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伟合《英语口译教程》学习指南
仲伟合,1966年出生,江苏赣榆人,现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院长,高级翻译学院院长、教授等职务。仲伟合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翻译学研究、口译理论与口译教学研究。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涉足英汉口笔译实践、教学与理论研究工作。
他长期致力于翻译学科建设,由其首倡并积极推动的翻译本科专业学位于2006年设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于2007 年设立,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他本人分别担任全国翻译专业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和全国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助组组长,在探索建立完善的翻译专业教育体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他长期致力于口译人才培养教育和研究工作并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对提高我国口译教育和研究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教程主编,负责教程的整体设计、口译技能分解设计及全书的统筹、增补与统稿工作,并承担了本教程第一、二、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单元的编写工作。
1 人物简介
仲伟合,曾先后在南京师范大学、英国Westminster(西敏斯特)大学、英国Warwick(华威)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攻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获英语语言文学学士、硕士、口笔译学硕士、英语语言文学(翻译学)博士学位。广东省第四批高层次管理人才出国进修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成员、英国华威大学荣誉研究员。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第三届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 人物履历
2010年4月起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院长,高级翻译学院创院院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等职务。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翻译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英语专家委员会委员(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全国外语翻译等级证书考试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广东省翻译协会副会长、广州翻译协会、广州科技翻译协会副理事长、广州外事翻译协会副会长、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教材工作委员会理事长、广东省青年科学家协会副会长、广东省第九届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广州市第十、十一届青年联合会副主席等职务。
3 学术成就
仲伟合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翻译学研究、口译理论与口译教学研究。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涉足英汉口笔译实践、教学与理论研究工作。开设本科生、研究生英汉交替传译、同声传译、翻译理论等课程。为省内外大型国际会议担任首席同声传译员数百余次,其中包括:中国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科技论坛”、广东省经济发展国际咨询会、联合国多个组织的会议。曾为多位国家、省市领导人及外国国家元首、政商要人等担任口译工作,是国内知名口译研究专家。仲伟合教授的主要成果有在《中国翻译》、Translation Journal、《外语与外语教学》等学术期刊发表《口译教学刍议》、《口译训练:模式、内容、方法》、《英汉同声传译技巧与训练》、Memory Training in Interpreting、《译员知识结构与口译课程设置》、Coping Tactics of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专业口译教学的原则与方法》等口译研究系列论文及翻译学研究论文50余篇,出版教材、论(译)著、词典等9部。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有“计算机辅助口笔译(CATIS)教学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横向课题)、“双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教育部“十五”规划国家级重点教材项目《英语口译教程》、教育部“十一五”规划国家级重点教材项目《英语口译基础教程》、《英语同声传译教程》等。
4 所获荣誉
2000年度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优秀青年教师奖”、2001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及奖章、2003年当选广东省杰出留学回国青年创业之星、2004年广州市科委杰出贡献奖、2005年获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获第七届“广东青年‘五四’奖章”、2006年被评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首届教学名师。2007年主持的“英语口译(课程系列)”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8年获第三届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5 人物事迹
教书育人、师之典范
仲伟合师德高尚,是学生公认的优秀教师。多年来,他一直从事英语语言文化学院本科生、研究生专业核心课的教学工作,坚持素质教育的思想,在教学中,不断创新,不断改革,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深受广大学生喜爱。他是广外“翻译系”的创办人之一。同时,他还是广外第一位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英汉同声传译课的教师。他作为主要任课教师,所开设的“英语口译”课被评为广东省优秀课程及广东省精品课程。由于出色的教学工作,他先后被评为校优秀教师、“南粤教坛新秀”、广东省优秀教师,2000年获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七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教学类),200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03年成为广外最年轻的教授。
勇于创新、成果丰硕
仲伟合积极推动学校教学改革,为广外的口、笔译教学改革作出很大贡献。他所提出的“语言 翻译技能 知识习得”训练模式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较高评价。他独创的“三角对话”、“学生自助式模拟国际会议口译”等口译教学方法,深受学生好评。仲伟合科研成果丰硕,主持包括国家级“十五”规划重点教材项目在内的多项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教材3部,译著近百万字,出版论著3部。他在《口译教学刍议》、《口译理论概谈》等口译研究系列论文中所提出的“口译训练模式”、“口译技能训练”已被广泛应用和推广。《口译教学刍议》一文还被美国柯尔比(Colby)科学技术信息中心评为优秀科学论文。仲伟合作为广外“翻译学”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在翻译学研究领域也颇有建树。他主持完成的教学成果《专业口译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发挥特长、服务社会
仲伟合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推动广东省和广州市的对外交流作出了贡献。他多次在国内、省内的大型国际会议上为国家、省市领导担任首席同声翻译工作,是广东省省长第一、二届“洋顾问”咨询会及第一、二届中国高交会等大型会议的首席同声译员,是英国副首相及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访华期间全程译员。此外,仲伟合还担任广州竞评“国际花园城市”的演讲人及首席答辩人,为广州市成功评为“国际花园城市”立下汗马功劳;担任英文申报文本撰稿人之一,助广州夺得“联合国人居奖”;担任广州申亚陈述报告会的首席翻译及文献资料的译审等工作,为广州成功申亚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出色工作得到了省市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赏和好评。
九段翻译、上帝帮忙
关于仲伟合的厉害,在翻译界流传着一个真实的笑话。在广州某次举行的国际会议上,几个与会者惊奇地互相询问,“今天的电脑设备怎么这么先进?一按按钮,不同的语言就从同声传译器中出来了,而且和上面的发言一样快?”他们啧啧称赞着,全不知其实他们从耳塞里听到的只是仲伟合的声音。在会场后面的一个小工作间里,仲伟合飞快地用英文翻译着发言人的讲话,他的翻译几乎和发言者同时到达听众的耳朵。
这也是被称为“九段翻译”的仲伟合的一次简单任务。有人形容,一个好的同声传译者就像是上帝在帮他翻译。虽然这话有点夸张,但也说明了同传在翻译界的地位。“同声传译”被誉为翻译的最高境界,与“交替翻译”在发言者讲完之后才进行翻译不同的是,“同声传译者”就像与发言人同时动嘴一般,两者的声音如果不仔细分辨,是分不出谁先到听众耳朵的,而且其中的误差不超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