要精于商品,更要精于人品;定要精于灵性,更要精于人性。

”他指出,在校园文化中推进和谐文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深化素质教育和作为其基础的文化素质教育。

他一再强调:我们的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是为了提高国民素质,而非只训练技能。“育人”是以人为本,以育为法。“制器”是以器为本,以制为法。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将教育的对象如实地看成是“人”,有人性、有灵性的人,有丰富的情感、复杂的思维、独特的精神境界的人;所谓以育为法,就是针对“人”所遵循的指导思想、所采用的实施方法,是在充分尊重“人”的内在因素、调动“人”的内在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基础上,与外在环境相结合,以文化正确开化人的大脑,升华人性,激活灵性,这就是“绿”。

这样,才可能达到“君子不器”,而“止于至善”。

爱因斯坦说过:“一流人物对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更大。”杨叔子倡导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刻意义就在于此。

华中科技大学十几年来积极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其深远意义和社会影响得到了校内外的广泛好评。有媒体认为,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代表的一批高校,在探索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已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之路。该校认为,教育部的直接关怀和清华、北大的主动探索,以及一批高校的积极参与,对其开展文化素质教育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诗酬岁月 魂系中华

杨叔子院士从小就饱读古代圣贤之书,对中华诗词更是情有独钟。从1946年写第一首诗起,他保存下来的诗词有500余首。他认为,中华诗词的固有精神源于爱国之心,民族之根,创新之魂。“诗言志,歌咏言。”纵观中华诗词的发展,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莫不强有力地显示:诗既与歌或以唱以吟,或以载歌载舞而紧密相联系,又靠其本身特性或以琅琅上口之声,或以赏心悦目之形而与时俱进、独立发展。

一首流传民间经久不衰的好歌,体现着一种感情、一种境界、一种追求、一种精神,影响深远。

中华诗词体现着中华民族生生不已、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这种精神正是我国优秀传统的时代体现,是我们的民族文化教育、诗教所应塑造的现代的民族精神。

一段佳话传两岸:“本是根生同一处,梦也团圆”

“峡浪接云天,逝水流年,悲欢离合几多篇?!本是根生同一处,梦也团圆!

举酒醉华筵,情意绵绵,心心相印永相连。要领风骚新世纪,愿我黄炎。”

这首《浪淘沙》的词填于1996年1月11日的台南,词的开头有一段小序:“应成功大学邀请,随团赴台参加‘海峡两岸高等教育现况学术研讨会’,1月9日抵台南,蒙主人盛情相待,有感。”杨叔子院士写出这首脍炙人口的词还有两个直接原因:

他说:“其一,大陆去的10所大学有9所都是工科、医科大学,只有一所综合性大学,而校长又是学数学的,这样10位校长都是理工科的。我当时就担心台湾同胞怎样看大陆大学的人文文化和民族文化。其二,是由台湾同胞对我们血浓于水的事情与感情引起的。”

在抵台后第三天成功大学举行的座谈会上,杨叔子院士发言时即席填了这首词。没想到此诗一出,台湾报纸纷纷登载,其中有报纸用“本是根生同一处,梦也团圆”作为标题,副题是“大陆10所大学校长访台”,报道中还刊登了词的全文。

1998年的中秋之夜,月如银盘。来自两岸三地、新加坡、日本近200名华人诗人学者,出席了在该校举行的“全国第12届中华诗词研讨会”。中秋之夜举办的“中华诗词吟唱晚会”上,《浪淘沙·峡浪接云天》一词由该校沈建军教授以昆曲为基调配曲,由女学生领唱。在悠扬、婉转、极富民族风格、极富人间真情的旋律中,“本是根生同一处,梦也团圆!”将观众的心融在了一起,几乎所有到会的港澳台诗人边看边流眼泪。

一语惊动万人心:“让中华诗词大步走进校园”

