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志正骗局 路志正医案——顽固性失眠

2019-03-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失眠中医学称"不寐",又称"不得眠"."目不瞑"."不得卧"等,中医对此病认识较早,<灵枢·大惑论>论述"目不瞑"的病机,认为是"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路志正骗局 路志正医案--顽固性失眠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临证70余年,经验宏富,诊治失眠,尤其是顽固性失眠,疗效颇佳.路老亲拟治法30余法,处方主方73张.所

失眠中医学称"不寐",又称"不得眠"、"目不瞑"、"不得卧"等,中医对此病认识较早,《灵枢·大惑论》论述"目不瞑"的病机,认为是"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

路志正骗局 路志正医案——顽固性失眠

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临证70余年,经验宏富,诊治失眠,尤其是顽固性失眠,疗效颇佳。路老亲拟治法30余法,处方主方73张。所拟之治法,常用的依次为:益气养血(阴)法、疏肝和胃法、调理心脾法、调理肝脾法、调理脾肾法、和解枢机(少阳)法、交通心肾(泻南补北)法、运(醒)脾和胃法、温胆安(育)神、和胃降浊(逆)法、清心宁神法、疏肝解郁法、益气固卫法、养血柔肝法等15法。

路志正骗局 路志正医案——顽固性失眠

医案:刘某某,女,56岁,2009年12月6日初诊。

主因10余年前因感冒后出现怕冷恶风失眠,加重6年就诊,入眠难,易醒,每晚只能睡3~4小时,有时彻夜难眠,经服多种中西安眠药物,未见好转,易患感冒,稍遇冷即感咽哑,咳嗽,发憋,畏寒恶风,头部昏沉,神疲乏力,双目干涩,纳差,胃脘胀满隐痛,嗳气噪杂,大便溏薄,每日1~2次,小便频数,夜间起夜4~5次。

既往患慢乙肝,脂肪肝,高脂血症,糖尿病,近日查ALT55u/l,AST86u/l,TG3.1mmol/l,GLU7mmol/l。形体偏胖,面色晦黯,口唇黯,舌体胖,质暗红,满布裂纹,苔黄腻花剥,脉沉弦细。

中医诊断:不寐,胃脘痛,消渴病(证属气阴两虚、湿浊中阻、气滞血瘀)。西医诊断:失眠,慢乙肝,脂肪肝,高脂血症,糖尿病。

治法:益气固表,和胃降浊。

处方:五爪龙30克,生黄芪12克,炒杏仁9克,炒苡仁30克,厚朴花12克,石斛12克,炒山药15克,炒防风12克,内金12克,黄连10克,炒苍术15克,桂白芍15克,合欢皮15克,醋香附12克,炒枣仁20克,生龙牡各30克(先煎),娑罗子10克,竹沥汁30毫升为引,24剂,每日1剂。

茶饮方:小麦30克,百合15克,炒山药15克,生炒苡仁各30克,竹节参15克,合欢皮15克,绿萼梅12克,紫石英30克(先煎),7剂。2日1剂,水煎代茶,频饮。痹消散浴足每晚一次。

二诊:2010年1月9日,睡眠稍好转,易醒,头部昏沉及神疲乏力减轻,怕冷,脘腹稍胀满,大便软,每日1~2次,舌暗红多裂纹,边有齿痕,苔淡黄腻花剥,脉弦细滑。处方:既见效机,上方去山药、香附、竹沥汁,加竹半夏10克,炒枳实15克,生姜2片,14剂,痹消散浴足每晚1次。

三诊:2010年1月23日,入睡好转,晚上可入睡5~6小时,夜尿2~3次,有尿不尽感,精神转佳,面色转润,神疲乏力均减轻,口唇黯减轻,纳可,大便稍稀,有时腹胀肠鸣,感冒咳嗽今冬未再发作,仍有背冷畏寒,舌淡暗,边有齿痕,有裂纹,苔白稍腻花剥,脉弦小滑,双寸略大。

治法:益气固卫,养血柔肝,理脾滋肾。

处方:生黄芪20克,炒防风12克,炒杏仁9克,炒苡仁30克,厚朴花12克,葛根15克,蔓荆子10克,炒柏子仁30克,茯苓30克,炒苍术15克,炒白芍15克,夜交藤15克,丹参15克,川芎10克,知母12克,枸杞12克,山萸肉15克,炒枳壳12克,生龙牡各30克(先煎),生姜1片,21剂,煎服法同前。

四诊:2010年3月20日,经治疗今冬至春感冒咳嗽未再发作,稍有畏寒乏力,偶有心悸胸闷,睡眠好转,晚上可睡6小时,夜尿1~2次,精神转佳,面色转润,口唇黯好转,双目稍干涩,纳食可,舌暗淡,边浅齿痕,有裂纹,舌苔薄白稍腻,花剥,脉弦小滑。

治法:益气养阴,和胃消痞,温胆宁心。

处方:南沙参15克,太子参12克,炒杏仁9克,炒苡仁30克,藿苏梗各12克(后下),玉竹12克,黄连10克,炒黄芩12克,炮姜8克,竹半夏10克,茵陈12克,枇杷叶12克,黛蛤散12克,娑罗子12克,甘松6克,炒枳壳12克,生龙牡各30克(先煎),炙甘草8克,竹沥水30毫升,14剂,煎服法同前。五月后回访睡眠如常。

按 本案患者患有多种疾病,久治不愈,导致气阴两虚、湿浊中阻、气滞血瘀、脾肾不足而失眠兼诸症,久病及肾,证情复杂,久治不愈。一二诊路老先以益气固表、和胃降浊法两法合用,方用玉屏风散和三仁汤加炒枣仁、黄连、生龙牡等药,以扶正固表,化湿降浊,和胃安神,扭转病势,达到益气固表,和胃化湿以安神。

《素问·逆调论篇》曰:"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

三诊继以益气固卫、养血柔肝、理脾滋肾三法并施,方用玉屏风散和三仁汤及杞菊地黄汤化裁顾其本,终又以益气养阴、和胃消痞、温胆宁心三法合璧,方选养胃汤、黄连温胆汤和三仁汤加减善其后,治疗4个月,十年顽疾向愈。纵观本案治疗,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前后呼应。所以治病求本、标本兼顾、辨证论治、圆机活法、用药精细、内服外用结合,是路老治疗失眠的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