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别号 蒲松龄诗赞邵伯湖(扬州江都邵伯镇)

2018-12-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山东淄州(今淄博)人,以<聊斋志异>名满天下.清康熙九年(1670)九月,蒲松龄应同邑友人.时任扬州府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聘,来宝应做了一名文牍师爷,协助处理政务.(头条号:江都史话 原创作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蒲松龄别号 蒲松龄诗赞邵伯湖(扬州江都邵伯镇)蒲松龄虽然"读万卷书",却未"行万里路",这次南下,算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出行.在公余之暇,他常常醉心于宝应.高邮.邵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山东淄州(今淄博)人,以《聊斋志异》名满天下。

清康熙九年(1670)九月,蒲松龄应同邑友人、时任扬州府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聘,来宝应做了一名文牍师爷,协助处理政务。(头条号:江都史话 原创作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

蒲松龄别号 蒲松龄诗赞邵伯湖(扬州江都邵伯镇)

蒲松龄虽然“读万卷书”,却未“行万里路”,这次南下,算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出行。在公余之暇,他常常醉心于宝应、高邮、邵伯、扬州一带的风光美景。对这里迥异于山东的南方风物,他时时都感到新鲜,处处都觉得赏心悦目,从而触发无尽的创作灵感,总是能倾动于衷,发而为诗,写下不少南游诗作。

蒲松龄别号 蒲松龄诗赞邵伯湖(扬州江都邵伯镇)

蒲松龄在宝应只有年余时间,便于康熙十年(1671)秋返乡。在这期间,因公务需要,他曾两次随知县赶赴扬州公干,并泛舟邵伯湖。

一次是在康熙十年(1671)元宵后,当时公务紧急,只得连夜启程。虽风雪交加,却无妨风雅。他们在船上一面饮着宝应白酒,喝着芥山绿茶,一面各以梅花为题分韵赋诗,不知不觉就到了扬州。回程时,已是天晴气朗,邵伯湖风光正好,令蒲松龄诗兴大发,写下了《泛邵伯湖》诗一首:“湖水清碧如春水,渔舟棹过沧溟开。

蒲松龄别号 蒲松龄诗赞邵伯湖(扬州江都邵伯镇)

夕阳光翻玛瑙瓮,片帆影射琉璃堆。游人对此心眼豁,拍案叫绝倾金垒。湖风习习入窗牖,开襟鼓楫歌落梅。遥堤欸乃声陆续,镗鎝近接湖东隈。烟色苍苍日色暮,欲行且止犹徘徊。俄倾星出湖墨黑,城门久闭驺人催。扶醉下船事鞍马,炬火光天归去来。”(头条号:江都史话 原创作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

此后不久,蒲松龄随同孙蕙又一次连夜赶往扬州。公事完毕后,他心情极为舒畅,过邵伯湖时,又写下了《邵伯湖》诗一首:“巨笔一洗千顷墨,濯天疑浸星斗黑。万片碎金乱夕阳,八荒一抹琉璃色。镜面平铺光不流,其中深浅那可求。燃犀烛之不见底,龙精蛟怪拥蝌蚪。鼓楫问尔扁舟叟,苍莽之处有天否。”

在短短的时间内,蒲松龄一连写下了两首赞美邵伯湖的诗篇。这些诗作对邵伯湖的赞美完全与众不同,给人以别样的新奇感受。

在《泛邵伯湖》中,写了光天下的邵伯湖,是湖水清碧,湖风习习,欸乃声声,一派春色;写了夕阳下的邵伯湖,是泛着万片碎金,似打翻的玛瑙瓮,倾倒的黄金垒,平铺的琉璃堆;写了暮色中的邵伯湖,是湖水墨黑,犹如洗净巨笔后的千顷墨池。

在《邵伯湖》中,又从另一个角度描述了邵伯湖。写了邵伯湖之广,极目远望,水天一色,怀疑在这苍茫之处,究竟是天还是水在涌动;写了邵伯湖之平,犹如一抹琉璃,似乎连光照在上面都不流动;写了邵伯湖之深,幽幽而不见湖底,似乎有龙精蛟怪在哪里骚动。

蒲松龄不愧为语言大师,他不仅善于作文,也长于作诗。正如人们评价的那样:“先生之才,老于诸生,磊落之气,寓之于诗”。他写邵伯湖,不落俗套,用词新颖,不仅比喻新奇,想象奇幻,而且辞采盎然,浪浚诡异,大有李贺之风。(头条号:江都史话 原创作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

郭沫若先生曾夸赞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蒲松龄写邵伯湖的两首诗篇,描摹状物,总显示出高超的艺术技巧,又何尝不是“高人一等”,“入骨三分”,令人拍案叫绝。 朱毓麒(海 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