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氏家谱21字辈排行 曹氏家乘谱牒/字辈排行

2018-11-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曹秀先(1708―1784),字恒听,又字芝田.冰持,号地山,南昌新建县人.清代大臣,文学家 乾隆元年(1736)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充<世宗实录>馆编修官等职,后擢国子监祭酒.内阁学士,历工.户.吏三部右侍郎.乾隆三十六年(1771)晋礼部尚书.受命在上书房总师傅行走,充<四库全书>馆总裁.乾隆帝特赐"紫禁城骑马"的特殊待遇.曹秀先为官清廉,人称"诚敬勤慎",秉公执法,深得民心.并多次用自己的薪俸在家乡设置义田,兴办义学,兴修水

曹秀先(1708―1784),字恒听,又字芝田、冰持,号地山,南昌新建县人。清代大臣,文学家 乾隆元年(1736)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充《世宗实录》馆编修官等职,后擢国子监祭酒、内阁学士,历工、户、吏三部右侍郎。

乾隆三十六年(1771)晋礼部尚书。受命在上书房总师傅行走,充《四库全书》馆总裁。乾隆帝特赐“紫禁城骑马”的特殊待遇。曹秀先为官清廉,人称“诚敬勤慎”,秉公执法,深得民心。并多次用自己的薪俸在家乡设置义田,兴办义学,兴修水利。乡民将御赐“秩宗衍泽”匾额悬于曹氏宗祠,以褒扬其德尚。

曹氏家谱21字辈排行 曹氏家乘谱牒/字辈排行

曹秀先学问渊博,著述甚丰。每逢国家大典,撰进诗文,屡蒙紫貂文绮之赐。有《赐书堂稿》、《移晴堂四六》、《依光集》、《使星集》、《地山初稿》、《省耕诗图》、《衍琵琶行》等问世。他还擅书法,取法钟、王,自成一家。时人以拥有他的书品而为珍宝 曹秀先卒于任,赠太子太傅,谥文恪。(以上摘自百度百科)

曹氏家谱21字辈排行 曹氏家乘谱牒/字辈排行

曹秀先原籍新建县桃花乡鲁江村,即今日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白水湖管理处港口村。 乾隆皇帝曾经降旨建造两座家庙,一是曹秀先家庙;一是刘墉家庙。刘墉家庙位于山东省昌邑市北孟镇小南孟村,已被列入文物保护。近年来全面重修,成为当地著名的人文景观,旅游热点。

曹氏家谱21字辈排行 曹氏家乘谱牒/字辈排行

南北两座家庙,均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社会意义。但是就文化艺术地位而言,南方的曹秀先家庙远远高于北方的刘墉家庙 曹秀先家庙在曹家村北面,距村落里余,建成于于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

典型的皇帝园林宫殿式建筑,其规模气势恢弘,非常壮观,建筑面积3公顷,前后三进,除了三座大殿外,另有偏殿九十六间,共计九十九间;加上厢房、库房,厨房及佣人住房等附属建筑,总计有屋近两百间。

可以称之为天下第一的是,所有墙壁嵌满了书法石刻。每块石刻大约高150厘米、宽60厘米,共计900余方,琳琅满目,蔚为壮观,其中有皇十一子永?以及达官显要大家名流的经典佳作。石刻主要内容是曹秀先手书《敬恩堂书课》12卷、《古娱堂书课》12卷。

史书记载:曹秀先尤其以书法艺术领袖书坛,“博极群书,工于诗文,尤善书法”,“书法高古,纯写中锋力透纸背,人得片楮以为宝。石刻碑版甚多。尝进所刻敬恩堂移晴堂书课,赐御临黄庭坚尺牍,着赐书堂集”。乾隆皇帝曾封三位书法家为“天地人”,他们分别是:张照(得天)、曹秀先(地山)、王杰(伟人)。

家庙建成后,乾隆皇帝御笔亲书“秩宗衍泽”四字匾额以赐,乾隆皇帝另一御书“大手笔”三字碑亦构亭勒石置于家庙正堂。其后,嘉庆皇帝亦御书“西江望族”四字赐之。此四字系用绫绸书写,后经裱糊于匾框内,悬挂于家庙戏台正上方。

