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为何家会伤人 读武志红《为何家会伤人》有感

2017-12-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今年过年回家路上,带上了武志红老师的<为何家会伤人>,断断续续的读了很久,终于读完了,感慨良多.      武志红老师在升级版序言中说,这是一本"温柔的书,也是一本有用的书",我很认同,至少我觉得这本书对我自己来说很温柔也很有用.     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第二部分: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第三部分: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第四部分:中国式家庭. 在第一部分中,作者以现代人的爱情观出发,抛出了"每次分手都是心灵修复&q

        今年过年回家路上,带上了武志红老师的《为何家会伤人》,断断续续的读了很久,终于读完了,感慨良多。      武志红老师在升级版序言中说,这是一本“温柔的书,也是一本有用的书”,我很认同,至少我觉得这本书对我自己来说很温柔也很有用。

     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第二部分: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第三部分: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第四部分:中国式家庭。 在第一部分中,作者以现代人的爱情观出发,抛出了“每次分手都是心灵修复”这个话题。

作者认为,恋爱是一种特殊的选择,目的就是为了修正我们童年的错误,而我们选择的恋人,多数时候都是我们选中的理想父母。这里的“理想父母”是相对于我们童年的现实父母而言的。

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恋爱是亲子关系的复制,我们按照理想父母的原型寻找恋人,如果童年幸福,则可能复制幸福,如果童年痛苦,则可能复制痛苦。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如果童年幸福的人,则成年后婚姻幸福的几率会大大提高。

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从童年开始就拥有幸福感呢?答案只有一个:在原生家庭中,夫妻关系必须放在第一位,夫妻相爱,才是一切美好的源泉。      在现代中国家庭中,很多关系其实都跨越了夫妻关系成为家庭中最重要的关系,比如亲子关系和婆媳关系。

但纵观这两种关系为何会排在夫妻关系之前,那是因为丈夫在自己原生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占了主导地位,在新家庭中很难脱离以前的亲子关系,他和母亲的关系无法正常化,在心理上更偏向于对父母的顺从和愚孝,于是导致妻子内心严重失衡,和婆婆的关系恶化。

由于内心寂寞,只能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孩子身上,所以这个家庭又陷入了亲自关系大于夫妻关系的恶性循环中去。

这个恶性循环的结果就是:妻子一心想从孩子身上找到爱、控制感和成就感,但孩子的天性就是寻找自我,于是长期的压抑导致各种心里问题。在与儿子不断的控制与反控制“斗争”中,越来越觉得力不从心,顿生生无可恋的情绪。

于是,悲切的妻子像溺水者一样,想要抓到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更加拼命的想去控制孩子,孩子则越来越反叛。而这些关系又波及到夫妻关系中,导致夫妻关系继续恶化,而孩子在恶劣的环境中更加叛逆,如此循环。

     在这种不良的夫妻关系中,丈夫扮演了极度“配合”的角色。妻子想控制自己,他开始反抗,于是妻子将孩子作为自己的外援,丈夫则乐于看到这种情况,他像丢掉了拖油瓶一样,把孩子推向母亲这边,自己乐的逍遥快活。

而妻子看到了丈夫的冷漠,对孩子的控制欲望变本加厉。如果孩子企图挣脱控制,大部分的母亲都会用自己所受的苦难去“感动”孩子,迫使孩子“听话”,这样的结果是孩子可能很听话,成绩也很好,但是他已经失去了作为人的活力:心理扭曲、思想变态、不善交际、活的拧巴…      如果新家庭中的孩子是女孩,那么她可能遭受到无限的冷遇,终日活在自责与愧疚中,她身上背负了“家里之所以这样都是我的错”这样的思想包袱。

她要么反叛,要么隐藏自己的真自我,像个奴才一样学会了察言观色,以他人为自我评价中心,做事畏首畏尾,极度自卑与怯懦。

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遭受婚姻不幸的几率远远超出正常水平。      在第一部分中,作者想要迫切的告诉读者:要成为一个好父母,给孩子好的未来,就要先处理好夫妻间的关系,做到夫妻在对方心目中永远排在第一的位置,这样家庭关系才能理顺,就不会存在或者婆媳矛盾很少,将来也不会出现孩子叛逆,同性恋等等问题。

     第二部分主要讲分离。

作者认为,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一天天在长大,会从一个完全依赖父母的小肉球,变成一个有思想的成年人。这个过程虽然充满了矛盾和曲折,但终有一天会发生。

而父母,在孩子幼儿期,应给与充足的爱,等到孩子有自我意识后,应该在适当的时候放手,这才是真的爱孩子。      作者认为,对于孩子来说,在他的婴儿期,无论如何对他好都不为过,在他眼中,妈妈是他的一面镜子,妈妈注视着婴儿,婴儿从妈妈这面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存在。

