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尔康单志敏涉黑 意尔康鞋业总裁单志敏

2017-10-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意尔康鞋业总裁单志敏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

                    意尔康鞋业总裁单志敏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浙江省青田县以出品精美的石雕闻名遐迩,据史载,从明代中叶开始大彰于世,并登上文人雅士之室。青田人以石雕自豪,一首现代诗这样赞美:      ……      青田石      在情思缠绕的世界里      一旦划破一道血口      流出来的      竟是满世界的惊讶      古老的石雕文化,赋予了青田人如山石般坚韧不拔的个性和对产品精益求精的“品牌”意识。

如今青田现代工业文明的一道风景——“意尔康”再一次赢得“满世界的惊讶”!      行走在依水而居、依山而建的青田县城,感受的是一种古朴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的氛围;街道两旁林林总总的制鞋厂,展现的是一幅工业文明画卷,画卷中最精彩之笔则是白底红字或红底白字的“意尔康”。

在县城只要有人问寻“单志敏”,众人皆指“意尔康”。      单志敏:“意尔康”品牌的创始人      意尔康鞋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身价过亿的民营企业家      自曰做鞋谓之“鞋道”      高管们称他为“老牛”      工人们说他是“鞋痴”      初见单志敏,蓬松随意的头发,色彩明亮的衬衣,水磨蓝牛仔裤,粗放豪迈的陆虎越野车,让人联想到太平洋西海岸金色沙滩上的“SUN BOY”(阳光男孩)。

但他的身上却凝聚了放大的“温州精神”——走遍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正是单志敏这种成就人生事业“得道”的理想,“老牛”耕耘的精神,“痴迷”专注的执著,让他在十多年的拼搏中由“北冥之鲲”羽化为“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鹏,并且还将在中国制鞋业中“水击三千里”,以成就“意尔康”建立“民牌”之“名牌”的梦想。

   怀揣三千元,胸装大世界,脚踏“鞋梦”追理想     1984年,17岁的单志敏和两个哥哥带着600元本钱,来到邻村桥头堡,这里是中国最大的纽扣制造地。

兄弟一起肩扛着几大袋纽扣北上河北省掘取他们人生的第一桶金。      单志敏和哥哥们骑着单车,穿行于每一个村庄,叫卖于每一户门口,几年下来他们挣到了3000多元钱。

有了钱,单志敏和哥哥们没有回乡盖房,而是再投入,进入商场销售纽扣。      1988年的春天,单志敏来到江苏淮阴市一家商场,租了间小门面卖纽扣。

创业的艰辛与痛苦,对于任何一个没有任何背景和基业的创业者来说都是一个必须完成的“规定动作”,只是内容和形式不同而已。      摆起3000元本钱的纽扣摊子,生意比走村窜户好得多。

但温州人特有的不满足、不“歇脚”的天性,以及单志敏爱思考、悟性好、做事果断的个性,使他在一年后毅然地撤了纽扣摊,做起了毫不熟悉而且投资更大的销售皮鞋的行当。

      租赁柜台销售皮鞋,单志敏与鞋打起了交道。但他很快发现卖鞋不如做鞋。于是,他又一次否定了自我,把几年来的辛苦积蓄以及家族合资的10多万元投入了创办鞋厂的实业中。

一个22岁年轻人的梦想在山清水秀的青田县温溪边升起。这一抉择使他与皮鞋有了一种“缘”,并且让他进入到了“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痴迷境界。

      1992年5月,“青田康尔特皮鞋厂”诞生了。名为工厂,实际上全部家底只有一台手工压机、三台缝纫机、八把铁锤。加工场是个租借的民房。

单志敏带领十余个纯正的农民,在年轻的激情和事业的梦想中,开始了“鞋道”的航程。      当时,温州地区大大小小的鞋厂总共有20000多家,单志敏刚起步的鞋厂如同温州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