曹氏家庙建成之后,主要供族中子弟读书用,于是人们又称之“冠山书院”。因为曹氏家族的文风名扬天下,曹氏子弟参加科举考试屡屡高中,江南文人士子纷纷仰慕而来求学。据曹氏后人传说,曹秀先任“上书房总师傅”期间,中途曾休假回籍三年,众皇子也随之来此就学。

上世纪“抗日战争战”期间,省立赣省中学、南昌劳作师范(南昌师范专科学校前身)曾经相继迁至家庙内办学。 家庙被毁于1953年。镶嵌于墙壁间的书法石刻,按当时曹氏后裔户口计算,每户分得了3-4块(当时全村仅200余户)。由于天灾人祸等各种原因,各户收藏的书法石刻逐渐散失,现仅存50余块。家庙原址现在一片空旷,蒿草繁茂,只有家庙门口的两只石狮还在,东西相对而立,半个世纪以来一直在风雨中凄凉地守望。

值得庆幸的是所有书法石刻拓片均被原江西省文史馆馆员王咨臣先生保存,至今保存完好。曹秀先的一些书法真迹还散落在全国各地风景胜地、博物馆和民间。家庙的结构图纸保存于道光年间《新建县县志》。

二、重建曹氏家庙的设想!

经过历史、文化、地理诸方面的综合考察,我们认为,重建曹氏家庙,并以其为核心,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其他优势,打造综合性的历史文化风景区,有充分的理由和条件,是切实可行的,是完全必要的。

1、显赫的曹氏家族)

从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开始,直至清朝末年,小小的鲁江村、小小的曹氏家族(直至清末,也不足百户),从曹家甲开始,不过数代,出仕为官者竟然有一百余名,其中进士出身者17人(含榜眼1人),而且大多为两榜进士;举人出身者有三十余名,秀才一百七十余名。

几乎家家出举人进士。在乾隆、嘉庆、道光时期,曹氏家族更是鼎盛辉煌,名震朝野。民间赞叹:“一朝六进士,五里两尚书”(仅乾隆一朝曹家村先后有六人中进士,曹秀先与相隔数里的裘曰修同为乾隆朝的尚书)。

嘉庆皇帝曾赐御书“西江望族”。如此兴旺的家族,即使有着号称“华夏第一古村”的江西省乐安县流坑古村也相比而逊色(董氏家族在宋、明两代共出进士30余人)。略举数例以示其壮观。

曹家甲(1655―1723),初名必义。字安峰,又字为质。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丁丑科会试第三十五名,殿试第三甲第五名进士。风水堪舆大师,著有《地理原本说》等书。

曹绳柱(1702―1763),字介严,一字匪石,号砥斋,一号蔗湖,晚号寿安居士。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丁未特授内阁撰文中书舍人。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庚戊科会试第二百一十三名,殿试第二甲第三十三名进士。初以六部主事用,后旋任湖广道监察御史、江南诸省道台、广西按察使、福建布政使等。

曹 经(1706―1746),字纬门,又字与纶,号原山。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己未会试第三名,殿试第三甲第二名进士,赐进士出身。初授职翰林院庶吉士,旋授编修。丙寅年(公元1746年)侍宴瀛台,廷试一等第一名,授奉政大夫。

曹发先(1720―1759),字曙山,号默堂。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戊辰科会试第七名,殿试第三甲第三名进士,赐同进士出身。授文林郎、文选司员外郎等职。(

曹悬华(1751―1807),初名德华,字迪谐,一字山甫,号役山。,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癸丑科会试第四名进士,(公元1795年)乙卯补殿试第三甲第五十名进士,充方略馆纂修官,升刑部主事。能诗善画,工画山水人物

曹师曾(1754―1832),初名祖稷,字叔有,一字根于,号省斋又号云浦。由贡生铨注员外郎,后历任鸿胪寺少卿,内阁侍读学士,大理寺少卿,升太仆寺正卿,大常寺、大理寺正卿,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诰授荣禄大夫

