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西滢的评价 无锡文化界人士表示 应客观评价陈西滢

2017-05-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看到12月3日的<痛惜!陈西滢夫妇墓几成荒冢>一文后,无锡很多文化界人士颇有感触.梁溪书友的朱中伟老先生还热心发来陈源夫妇的女儿陈小滢22年前写给无锡历史名人传编写小组的一封信.从信中可以发现,22年前的1988年,无锡在编写吴地名人传记时,曾致信陈小滢女士,请她撰写陈源先生的传记.看来,无锡有关方面早有重新评价陈源先生的意图,只是22年过去了,进展太慢了.朱中伟介绍,今年初他就和江南大学的庄若江教授专门讨论过陈源夫妇,双方都认为应重新评价陈源.凌叔华夫妇.他说,大凡知道陈西滢这个名字者,多是

看到12月3日的《痛惜!陈西滢夫妇墓几成荒冢》一文后,无锡很多文化界人士颇有感触。梁溪书友的朱中伟老先生还热心发来陈源夫妇的女儿陈小滢22年前写给无锡历史名人传编写小组的一封信。从信中可以发现,22年前的1988年,无锡在编写吴地名人传记时,曾致信陈小滢女士,请她撰写陈源先生的传记。看来,无锡有关方面早有重新评价陈源先生的意图,只是22年过去了,进展太慢了。

朱中伟介绍,今年初他就和江南大学的庄若江教授专门讨论过陈源夫妇,双方都认为应重新评价陈源、凌叔华夫妇。他说,大凡知道陈西滢这个名字者,多是因为他和鲁迅打过笔仗并被鲁迅骂过。按国人惯常的理解,和好人打架的肯定是坏人。

于是,解放后相关出版物包括中学教科书里都把他视为反动文人,这便是陈西滢“名气”的由来。事实上,留学西方的经历使陈西滢习惯了英国文化的理智和有序,对中国的一切都带着几分偏见。他对中国人的劣根性十分不满,却又同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有质的区别。

当年他字里行间那种理智的态度和傲慢的神情,缺少了和时代相呼应的热度,让人很难接受。所以,陈西滢与鲁迅的学术争论,无论从结局上还是道义上,他都失败了,“失败得让人难以同情”。

对此观点,庄若江教授也赞同。她认为,陈西滢是一位杰出的吴地才子,新时期以前,他在文学史里一直是被歪曲的人物,不仅仅因为他在北大时与鲁迅有过笔仗,还因为他的西方教育和国民党官员的背景。他著述颇多,学养很好,是《现代评论》的主力写手,但是否够格列入现代四大散文家,台港方面也只是一家之言。不过无论如何,陈西滢都是一个才子。可惜的是,几乎没什么人研究他。

在陈小滢1988年5月15日写给无锡历史名人传编写小组的信中,记者读到了“来信关于要求我撰写先父陈源先生的传记,我感到无限感激和欣慰”“一直很希望他的名字可以在无锡重新被人纪念。去年无锡日报总编尤先生访英,谈到有意将他生平列入市志……我十分感动”等字样。陈小滢还在信中表示:“我是苏格兰中国友协公共关系主任,所以有机会常回国,但一直没有机会去无锡,希望今秋能去。”

  看了记者12月3日的报道后,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刘桂秋教授表示,鲁迅先生一生骂过很多人,经过这么多年后,在评价类似陈西滢这样的人时,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其学术和创作上的成就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林洁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