1998年8月,在乌鲁木齐举行的全国第十一届中华诗词研讨会上,杨叔子院士的一篇论文《让中华诗词大步走进大学校园》,震惊四座,发人深省,强烈的共鸣使大会原定研讨边塞诗的主题,变成了研讨诗词进校园,因为中华诗词太需要接班人了,而校园是最广阔的沃土。

之后,《中华诗词》(1998年第5期)首篇刊登了杨院士的这篇论文,并加了编者按。按语盛赞:“文章打破了科技与文艺的壁垒,论证了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的作用,指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大都热爱文艺这一发人深省的事实。”是一篇“令人心情振奋、耳目为之一新”的重要诗论。

杨叔子认为,开办中华诗词创作班的目的,就是为了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为了培养科学与人文相融合、具有全面素质的一代新人。学校强调,学生要把学习中华诗词上升到更高的境界,要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希望有更多的青年热爱传统文化,热爱民族瑰宝——中华诗词。

该校的“瑜珈诗社”、“夏雨诗社”空前活跃,各种类型的诗会五彩缤纷;读吟诵唱,轰轰烈烈;鸿儒焕发了青春,学子增长了智慧。与之相应,“京剧社”、“书法社”、“国画班”常年开课,并开展人文文化活动,营造了浓厚的人文教育氛围,使学子们在审美、创新、做人和爱国的“绿色”中成长。

杨院士积极倡导的让中华诗词进校园,在中华诗词学会领导的大力支持与推动下,已见成效,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他还又呼吁让中华诗词这只“春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愿中华诗教“万紫千红总是春”。

历尽天华 万事艰辛

2003年9月5日,是杨叔子院士的70大寿。为国家的科学与教育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他,谢绝了学校有关方面准备为他祝寿的好意。他说:“上有比我年纪大的老教授、老领导,饮水要思源,数典不忘祖,知恩须图报,现在还远轮不到我!”这天,他还是像往常一样地工作,和他一样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夫人徐辉碧教授送给他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八个字:“工作第一,他人第一”。这句话高度概括了杨院士的奉献精神。

杨院士是个大忙人,今年74岁的他对人笑称自己只有37“公岁”。的确,他有一颗年轻的心,还有让年轻人都望尘莫及的干劲;他从来没有节假日的概念——教学、科研、学习、写作就像空气似的时刻不离身。他现在还承担教学研究任务,参加本科的有关教学工作,指导一批博士生,争取有关重大科研项目,为开展科研出谋划策。

学问朝朝做,文章页页加

不断创新、一心迷在事业上的他,在富有创新氛围的机械学院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1991年,成为该校第一位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

杨院士在一次人文讲座中告诉大学生们:“我为什么能够在1980年破格升为教授、1991年当选为院士呢?除了环境、机遇以及老师与同事大力支持外,就是我理想崇高,长期勤奋,敢于开拓,善于总结,致力于机械工程前沿领域的交叉研究,有所创新,有所贡献。”

1980年,他被破格晋升为教授,第二年学校派他去美国做访问学者。在美国住了一年,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学问朝朝做,文章页页加”,几乎没有去任何地方旅游。异国风光吸引不了这位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学者,使他兴奋、着迷的,是美国前沿的科技世界。

回国时,杨叔子连纽约、洛杉矶、旧金山的风光照片都没带回一张,却带回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与美籍华人教授吴贤铭先生合作的《时序分析及其工程应用》

讲义,并立即为研究生系统地讲授了这门新兴学科。在我国时间序列工程应用研究成果中,杨叔子及其团队也作出了重要贡献。国际著名时序分析学科专家Robinson教授,对我国时间序列研究曾有过高度的评价:“中国正在把它(时序分析)天才地应用到不同领域,以利于人民生活的提高,同时也为其他国家的同行提出了新的方法,这将带来深远的国际影响。”

1984年底,杨叔子与师汉民教授以及他们的同事接下了一项世界难题——“钢丝绳断丝在线定量检测”,要求用仪器自动检测出钢丝绳一个捻距内断了多少根丝。断丝定量检测是一个世界难题。一百多年来,世界上对钢丝绳的检测一直是人工目测评估的老办法,进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发达国家也只能用仪器作断丝定性检测,这极易造成事故和浪费。