曹联桂(1803―1854),字子固,号馨山。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乙未科中式第二百四十五名进士,殿试一甲第二名(榜眼)进士,赐进士及第。初授职翰林院编修,后调淮安府知府等职,例授中宪大夫。

曹本章(1862―1945),字燕甫。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以文童报效河工,历署龙溪、华葑、崇安星村等县县丞。升龙溪县知县,直隶州知州,漳州府知府等职。民国初署福建西路观察使,福建宁、漳道道尹,大总统府参议,财政部参事等职,后调江西省财政厅厅长,豫章道道尹、江西省省长护理

2、裘曰修和裘皇姑

“五里两尚书”指同时担任尚书的曹秀先和裘曰修。说是五里,其实两家相距咫尺,鸡犬相闻。曹秀先长裘曰修4岁,两人同榜进士,同朝为官,同乡之谊,君子之交。中国数千年历史,“五里两尚书”确实罕见。

裘曰修(1712―1773),字叔度,一字漫士,出身诗礼世家,三代六位翰林。乾隆元年(1736)中进士,历任礼、刑、工三部尚书。深得乾隆帝信任,乾隆称赞他“品学端醇,才献练达”。六十岁时请归家乡,乾隆赠诗挽留,加封太子少傅。

裘曰修还是名重一时的文学家,曾任《清会典》总裁。奉敕撰修《热河志》《西清古鉴》《钱录》《秘殿珠林》《石渠宝及》等大型著作。著有《裘文达公文集》六卷,其中《治河论》上中下三篇,是我国治水理论中的宝贵财富。

裘曰修之妻熊氏,更是************人物。千里进京告御状,后被皇太后认作义女,诰封一品夫人,人称“裘皇姑”。 裘皇姑的************故事仍在民间广泛流传。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裘氏家族也是一个显赫的家族,其辉煌也不亚于曹氏家族,同样是人才辈出,高官满门。不过几平方公里的范围,同时出现两个显赫的家族,这是是南昌历史上极其辉煌的一页。说到南昌的“人杰地灵”,怎么能忘记曹裘两大家族呢

3、官吏墓葬群

围绕着家庙,在附近的小丘间散落着罕见的清朝官吏墓葬群,约有50余座。如此密集的古代达官显贵墓葬群,不仅空前,更是绝后。可以断言,中国今后不可能再出现这种古代风俗的墓葬群。不可再生的历史遗迹,保存下去,留给后人,其意义绝不是几亩地皮所能够相比的。其达官显贵,仅举数例:

曹家甲 内阁中书舍人

曹秀先 礼部尚书、四库全书总裁、上书房总师傅、赠太子太傅-

曹 经 翰林院编修

曹悬华 内阁中书、刑部主事

曹师曾 太常寺少卿、兵部左侍郎加一级

曹联桂 进士及第(榜眼)

曹和济 资政大

曹石馀 内阁中书、资政大夫

曹子高 奉政大夫

曹敦? 中宪大夫、通奉大夫

曹公度 中宪大夫、通奉大夫

曹和泽 奉政大夫

曹孝桢 奉直大夫!

曹咏祖 中宪中夫、文林郎

曹本章 总统府参议,

曹氏家庙方圆数里,目前还是连绵起伏的荒丘。我们有理由相信,这里将是美丽的满载“历史文化”的“风景区”。丘陵起伏,小溪淙淙。果园飘香,百草丰茂。曹氏家庙,名震天下。尚书故居,古朴典雅。书法碑刻,艺术瑰宝。官吏墓群,空前绝后。历史遗迹,生态世界。内涵独特,风景优美。

现在,曹氏家庙遗址及官吏墓葬群正处在经济开发区之中,四周已经被现代化工业区所包围。我们担心,一旦这里被夷为平地,被现代工业所取代,南昌数千年来最具价值的历史文化资源将彻底毁灭,那么我们将永远愧对后人。9 u, m6 ~4 U, n

