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知乎 如何看待《明朝那些事儿》中对魏忠贤的评价?

2018-10-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下架下得好 这位知友发表了什么神论呢?大家来看下他的发言:"明朝那些事,标榜自己依据的都是所谓正史.明朝的正史是什么?是清朝根据自己的需要改过的.所以这套书能好得了吗?"我们从中可以发现这位网友根本不懂什么是史料学.文献学.考据学,把别人都想得和他一样,看一个信一个,随便什么史料都不需要加以考证就可以直接拿来用了.如果真的如此,要考据学做什么?要历史学者做什么?什么都是清代改的,照他这逻辑,中国从古至今,无论是二十四史,还是其他文献史料都无一信史了,那还研究个屁历史?魏忠贤知乎 如何

@下架下得好 这位知友发表了什么神论呢?大家来看下他的发言:“明朝那些事,标榜自己依据的都是所谓正史。明朝的正史是什么?是清朝根据自己的需要改过的。所以这套书能好得了吗?”

我们从中可以发现这位网友根本不懂什么是史料学、文献学、考据学,把别人都想得和他一样,看一个信一个,随便什么史料都不需要加以考证就可以直接拿来用了。如果真的如此,要考据学做什么?要历史学者做什么?什么都是清代改的,照他这逻辑,中国从古至今,无论是二十四史,还是其他文献史料都无一信史了,那还研究个屁历史?

魏忠贤知乎 如何看待《明朝那些事儿》中对魏忠贤的评价?

其次,《明史》中肯定有不利于清朝的内容,从而被清廷修改过,这是毋庸置疑的,确实是有。但大清朝就因为这些隐晦的内容,从而就需要把明朝两百多年的历史都篡改吗?清朝人都是吃饱了没事干,一条一条,一年一年地搞发明创造?

魏忠贤知乎 如何看待《明朝那些事儿》中对魏忠贤的评价?

@心吾 这位知友在底下回答讽刺我,说不应该因为别人质疑魏忠贤之坏就随便说别人是精神阉党,那我倒要问问你了,他们所谓的“质疑”有几点站得住脚了?一个说崇祯年间征三两茶税的神人,这叫质疑?一个认为东林反对空谈很可笑,这叫质疑?一个觉得现代文献都夹带私货,这叫质疑?

魏忠贤知乎 如何看待《明朝那些事儿》中对魏忠贤的评价?

什么干货证据都拿不出来,这叫“质疑”?你懂什么叫“质疑”么?你也配说他们那些神论叫“质疑”?

又来一个历史发明家, @十张大团结 这位发明历史说崇祯年间只能征三两的茶税了。

@Lu2 时至今日,还有人想当然的认为崇祯帝剪出阉党后,文官集团失去了制衡。所谓的文官集团什么时候成铁板一块了?真当崇祯帝是傻逼啊?还想当然得以为崇祯帝不懂制衡。尤其还是在崇祯年间,官僚们的党争热情丝毫不减。还是说有人认为东林党=文官集团?

如果有人认为东林党在崇祯帝剪除阉党后一家独大,那麻烦请分析下这张图里,都有哪些人是东林党啦?又有什么时候,东林党一手遮天啦?我还降低了难度,只放到了崇祯三年。

@特兰克斯 神论:“梦里啥都有……东林反对空谈。”说你没文化我还真是侮辱了“文化”这个词。东林党人向来提倡实学,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怎么到你嘴里就成梦里的事情了?丢人不丢人啊!

猜猜看“学问不贵空谈而贵实行”是谁说的?“学不在践履处求, 悉空谈也”是说的,知道不?“先行后言、慎言敏行之训”知道不?

@陈蓉蓉yomiko 今天又发现一条知友的神论:“请不要拿历史来抬杠 是真是假谁都不知道…因为最不靠谱的就是历史…懂?”

