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的英雄事迹 英雄白求恩的故事

2019-04-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白求恩他在中国工作的一年半时间里为中国的革命呕心沥血,主席称其为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诺尔曼.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1943年8月改为加拿大劳工进步党)党员,著名的医生.1936年德意法西斯匪徒侵犯西班牙时,他曾亲赴前线为反法西斯的西班牙人民服务.1937年中国的抗日战争爆发,他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中国解放区,1938年4月经延安转赴晋察冀边区,在那里工作了两年,他的牺牲精神.工作热忱.责任心均称模范,直至

白求恩他在中国工作的一年半时间里为中国的革命呕心沥血,主席称其为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诺尔曼.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1943年8月改为加拿大劳工进步党)党员,著名的医生。1936年德意法西斯匪徒侵犯西班牙时,他曾亲赴前线为反法西斯的西班牙人民服务。1937年中国的抗日战争爆发,他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中国解放区,1938年4月经延安转赴晋察冀边区,在那里工作了两年,他的牺牲精神、工作热忱、责任心均称模范,直至以身殉职。

白求恩的英雄事迹 英雄白求恩的故事

白求恩到达延安的第二天,毛泽东主席就接见了他。白求恩当面向毛主席提出到晋察翼边区的最前线,并组织医疗队在战地附近进行初步疗伤,以大量减少伤亡。毛主席对他这种无私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切合实际的医疗设想,大加赞扬,并同意了他的行动计划。但他未能立刻成行,因为他的医疗器械和大批药品还没有从西安运来。他在延安足足等了3个星期,此期间他在延安宝塔山下的窑洞医院里为病人施行了来华后的第一例手术。

白求恩的英雄事迹 英雄白求恩的故事

白求恩病逝后的11月17日,晋察冀边区党政军领导和驻地群众为白求恩举行了隆重的葬礼,11 月21日,晋察冀边区又举行了追悼白求恩的大会。中共中央致电大会表示哀悼。并在得知白求恩牺牲的信讯后,立即成立由延安各界以滕代远、饶正锡、马海德等 8人组成追悼白求恩大夫筹备委员会。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十八集团军正、副总司令朱德、彭德怀都于11月23日向白求恩在加拿大的家属发了慰问电。

白求恩的英雄事迹 英雄白求恩的故事

12月1日延安各界举行了追悼白求恩大夫群众大会。并以大会名义向白求恩大夫的家属发了慰问电,王稼祥和陈云等中央领导同志特地到会并讲了话。毛泽东给大会题了挽词,亲笔写了"学习白求恩的国际精神、学习他的牺牲精神、责任心与工作热忱",并于12月21日又写了那篇人人知晓,并"流传千古"的名篇《学习白求恩》。

其实,我们对白求恩了解的并不多。

关于白求恩的家族,据首都渥太华国家档案馆及白求恩出生地格雷文赫斯特的白求恩纪念馆的资料记载,白求恩是"法国裔的苏格兰血统的加拿大人"。根据与白求恩同太曾祖父的一个堂妹1976年写的一本小册子记载,白求恩家族在北美洲的先辈,是来自英国苏格兰附近的斯开宇岛的约翰.白求恩牧师。他移居美国后,正值美国独立战争,他作为"高原皇家移民军团"的牧师,战败后被监禁。获释后,他便移居加拿大蒙特利尔市。

这个牧师的六男三女之中,最大的是儿子安葛斯.白求恩,便是白求恩的曾祖父。安葛斯是皮料商,曾两次到中国经商。安葛斯的妻子露伊莎.麦肯西是苏格兰和北美印地安族的混血儿,因此白求恩的血统中含有北美印第安土著的成分。麦克劳医生认为,白求恩似乎不知道自己血统的这种成分,因为蒙特利尔的朋友,从没听他提起过此事。否则,白求恩一定会以自己是"经过改良的苏格兰品种"而自豪。

毛泽东写的《纪念白求恩》只是他的姓"白求恩",后来编者在注释时加上了他的名"诺尔曼"。但实际上他还有另一个名字叫"亨利",是从外祖父的姓名中选取的,因此他的整个姓名是亨利.诺尔曼.白求恩。"诺尔曼"这个名则是从祖父的姓名中选取的。据传,诺尔曼小时候曾请求父母别再叫他亨利,他要求被称为诺尔曼,因为他的祖父原是个出名的外科大夫,而诺尔曼自小就以出身于医生世家而自豪。