三、重建曹氏家庙的社会意义

南昌是历史文化名城,城市的历史文化常常是依据历史文化建筑来表现的。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特别是历史文化建筑更是城市的品位和特色。欧洲的城市建设,为我们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无论是怎样地大踏步前进,然而,他们始终坚持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 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是文化软实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必然极大地促进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必然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历史文化建筑不仅提升了城市的品位和形象、展示了城市的精神和内涵,而且也是最宝贵的旅游资源,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我们之所以提出重建以曹氏家庙为核心的历史文化风景区,就是因为它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厚重的经济价值。

1、曹秀先是南昌历史上第一名人,曹氏家族是中国历史上的奇迹

我们认为,曹氏家庙的历史地位绝不在滕王阁之下。虽然滕王阁现在几乎已经成为南昌的标志,但是这实际上是由于王勃《滕王阁序》的影响。现在重建的滕王阁并不属于历史文化建筑,就其本身而言,历史文化的内涵并不深厚,仅仅是有“滕王阁”之名,高大雄伟而已。由于内涵的空乏,所有现在有人诙谐地称之为“滕王壳”。

仅从“充《四库全书》馆总裁” “受命在上书房总师傅行走”(俗称“帝师”)“太子太傅” “书法艺术领袖书坛”三个方面来看,曹秀先的社会地位绝对不在文化名人纪晓岚之下。在南昌数千年的历史上,曹秀先理当首屈一指

现在,新建县大塘的“汪山土库”已经作为历史文化建筑得到了全面修复。如果说,“汪山土库”得到全面修复的原因是“一门三督抚”,那么,“曹氏家庙”重建的理由就至少是“汪山土库”的一百倍。

自曹家甲开始,繁衍数代,出进士17人,出仕为官百余人。代代出进士,家家出官吏。如此鼎盛壮观、如此奇特的家族,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绝无仅有。

国家公安部2009年身份证数据库数据:曹姓排名第27位,曹姓人口7300万。海外曹姓及其后裔百余万。人才辈出,群星灿烂,重建的曹氏家庙一定会成为天下曹氏后人顶礼膜拜的圣殿。

2、曹氏家庙是中国祠堂文化和书院文化的最杰出代表

祠堂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孝”。祠堂的基本功能是祭祀祖先,祈求祖宗保佑。以血亲关系的延续为纽带,把全体家族成员联系起来,起着维系、团结家族的作用,形成宗族内部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宣扬孝敬父母、长幼有序、光宗耀祖。

每个姓氏家族都建有“祠堂”,“祠堂”遍布全国各地乡村城市。但是,能称之为“家庙”的(帝王的家庙称之为“太庙”“宗庙”),必须由皇帝降旨。清朝乾隆皇帝仅降旨建“曹秀先家庙”和“刘墉家庙”,由此可见“曹氏家庙”在我国祠堂文化中的领袖地位

书院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忠”。宣扬儒家思想,“学而优则仕”。“曹氏家庙”又是“冠山书院”,主要供族中子弟读书用。鼓励曹氏子弟刻苦读书,培养曹氏子弟走科举考试出仕为官之路,忠君报国光耀门楣。百余年间,冠山书院走出进士举人数百名,可谓全国书院之最。一时名震天下,江南学子纷纷慕名负笈求学。

3、曹氏家族是中国耕读文化的最杰出代表

近年来,“耕读文化”在中国的文化艺术界和哲学思想界得到了极为崇高的评价,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中,“耕读文化”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

“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这两句话是耕读文化的核心。耕读文化体现了儒家“穷则独善其身”和道家“复归返自然”的人格精神,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有着很高的道德价值。当然,不一定要亲自从事农业劳动,但是一定生活在农村之中,以体验民间生活,以培养高尚情操。他们的希望是“读书人仕,光宗耀祖”,他们的理念是“读可荣身,耕可致富”。 

