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纯如南京大屠殺阅读 张纯如与“南京大屠杀”之我见

2018-03-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初识张纯如是通过一部纪录片,这是一部让人刺痛心扉,忍不住热泪盈眶的的纪录片.张纯如自身散发的人格魅力及她的著作<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所创造的历史意义,是文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张纯如虽然身在美国,但其作为一个中国人,对于中国的历史也是从小耳熟能详.特别是在她的爸爸妈妈的叙述中,对中国那段被日本肆意侵略的历史更是印象深刻.随着年龄的增长,张纯如对中国的这段历史更是愈发感兴趣,尤其日本对中国最暴戾的侵略--南京大屠杀 ,但她找遍了美国的图书馆,都没有找到有关这个事件的详细透彻的记载,只有两本

初识张纯如是通过一部纪录片,这是一部让人刺痛心扉,忍不住热泪盈眶的的纪录片。张纯如自身散发的人格魅力及她的著作《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所创造的历史意义,是文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张纯如虽然身在美国,但其作为一个中国人,对于中国的历史也是从小耳熟能详。特别是在她的爸爸妈妈的叙述中,对中国那段被日本肆意侵略的历史更是印象深刻。随着年龄的增长,张纯如对中国的这段历史更是愈发感兴趣,尤其日本对中国最暴戾的侵略——南京大屠杀 ,但她找遍了美国的图书馆,都没有找到有关这个事件的详细透彻的记载,只有两本以此为背景的两本故事书。

这本该是一个需要让全世界人铭记的历史,可是却被所有人遗忘了。在1994年12月,张纯如正式受邀参加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会议,主办方在会议期间提供了许多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

这是张纯如第一次接触如此多,如此真实,如此惨绝人寰的照片。被砍的人头,堆积成山的尸体,被鲜血染红的江水,被凌辱的妇女,被刺刀刺了好几刀仍面无畏惧的烈士……尽管张纯如对南京大屠杀已有一定的了解,但当她看到这些血淋淋的照片时,仍是忍不住战栗。

这时的她,仿若穿越了一般,躲在低洼的草丛里,目睹日本人的一一暴行。这深深地触动了她,也许就在这时,她萌发了做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发声人的想法。在决定写《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这本书前,张纯如如是说:“这笔历史的陈账是要我来算清。”

《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这本书初出版时,便在美国掀起一阵读书热。在一个月内就打入美国最受重视的《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并被评为年度最受读者喜爱的书籍。书里的史实记载,采访报告震惊了许多美国人。这本书从多个视角重塑了南京大屠杀时期惨烈的画面,对这令人发指的史实做了果敢的回顾。

之前,对于南京大屠杀这场浩劫来说,从未有有如此详细透彻的英文文学报告。也许大家都以为这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浩劫,外国人是否知晓无关紧要。

非也,张著并不是简单地列出的大屠杀种种劣行,,更重要的是对历史上的人类本性进行了讨论,也表现了本书对最基本的人道主义的追求。正如张纯如所言,本书旨在“了解该事件的真相,以便汲取教训,警示后人。

”这本书不止于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发声,更是对人类本性的警醒。人性的警醒,并不只限于中日两国人民,也适用于全世界的人民。每个国家的人民都需要这种人性的觉醒,唯有这样,这个世界才能减少杀戮,减少战争,离和平才能越来越近。一个国家,没有财富可能还可勉强维生,可是如果没有了和平的生活环境就几乎没有生的希望。

《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刚面世时,人们除了对作品本身感到震惊之外,对本书的作者也同样感到很震惊。很多人都很意外,这样一本特殊题材的书竟出自一个年仅20多岁的华裔美女作家——张纯如。张纯如之名“纯如”,出自《论语 八佾第三》“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绎如也,以成。

”意为纯正和谐。人如其名,张纯如一生应正了这四字解释。张纯如生于一个富有文学气息的家庭,祖父曾是抗日国军将领张铁军,后曾为台湾中华日报总主笔。

也许是由于打小受文学气息的熏陶,张纯如一直习惯于用文字来书写生活,大学时期最终也倾心于新闻传播专业。毕业后,她先是在美联社和《芝加哥论坛报》担任记者,又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了写作硕士学位,从此开始了专业写作的道路。

外界都称其为奇女子,依我看来,她奇在作品题材的选取上。她并不像许多作家那样,一味地迎合读者,反而是另辟蹊径,选取了许多能引发社会深思的题材,譬如:如今正在谈的南京大屠杀,早期华人移民时所受的歧视,巴坦幸存者……她着笔于人性最缺失的一面,向全世界呼唤正议。

