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全珍办公室 开国少将夫人龚全珍 一生致力于乡村教育事业

2018-07-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我很感谢奶奶对我们一家的帮助,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是丰厚的精神帮助."江西省萍乡市实验中学教师彭艳峰,一说到"奶奶",眼睛中就有止不住的兴奋与幸福.这个"奶奶"并不是彭艳峰的亲奶奶,而是龚全珍,开国少将甘祖昌的夫人.她于1957年,跟随丈夫甘祖昌将军来到江西省莲花县坊楼镇沿背村,当老师.做校长.任校外辅导员,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致力于乡村教育事业.可是面对别人的夸赞,龚全珍却总是说"我很惭愧"."没什么"

"我很感谢奶奶对我们一家的帮助,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是丰厚的精神帮助。"江西省萍乡市实验中学教师彭艳峰,一说到"奶奶",眼睛中就有止不住的兴奋与幸福。

这个"奶奶"并不是彭艳峰的亲奶奶,而是龚全珍,开国少将甘祖昌的夫人。她于1957年,跟随丈夫甘祖昌将军来到江西省莲花县坊楼镇沿背村,当老师、做校长、任校外辅导员,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致力于乡村教育事业。可是面对别人的夸赞,龚全珍却总是说"我很惭愧"、"没什么"、"我做得还不够"。

龚全珍办公室 开国少将夫人龚全珍 一生致力于乡村教育事业

近日,记者来到江西萍乡市莲花县,见到了这位衣着朴素,已经90岁高龄但又精神矍铄的老人。她用勤恳教育、捐资助学、坚守信仰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爱与奉献的人生诗篇。然而,面对旁人的夸赞,她却总是说"我很惭愧,我没做什么啊,作为一名老兵、一名党员,我做得还不够。"

龚全珍办公室 开国少将夫人龚全珍 一生致力于乡村教育事业

热爱教育事业 回到农村站上了三尺讲台

龚全珍,1923年出生于山东烟台,毕业于西北大学教育系,来到萍乡莲花县之前,是新疆军区子弟学校的一名教师。

1957年,随甘祖昌将军来到江西省莲花县坊楼镇沿背村,两年之后,就投身于莲花的教育事业。初到莲花县,她被分到坊楼乡九都中学任教,当时这所学校条件很差,但她二话没说就去上班。后来,县文教局想调她到南陂小学当校长,又担心她不愿意。没想到龚全珍哈哈大笑:"只要有书教,能和孩子们在一起,中学小学都一样。"

龚全珍办公室 开国少将夫人龚全珍 一生致力于乡村教育事业

之后,龚全珍高兴地去了南陂小学,吃住在学校,星期六才回趟家,在那里一呆就是13年。以后她又调到离家不远的甘家小学当校长,她还是老作风,坚持吃住在学校,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直至1976年因甘祖昌身体不好,她才回家照顾甘祖昌。

"经常凌晨两三点的时候,龚老师办公室的灯还是亮着的。"龚全珍的老同事朱福海回忆到,龚老师非常关心学生,在坊楼中学教书时,当时班里有个叫严小珊的女同学,表现的状态非常不好,情绪低落、学习不集中、寡言少语,龚老师发现不对劲后,了解到原来小珊家里条件不好,所以很自卑。龚全珍就经常给严小珊做思想工作,并承担她的学杂费,后来,小珊以全班第五名的成绩顺利毕业。

如今,虽然退休多年,龚全珍仍然最喜欢人们称她龚校长。她笑着说,"不是因为带了‘长’,而是因为这个称呼和学校联系在一起。"

心系学生 退休后大量捐资助学

如果说,教书育人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龚全珍退休之后、却仍心系学生,大量捐资助学则让我们感动了。

"即便离休了,龚老师仍积极为孩子们开展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莲花县琴亭小学校长朱荷蓉介绍说,她把孩子们组成校外活动小组,自己担任校外辅导员,有计划地给他们讲红军长征等革命故事。为了让更多的人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她又主动向有关部门提出,到全县中小学巡回讲课。

"她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教书上,是一名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好教师。"龚全珍的老同事朱福海说到,有一次,龚全珍觉得《育人导报》杂志对师生的教与学都非常有帮助,她就连续多年自掏腰包订这本杂志,赠给偏远地区的师生。

彭艳峰,就只这样一位受益于龚全珍资助的孩子之一。

结识龚奶奶是在1995年,当时彭艳峰是组织的幸福学习小组成员之一,除了辅导孩子们学习,开展活动之外,龚全珍还给孩子们买书籍、资料、冬天织手套,"第一次有人织手套给我,这样的关心我,让我感觉非常地温暖。"至今回忆起来,彭艳峰仍是一脸幸福。

之后,彭艳峰一家几度陷入困境,龚全珍每次都伸出援助之手,主动帮助照看小孩,还捐款联系医院。"龚奶奶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使我们家从贫困中走了出来,慢慢地走上了富裕路。"这是《龚奶奶帮我家渡过难关》文章中的话,作者彭艳峰当时还是一个中学生。如今,她已是当地中学教师。

奉献精神感染了身边的人 女儿也跟着一起扶困助学

对于职业教育,大部分人存在着偏见,然而,龚全珍也有"偏见",她的"偏见"在于对职业教育的维护和支持。"职业教育,在龚老师的心中也很重很重。"莲花县职业高中校长黄梅玉至今仍清楚地记得,2007年初夏的一天,她无意间在校园里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龚全珍,问及原因,龚全珍说:"没事,就是过来拍一些照片,用来宣传咱们的职业教育。"

龚全珍对教育事业的孜孜不倦,也影响到女儿甘公荣。作为工商银行职员的甘公荣,在了解到县城厢中学的李利平家里情况非常困难之后,决定资助他。有人得知后,劝甘公荣,资助学生要选成绩好的资助,这个孩子成绩不好、性格也不好。

"我不主张所谓的‘成绩好的应该资助,成绩不好的不需要资助’这样的观点,只要孩子善良、品德好,并且对自己的未来有追求,我们都应该资助。"甘公荣说到。本着这样的一个理念,甘公荣先后捐资5万余元,资助5名贫困学生。

"妈妈做的事情,她认为并不是你们所说的那样,有多无私、多伟大,她觉得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甘公荣这样评价母亲。

龚全珍,几十年如一日地忠诚于乡村教育事业,一天都没有离开过学校,外地人见她都以为是个地道的乡下人,谁也不会想到她竟是个将军夫人,但她总是淡然处之,始终无怨无悔。岁月的沧桑已把她推向耄耋之年,她却仍在为教育事业辛勤奔波。"做事情是理所当然的,不做事情就心有愧疚",这似乎成为龚全珍的行事准则,从她嘴里听不到为自己邀功的话,反倒是"不好意思""感到愧疚"常挂嘴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