如果妈妈真心对他,那么母子之间就会产生共鸣。如果妈妈很少给孩子关注,那么长大后的孩子就会对别人的反应极度在意,这就是“看见”的意义所在。

很多人极度敏感,极度脆弱,这不是他自己的错,只是因为幼年很少被关注,被看见。而那些幼年得到很多很多爱的孩子,在成年后更容易独立、有主见、做事果敢,更容易成功。

     “成为你自己”,这是做父母最应该做的一件事情。父母不是孩子的答案,父母的职责只是用爱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至于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

在现实中,有太多父母喜欢给孩子做选择,小到买哪件衣服,大到该读哪所学校学哪个专业或者和什么样的人建立家庭。他们一件件的替孩子做决定,还打着爱的旗号,剥夺了孩子的选择权,但是,人生就是由一个个的选择组成,没有选择权,生命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至于关于分离这个主题,是作者在多个案例解析抛砖之后引出来的“玉”。

人们从呱呱坠地,到一步步离开家,建立自己的生活圈子,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分离的过程,是生命中不可避免的。拒绝分离,就等于拒绝成长。作者的观点切中要害。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最容易拒绝成长与分离的,便是父母。

      很多父母从孩子降生后,将所有的注意力放在了孩子身上,不自主的将孩子看做自己的物品,不断通过控制、胁迫、道德绑架来限制孩子,其实只是因为自己无法正视与孩子的分离,不愿成长。

他们的生活失去了自我,他们害怕失去孩子的爱、牵挂与尊重,于是想出各种方法束缚孩子,他们以为这就是爱,其实他们是假借爱的名义,来满足内在自我。在这部分,作者主要分析了现在社会一些孩子的通病,比如溺爱、青春期的叛逆等问题,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所谓的溺爱,只是父母将来自当做了一个客体,将自己的内在投射在孩子身上,比如自己童年没有得到或者想得到的东西,就使劲强加在孩子身上。

看不得孩子受苦,其实是自己童年太苦了,所以想借由孩子来满足自己的内心。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挫折商都很低,生活稍有不顺就会做出自杀、自残或者其他可怕举动。而那些叛逆和所谓的“不孝顺”,则是孩子对父母的强制管制的本能反抗。

青春期的孩子本身就处在一种自我意识猛烈复苏、不断找寻在我的过程中,而父母的强行介入,则打乱了这种格局,所以他们势必会做出反击。另外,对于在他们成长中由于父母的失误,导致孩子内在的伤害,也会在青春期首先暴露出来,比如有的孩子特别贪恋物质,其实是爱的缺失,他们需要用对物质的占有来证明父母是爱自己的。

这些问题,其实都是父母的问题,但是大多数父母只看到了倔强、反叛的孩子,却没有看到自己的问题。

他们缩在自己的世界中,画地为牢,却希望自己的“教育”能够帮孩子“成功”,这是多么让人无语的事情啊。      在第二部分中,作者一再强调的是:分离是人生的必修课,父母必须将孩子和自己的生活剥离,给孩子空间,也给自己空间。

另外,成长不仅仅是孩子需要做的,父母也必须修心,随时保持个性独立思维开阔,陪孩子一起成长。      第三部分讲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

这部分的内容实例较多,但主题只有一个:请父母管好自己,不要将自己的问题归结到孩子身上。      现代社会节奏快,导致父母的压力很大,很多父母在社会上力不从心,自己整天诚惶诚恐,充满了不稳定性,安全感极差,不自主的这种焦虑会蔓延到孩子身上,最重要的表现就是给孩子压力。

他们认为,我已经这么辛苦了,还活的这么不顺心,所以你必须更努力,将来才会有更好的生活。

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这种高压只会毁了孩子。       作者列举了很多例子,比如很多孩子有网瘾、遇到大考总是考砸、高中读了十年、出去留学自杀等等,究其原因,只是孩子活的没有自我,总是在做父母安排的事情,没有自己的空间,整个人都是颓废和消极的,而神经却如同一直拉满弓的弦,随时有崩断的危险。

为什么那么多家长热衷于给孩子报各种培优班、补习班和辅导班?为什么那么多孩子精神焦虑惶恐?为什么很多学历高收入高的家庭,孩子却个个“不成器”呢?我们应该反思这个问题。在目前的高节奏社会中,人心本来就容易浮躁,而那些焦虑的父母,首先考虑的不是如何提高自己来减轻自己的焦虑,缓解自己的压力,而是一味地向孩子施压,期待孩子通过努力,将来不要过他们这样的生活。