张纯如能完成这样一部举世震惊的著作,首先基于她有一颗热爱祖国的心。虽然从小就生在异国,与祖国的接触甚少,但通过父母的口耳相传,中国在小纯如心里扎了根。尤其是听到父母讲述大洋彼岸几十年前发生的那些祖国被侵略,同胞被伤害的史实时,不禁攥紧小拳头,企图帮助那些无助的同胞们。

也是在这时,爱国的种子在小纯如的心里萌了芽。由此,当长大的纯如成为一个专业作家后,她便用自己的方式来为国家尽一份力,打破日本人企图漂白南京大屠杀这段暴行的痴念。

当张纯如准备着手写《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时,没有足够的资料来支撑这部著作,所以要写好这本书,只能靠自己去采集资料。张纯如认为,最真实的东西一定还遗留在南京,一定要趁早去找寻,不然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可能就泯灭了。

所以年仅20多岁的张纯如马不停蹄地只身一人来到了南京,通过联系这方面的权威专家,一同与她深入实地采访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实地采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是个非常艰巨的工作。首先应该得到幸存者的信任,再者,应确保稳定住幸存者的情绪。

因为对于那些经历过这次浩劫的人来说,每每重述一遍这些残暴的场景,心里的悲痛与恐惧就上升一级。要做到这两者,实属不易,所幸张纯如他们做到了。有了采访对象,记录这些史实资源也同样是一件苦差行。

采访过程中,张纯如在每位幸存者叙述时都录了像,采访完又重新复制制作了一份备份。接着由当时担任张纯如翻译的杨夏鸣同志根据录像做英文同声翻译,张纯如则负责将这些英文叙述输入进电脑。为了及时完成文字收集工作,张纯如常常夜不能寐,身体也每况愈下。纵然如此,张纯如仍是拖着疲惫瘦削的身体继续工作。倘若大家都如张纯如这般敬业爱岗,那么世界上也许就又多了许多令人惊叹的伟绩。

看了张纯如生前接受记者采访视频,当她回忆当时在南京采访幸存者的场景时,从她的眸子里很明显地感受到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事实也如此。每次听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讲述时,她都热泪盈眶。更无奈的是,她发现这些幸存者都出乎意料地贫穷,她想就算日本人每年只对他们提供少量的赔偿款,他们也不至于如此穷困潦倒。看到他们如此困难的处境,张纯如总是于心不忍,采访毕都会留下一些钱来帮助他们。

在对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进行采访时,张纯如一直持一种严谨的历史态度。绝不是空头说大话。例如采访对象潘开明当年是拉人力黄包车的,对当时南京的街道布局较为熟悉,由此为背景讲述了当时死里逃生的故事。张纯如对细节的把控很到位,她按照潘开明所描述的那些街景一一按图索骥,发现与地图完全吻合,没有出入。

这样的核实工作张纯如花费了不少的功夫,只为确保这些事实都经得起推敲,把曾经最真实的情况披露给大家。可是,当此书出版时,许多日本人却矢口否认这件事,一直妄想漂白这段血腥的历史。

所以,当这本书的日文译本完成是,却受到了日本极右主义的压迫,声称书中有许多“措辞不当”的地方,要出版就要改动。而张纯如得知此事后,毅然决然地拒绝了,她态度很坚决地说:“我的这本书日文版不能改动一个字,不能增加一个字,更不能对我的著作进行注释,附加文字。

”张纯如写《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这本书最希望被日本民众所阅读,结果却因为日本极右势力的阻挠至今仍未能在日本出版。这是张纯如未了的夙愿。

也许天使也偏爱好姑娘,所以天使才这么早带走她。2004年11月9日,张纯如于加州盖洛斯自己的车内用手枪自杀身亡,她永远36岁。张纯如的先生曾说,是工作害了她。从《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到她准备写的新书,接触的都是极其残酷和血腥的历史事实,而她自己又很容易将自己的灵魂置之其中,悲惨的故事,再加上繁重的采访和写作工作,最终导致她崩溃。

当然也不排除一些极右分子对其恐吓造成的恶劣影响,为了保护家人,她一度不敢公开自己的家庭住址和联系方式。这样一种生活状态,迫使她一步一步走向深渊。

历史是没有国界的,南京大屠杀是反人道主义的罪行,世界应该了解这段历史。张纯如用镜头和文字向世界保存了和传播了历史真相。虽然至今仍有部分日本人在否认此事,但是历史的痕迹一直未被掩盖,史实如何人们心中自有定数。日本一味否认这事,只会制造一种反冲力,令自己的国际形象表现得越来越猥劣。也许这时的日本该向彼时勇于承认错误的德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