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问作品 [讨论]关于《郑问之三国志》里武力和统率的作用

2017-12-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小测试了一下,基本确定武力是决定战力的第一因素,统率是第二因素例:武8 统16 的武将 和 统17 武16 的武将同样带满3200人,50练,武8的战力明显要比武17的低很多(几百:一千多)只有在武力相同的情况下,统率才起作用例:武15 统14 的武将 和 武15 统5 的武将,当两人都带1000兵时(同样都练50),战力是相同的,而都带到2800兵时,统14的战力显著上升,而统5的战力则明显下降(还不如带1000兵时的战力)也就是说,武力决定战力的裸值,而统率决定的是一个武将战力的极值

    小测试了一下,基本确定武力是决定战力的第一因素,统率是第二因素

例:武8 统16 的武将 和 统17 武16 的武将同样带满3200人,50练,武8的战力明显要比武17的低很多(几百:一千多)

只有在武力相同的情况下,统率才起作用

例:武15 统14 的武将 和 武15 统5 的武将,当两人都带1000兵时(同样都练50),战力是相同的,而都带到2800兵时,统14的战力显著上升,而统5的战力则明显下降(还不如带1000兵时的战力)

也就是说,武力决定战力的裸值,而统率决定的是一个武将战力的极值或者说范围(另外统率还决定每次训练时练力的增加值,统率高的每次训练加的值要明显高统率低的),相比之下武力影响战力的作用又大于统率

两军野战时应该比的是战力高低(虽然没测但估计是这样),所以那些武力很高但是统率只有个位数的武将依然还是很值得用的,他们的战力同样能超过2000,适合充当部队的先锋(野战排阵时似乎也是按照一定规则排的,没细研究),而且还有很大几率发动单挑(这个是两面性的问题),当然若对上武高统高的武将自然就落于下风了

很多玩家都说《郑三》明显弱化蜀国,其实从其喊出的回归史实的口号来看,蜀国的能力值给的是很中肯的,甚至惊似于历史,关、张、赵三人都是武力很高而统率贫庸的人,也就是说这三人都是很富有战斗力且适合小股部队作战的人,而纵观历史这三人也确实是属于这一型的(其经典战役都属于这一型),而关羽最后一次作战虽然有带大军,但是结果一塌糊涂,也正好印证了游戏里带兵数超过统率限定会导致战力大幅下降的原则。

而虽然说这三人统率不高,但是由于游戏规定当段数高于统率值时带兵数由段数决定,所以到后期当将其练满到15段时,带兵数也就都能达到3000这个不小的数值,而这也正像是刘备军的发展历程,初中期一直颠沛流离,没有机会带领大军,直到中后期稳固一方了以后,才逐渐有大兵团作战的记录。

其实细品《郑三》会发现很多与历史相似的细节,我最近正好在读《三国志》,就颇有这种感慨。它并不是一种剧情设定上的模仿,而是一种动态的实现,确实是很让玩家在进行游戏时产生出历史带入感。

另外,测试中还有一点不解就是,我让武力同是15而统率分别是5、13、14的三员武将同带1000兵同练情况下攻城(强攻),结果一轮下来,反而是统5的武将损兵最少,而统14的武将却损兵最多(比14的还多一点,但两人损兵却远多于统5的人),而且多次尝试都是这种结果,关于这点实在是无法理解。

其次由于并没有多城战过多测试,关于城防的硬度由守城武将的什么数值决定也还不清楚(数值或是战力决定?),还有兵粮的消耗多少由什么决定?(守将带兵还是预备兵?)

以上是个人的一点看法,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欢迎高手指教

其他的几点

1.商业值:虽然内政里有商业这个选项,但是不建议使用,因为能加的实在太少,而且会破坏农业值。商业值在游戏里的作用并不大(游戏里钱的作用并不大),由于游戏的设置,所以要增加商业值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该城市被攻打(处于前线,最好是用境内迎击,就是会破坏农业值的那项),所以游戏里处于前线的城市(尤其是电脑的)商业值几乎都是白色的

2.农业值:农业在游戏里是比商业重要得多的内政,是内政的第一单元,农业并不是用来提供粮食的,而是提供金钱和兵源的(可以把金钱理解成国家财富),所以说即使没有商业,只要农业搞好,一样不用愁钱。而且用内政提升农业值要比商业值容易的多(也只能使用此法)。农业值高的城市能征到的兵力更多(每回合自动增加的兵力不知道会不会也增多)

3.灾害:旱灾是减农业值的,饥荒是减少兵粮的,山贼/异族/黄巾贼是减少治安的,瘟疫最可怕,不仅减少农业值,还会减少预备兵。尤其游戏中前期如果你的兵库不幸遭受瘟疫又没有华佗大人的话,建议直接读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