这逻辑也是非常牛逼了!真是无知者无畏。

@Zwx 既然这位觉得现代文献夹带私货,所以才去看原始文献,那我就这么说吧,你根据原始文献分析得出的结论要比那些严谨的历史学者所得出的结论,夹带私货程度要严重一万倍乃至一亿倍!因为你不但没有受过正规的历史学教育,更狂妄自大到敢嘲讽现代学术著作的程度,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非常典型的民科思维。

对于这种人,我推荐两本书:李剑鸣的《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荣新江的《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

魏忠贤就是大明朝的一坨奇臭无比的狗屎,这本来就是史学界的共识,没什么可质疑的。

只不过进入21世纪以来,有些人看了几部网络小说,看了几则历史发明家瞎扯的网贴,就天真地把魏阉想象成了公忠体国的大好人。

时至今日,知乎上给魏阉洗地的还是那么多。部分人,正经的学术著作么不去看,偏要去舔历史发明家屁股,天真地相信着那些毫无根据的“真相”,也是怪可怜的。

这个回答底下,又有两位历史发明家出来招摇撞骗了。虽然给魏阉洗地的痕迹并不明显,但也属于对明史一窍不通的那种人。 @特兰克斯 @Zwx 是吧,两位?

我不知道朱由检没皇权的说法从何说起,人家跟明代其他皇帝相比可是要乾纲独断的多。再者说了,明代皇权不在皇帝手中,还能在哪?内阁吗?司礼监吗?还是所谓的“文官集团”???

至于魏阉能续命的说法就更可笑了,能续命先解释下这个图呗?若不是崇祯年间,名列阉党炮制的东林党名单上的毕自严力挽狂澜,我看朱由检还撑不了十七年。

@Zwx 这位知友说我没听过几部明末史料就出来了。这话别人听后都要乐了。我手头搜集到的部分史料文献,只怕这位知友是闻所未闻呢。

现在这位知友千里转进,自信满满地说我没看过实录了,颇有常凯申之遗风。

我没列等于我没看过,这逻辑我看着怎么那么像那“你没带作业,一定是没有写”呢?

@Zwx 其他的不说了,你就跟我说吧,是不是“明末史料”等于“研究老魏的史料”。还有脸说什么“夹带私货的现代文献”,有勇气。

时至今日,还有人拿所谓的“加商税、减农税”说事。知道汪应蛟么? @十张大团结 看过《计部奏疏》么?看过《度支奏议》么?看过《晚明辽饷研究》么?

天启朝的东林党籍户部尚书汪应蛟就反对向农民征太多税,并列出了其他多项财政收入方式,比如说铸钱、典铺、屯粮、抽扣工食、平籴谷仓、东征事例、房屋税契、抚按捐助、节省钞关银、僧道度牒、催兵部马价银、南直牧马地、南粮改折、库折布粟等,这些大概可额定征收296万两,加上田赋加派366万两和盐课的54万两,一共是16项收入,共额征716万两。前面的十四项收入,即所谓的“杂项”,其中就有所谓的“商税”。

天启三年的杂项额征份额如下:

卫所屯田:仿效万历年间征播之例,屯粮每石加银八分,全国共额征收23万两。

优免丁粮:明代实行“士绅优待”政策,文武职官、举、监、儒、吏等类人员享有豁免一定的租赋、力役的特权。现除生员依旧免征外,其余文武职官举监儒吏也酌收优免丁粮银,共额征44.4万余两。

平籴仓谷:原本各州县秋冬积谷,春夏积银,积谷是为了备荒赈济,积银是为了应付急需。现将其中一半收入解充军饷之用,上交朝廷,共额征共14.6万两。

房产税契:凡有土地就有过割,有过割就有税契。民间房产买卖之时,酌定税契每两征收二分,也就是房产交易税,额征近29万两。

典铺酌分:从事典当生意的商人,获利甚多。将各省的典当铺按资产分成五等,每年分别征税十到五十两不等,额征19.5万余两。

督抚军饷、巡按公费银:各省督抚巡按将盐、茶、屯、马等差的公费赃银捐出,共19.8万两。

抽扣工食:指将各地方民壮的工食银抽扣若干军饷,当年议定岁纳67.9万余两。原本抽扣的名目分民壮和各种差役,到了崇祯年间无论民壮、各役全部扣取十分之三,各役的工食除了看司、门子、走递、铺兵、入学免扣外,其余皆在应扣之列。一共67.9万两。

马夫祇候:两司各府以及州县正官,有一官则一定有祇候马夫,除了司府首领以及州县佐贰等官免开销那祇候马夫外,其余细开其名册,并酌量扣取一部分银两,计岁输近10万两。

以上八项总共额征约229万两,再扣去湖广、四川、云南、广西四省用于平奢安之乱的48万两,剩下约额征181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