这完全不是一种正常的思维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又怎么能期待达到好的效果呢?上梁不正下梁歪、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等等成语,都旨在教我们:对于教育,更重要的是用行动带动孩子。

你能想象家里父母天天吵架,而培养出了性格随和乐观开朗的孩子吗?家里父母天天坐在麻将桌上砌长城,孩子会成绩优异性格讨人喜欢吗?所以,焦虑的父母,培养不出淡定坚定的孩子。

何况,在重压下呢。       第三部分的内容,可能更容易外化为各种案例,只是很多父母不知道如何正确的去解决。

其实方法很简单:请先化解自己的焦虑。工作不顺心,那就努力提高业务能力。人际交往不顺心,就多学习如何和人相处。这样,父母自己不焦虑,不用将这种不良情绪传染给孩子,孩子成长环境轻松,就更容易成长为开朗大方的孩子。

      第四部分讲中国式家庭。在这部分中,主要探讨了我们如何被“看见”、如何活出自我以及中国家庭的特点。

      我们存在于世上,有一种被“看见”的心理需求,这种看见不是指一般的看见,而是心灵的看见。

中国人不善于表达情感,但是我们最缺乏的就是情感的表达。我们需要对我们爱的人说“我爱你”,对受伤害的人说“我对你的遭遇感同身受”,类似这种。我们需要直面我们的真自我,然后唤醒沉睡的生命活力。

      在现实中,我们的感受经常被扭曲。无论是忽视、双重矛盾或者僵尸化,都导致了一种不存在感。因为没有被爱照见过,所以内心一片黑暗。

缺少这种存在性安全感,就会总觉得没有人爱自己,没有人会在意自己,但是自己还是那么需要爱,这种矛盾的冲突和羞耻感,不知道毁了多少孩子。所以在孩子的成长中,我们都需要一个好妈妈或者一个好的抚养着,这样我们的感受才会不断被碰触被确认,才会形成一个丰盛而灵动的自我,这个自我不会以为别人的看法而改变,不会为别人而活。

      所以,作为父母,最需要 “看见”孩子,从他们的真是需求出发,问问他们需要什么,给他们需要的即可,其他都不要做。

父母要清楚一点: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爱与自由。还要明白一点:我选择,我自由,我存在。       在本书的最后,作者论述了中国家庭中的轮回链条和关于爱的六个谎言。

      关于中国家庭中的轮回链条,其实就是:找个能给安全感的人结婚,这个人有财力有实力,可以维持稳定的物质生活,但至于有没有爱,则并不重要。

婚后妻子缺少爱,便去控制丈夫,丈夫反控制,以小三、工作或其他女人为精神寄托,妻子更觉得孤独,于是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

孩子反抗,丈夫逃离,婆媳关系紧张,家庭关系水深火热。孩子长大后,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有的孩子会选择治疗,有的则继续上一辈的生活模式。被治疗的孩子,可能家庭会很幸福,但是一辈子也无法摆脱童年的阴影。

而继续上一辈生活方式的孩子,家庭关系和婆媳关系又出现了问题,导致家庭的悲剧一步步上演。这就是个永远无法终结的恶性循环,于是造就了一大批社会问题。 作者阐述的关于爱的六个谎言为:一、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二、我爱你,所以你要听我的;三、我爱你,所以我们不分离;四、婆媳关系;五、嫉妒;六、爱,是为了幸福和快乐。

在这六个谎言中,我个人认为只有一个问题: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没有自我进步。

如果一个人在家庭中,父母爱自己的老公或老婆,亲子关系自然退居二线,孩子不会受到束缚,自由成长,就不会出现叛逆;爱老公或者老婆,夫妻关系放在第一位,就不会出现婆媳矛盾和其他由爱而生的嫉妒;又由于爱老婆或者老婆,则愿意和TA一起享受平淡的生活,生死契阔与子成说,不用追求自然家庭稳定美满。

      纵观全书,我只有一个感受:养育孩子是那么不容易,这种不容易,不是物质的东西,而全部是来自精神层面。

孩子生来是白璧无瑕的,TA不会犯错误,所有的错误都来自父母的教导和教养。你要给TA爱,给TA关怀,给TA自由的灵魂。你自己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与时代同步,做好精神领袖的角色,带领TA开创自己的时代。

这是个艰巨个工程。       以上就是我读完本书的大体感受。

我自己暂时没有孩子,可能有些方面会有失偏颇,但是对于中国家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中也深切的感受到了。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提高,进行自我治疗,将原生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所幸的是,我有个好的开始,我的爱人是我爱的人,我的新家庭充满爱。我期待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