曹氏家族生活在赣江之滨的农村,丘陵绵延绿,白水湖波清。鱼米之乡,民风纯朴。曹氏家族“以忠孝节义为纪纲,以耕读勤俭为本务”,培养子孙以读书求出仕,光宗耀祖。所以他们具有陶渊明辛弃疾那种恬静淡雅的趣味,浪漫飘逸的风度和朴质无华的气质与情操。

曹氏家族在百余年间,出仕为官者一百多人,其中不乏朝廷显贵。然而,他们为官清廉,为人正直,是真正的“一等人忠臣孝子”。从曹秀先字“芝田”“冰持”,号“地山”来看,就可以看出耕读文化在他内心深处的影响。百度百科评价曹秀先:“为官清廉,人称‘诚敬勤慎’,秉公执法,深得民心”,这就是古代耕读文化培育出来的清官形象。

在现代社会,广泛宣传古代的耕读文化和古代的忠臣清官,对于反腐倡廉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4、中国古代第二大碑林

西安碑林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古代第一大碑林,那么,“曹氏家庙”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古代第二大碑林。整座曹氏家庙的墙壁镶嵌了九百余块书法碑刻,蔚为壮观,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这些书法碑刻,除有乾隆皇十一子永?以及达官显要大家名流的经典佳作,主要内容是曹秀先手书《敬恩堂书课》12卷、《古娱堂书课》12卷。

史书记载,曹秀先“书法高古,纯写中锋力透纸背,人得片楮以为宝”。古人以得到曹秀先“片纸只字”为宝贝,由此可以断定,曹氏家庙碑刻的书法价值应该价值连城

书法碑刻的主要内容是作为上书房总师傅的曹秀先给皇子们和子孙们的讲课教材,既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又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古代皇帝是怎样培养他的皇太子、皇子们的,先生们是怎样塑造他们的品德和素质,怎样传授他们治理国家的措施和能力,这些问题大概是很多人、特别是成为父母的人,都是非常好奇非常关心的。 

虽然碑刻原件仅存50余块,但是由于全部的碑刻拓本保存完好,只要运用现代电脑石刻技术,书法碑刻全部再现原貌是轻而易举的。

曹氏家庙的书法碑刻重见天日,西北和东南两座历史书法碑林遥相呼应,相得益彰,成为中华历史文化宝库中的双璧。像西安碑林一样,曹氏家庙的书法碑林也必将成为天下书法艺术家以及爱好者顶礼膜拜的艺术殿堂。

5、全国罕见的综合性历史文化风景区:

全国的历史文化景区千千万万,但是基本上都是单一性的。例如:故宫、十三陵、长城、兵马俑、莫高窟、马王堆博物馆等等。

南昌重建的曹氏家庙历史文化风景区是全国罕见的综合性历史文化风景区,内涵丰富而独特,适应人群广泛,雅俗共赏,老少咸宜。不像西安碑林,主要是书法家感兴趣;不像青云谱,主要是国画家感兴趣。这里有皇帝钦赐的家庙,有两个显赫的家族,有古代第二大碑林,有古代官吏墓葬群,有连绵起伏的丘陵,有蜿蜒流淌的小溪,有唐朝古寺的晨钟暮鼓,有四季飘香的果园花圃。

这里地处新城区,和老城区隔赣江而相望,是城市之中难得的一片原生态丘陵。紧邻市区,交通发达,道路通畅。如果从八一广场出发,走洪都大桥英雄大桥,大约半小时车程。

6、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名城,是依赖历史文化建筑来体现的。历史文化建筑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历史文化建筑,是历史的脚步,是时代的印记,是先人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南昌是国务院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但是,由于保护不力,历史文化建筑现在已经是所存无几。今年2月,在市政协的“协商会”上,对于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问题,市委书记余欣荣作出指示:“已经失去了的,责任不在我们。如果现在再失去,那就是我们的责任。”余书记的讲话,肯定了南昌历史文化建筑保护的重要意义,也标志着南昌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工作的开始。

重建的曹氏家庙历史文化风景区,其历史地位和价值,具备了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甚至“世界文化遗产”的基本条件。

《第6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推荐条件之一: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条件》第3条: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第5条:可能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