杨叔子、师汉民带领同事和学生们日夜攻关,除了春节三天,每天都干到半夜。仅用一年时间,他们成功了:钢丝绳一通过传感器,计算机屏幕上立即显示出:距离测量起点多远处断了多少根丝,共计断了多少根丝,最危险区在什么地方。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测量装置均研制成功。性能不仅不比国外产品逊色,有的性能国外还达不到。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面对卓越的成就,杨叔子总是引用韩愈《晚春》的诗句来比喻自己:“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他真诚地说:“成果是集体努力、长期积累的结果,荣誉应该属于集体,我个人是渺小的。”

其身正,不令而行

杨院士认为,教师最大的幸福是培育好学生,他鼓励“学生要超过老师”,他说:“学生不超过老师,后人不超过前人,社会怎么进步”。

他对青年人的爱护是从严格要求开始的。他对学生说:“如果你在学术上的某些方面不能超过我,你就不是一名好学生;如果你不能对我所讲的问题和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或对我的研究不能有所创新的话,也不是一名好学生;如果你做的工作,我一眼能看到底,我想你做的这个工作也就没多大价值。

”就是这样,有一次,他给研究生讲课,有位研究生当场指出他有一处讲错了,他立即表扬了这位学生,还给这位学生成绩加了5分。他喜欢这样的学生。

每逢一位新教师开课,杨叔子总是把自己几十年教学积累下来的经验耐心地传授给他们,再忙也要去听课。他认为,教学应是教学相长,讲课应是师生互动。他任校长时,只要在校,每周就下班级听一个上午的课。

他当学术带头人,总是注意发挥青年人的业务专长,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一到有大课题和科研项目,就与大家商量,让他们有选择、参与的机会,并把大部分任务分给青年人去承担;为青年人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创造良好的环境。

“公开承认别人的劳动,尊重别人的劳动,时刻替别人着想”,这是他与他的梯队一直坚持的不成文的三条标准。杨叔子的学生和同事们由衷地说:“多少年来,杨院士工作做得最多,奖金拿得最少,成果、论文、专利署名他争着往后排或干脆不排。杨先生最令人敬重的是他的人格魅力。”他始终信奉孔子的一句名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细节中传递着人格魅力。杨院士每次在办公室接待来访的客人时,无论对方年龄大小、职位高低,一概让座——把沙发让给来访者,自己搬个硬凳子坐在客人的对面。在推让之中他说:“我习惯了这样。”几乎所有的来人都被这个细节、这个习惯所感动。

一位学生在文章中写道:“当某些大腕学会了摆谱,得势者习惯了被簇拥,而今天我所感受到的只是一份朴素。他那短短的两声感谢,起身双手接茶的细节,体现的是一种大德,被折服的是我的心。但愿那种涵养伴随着阅历渗入心扉,守着那份通达宁静,我们可以登得更高。”

杨叔子:

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现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共十五大、十六大代表,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省科协副主席,湖北省高级专家协会会长。先后受聘为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三十余所高校兼职教授、顾问教授、名誉教授。

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几十年来,杨叔子立足于机械工程领域,把机械工程同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紧密结合,致力于同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新兴技术领域交叉的研究与教学,特别是在先进制造技术、设备诊断、信号处理、无损检测新技术、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的应用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

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省部级科技奖20项,专利5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五百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2种。获国家级、省部级教学、图书重要奖励13项。指导的研究生中,已有百余人获博士学位。

倡导在全国高等教育中特别是在理工科教育中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应邀在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兰州大学等国内百余所院校与有关单位举办人文讲座两百余场,吸引了二十余万人次的听众。由他任编委会主任、汇集国内高校人文讲座精品的《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一书,已发行数十万册。发表有关教育方面的论文近百篇。(曹素华 孙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