在移居不列颠岛之前,白求恩的祖先居住在欧洲大陆法国与比利时边界的一个名叫"白求恩"的小城。这个城市建于12世纪,原是一个独立小国,13世纪中叶后曾先后由德意志和法兰西统治,至1678年才割让给法国。白求恩大夫的祖先可能就是以当地地名为姓的。

1890年出生的白求恩,是在安大略省北部的一个可以利用河流和湖泊运输木材的伐木小镇长大的。他的童年非常快乐,常常与弟弟一起在森林里抓蝴蝶,玩在湖上骑圆木的冒险游戏。他20多岁时当过伐木工,还兼工人的文化老师。之后他在多伦多大学医学院学了4年。30岁前,他到欧洲参加了一次世界大战,并在战役中负伤。

在同时代人的印象中,白求恩是个实干家,做得多,说得少。他富有情感与同情心,尤其是对贫民与被压迫者,不论本国的或外国的,都尽力去帮助。1936年,当时已46岁的他获悉,他为帮助蒙特利尔市贫民而组织的团体不被当局所接受,便毅然到西班牙去参加了反法西斯的战斗。

1938年,48岁的他从西班牙回国后,参加了加美两国人民援华医疗队,年初从温哥华海港起程,途经香港,最后经过从汉口到西安的长途跋涉才抵达延安。他被派到晋察冀边区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但正当他大有可为的时候,却不幸在为伤员做手术时感染败血症,以身殉职。

1939年11月12日,诺尔曼.白求恩因医治伤员中毒,逝世于河北的唐县。

白求恩与"群众血库"

1938年6月,白求恩在五台县松岩口军区后方医院讲授输血技术。"输血"在当时是一个比较新鲜的技术,中国在大城市只有少数几家医院才能开展。在野战医疗条件下输血,是人们连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白求恩大夫首先详细讲述了采血操作、标准血型制作、血型鉴定、配血试验、储存、运输、保管等基本知识,接着推来一名胸部外伤的患者说:"现在,我来操作,你们谁第一个献血?"

"我来献。"32岁的卫生部部长叶青山挽起袖子。

验过血型,白求恩大夫让叶青山和病人头脚相反躺在床上,拿出简易输血器。带着针头的皮管连接在他们靠紧的左右两臂静脉上,皮管中间一个三通阀门,阀门上联着注射器。白求恩把阀门通向叶部长,抽拉针栓,殷红的鲜血便流入注射器,再转动阀门,血液便流入患者体内。

大家热烈鼓掌,战地输血在我军野战外科史上第一次取得成功。

第二个病人推来了,白求恩主动躺在了他的身旁不容置否说:"我是o型血,抽我的。"

消息传开,边区的农会、武委会、妇救会纷纷响应,上千人报名献血,很快组成了一支150人的献血预备队。白求恩高举地称之为"群众血库"。

白求恩和"卢沟桥"

1939年夏,白求恩在晋察冀卫生学校学习,讲授《野战外科示范课》。刚一上课,白求恩先对护士赵冲说,把"卢沟桥"打开。"卢沟桥"是白求恩为野战手术而设计的一种桥型木架,搭在马背上,一头装药品,一头装器械。

护士把"卢沟桥"搬下来,拿出东西,不一会,手术台、换药台、器械筒、药瓶车、洗手盆等一一就绪,医生、护士、司药、担架员、记录员各就各位,简易手术室就布置好了。下一步是示范伤员进入手术的过程,伤员从门外抬入、搬动、解绷带、检查伤情、换药、包扎或手术都井然有序。第三步是手术室的撤收,全部用品有条不紊地归位,最后把"卢沟桥"驮到马背上。

白求恩大夫说,当一名好医生不仅要技术好,还要时刻准备上前线。

白求恩和群众一起抗洪

1939年7月间,连续十几天的特大暴雨使唐河水位猛增,泛滥成灾的洪水着河北完县神北村。这里驻扎着军区卫生学校。正在撰写《师野战医院组织与技术》一书的白求恩就住在学校隔壁。

肆虐的洪水冲走了房屋、树木、秩序和庄稼。白求恩心痛极了。他站在河边脱下衣服,想下河捞取水中的农具,几名老乡死死地把他们住说:"我们不让你冒险。"白求恩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

洪水威胁着卫生学校的安全,上级决定将学校转移到河西岩。白求恩知道后立刻找到学校说:"我水性好,我要参加你们的突击队"。没有渡船,大家用大笸萝绑在梯子上当运载工具。白求恩和突击队的小伙子们跳进水中,十人一排,手挽手,一趟一趟来回运送着物资。

白求恩的侧泳游得很棒,他一边用力推梯子,一边还风趣地讲他在家乡湖中练习游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