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彪媒体融合大会 “媒体融合不是 各种新媒体终端 的简单叠加”

2018-02-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伴随着互联网大量用户向移动终端的迁移,传统媒体的"短板"越发凸显.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未来媒体融合工作的着力点在哪儿?22日,2016媒体融合发展论坛主旨演讲在深圳五洲宾馆举行,来自人民日报社.新华社.解放军报社.光明日报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科技日报的6位"大咖"就媒体融合新探索等内容进行分享,深圳市长许勤主持演讲."'融合发展'是大趋势,'融合发展'代表着未来."在总结发言时,许勤表示,深圳将围绕着"科技和产业"两个创新中心

伴随着互联网大量用户向移动终端的迁移,传统媒体的“短板”越发凸显。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未来媒体融合工作的着力点在哪儿?22日,2016媒体融合发展论坛主旨演讲在深圳五洲宾馆举行,来自人民日报社、新华社、解放军报社、光明日报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科技日报的6位“大咖”就媒体融合新探索等内容进行分享,深圳市长许勤主持演讲。

“‘融合发展’是大趋势,‘融合发展’代表着未来。”在总结发言时,许勤表示,深圳将围绕着“科技和产业”两个创新中心的建设,充分地发挥深圳在科技创新、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产业、企业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加强与人民日报、新华社及各大媒体、地方媒体的合作,积极地探索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共同提升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秘书长 王一彪:

媒体融合发展 必须迈过一道坎

资源向移动端高度集中、信息传播渠道空前泛化、新技术、新应用的迭代明显提速、移动端增长开始进入平台期……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秘书长王一彪称,在面临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各类媒体所构筑的“实时性”“共享性”的复杂多变的舆论场时,媒体融合的发展面临了很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内容、资本和技术都在角逐手机屏幕这块方寸之地。”王一彪称,互联网行业正在经历着大规模的用户迁徙,原有传统媒体和PC端的信息和服务已在大范围向移动端转移集中。对传统媒体而言,技术应用研发先人一步或许并不容易,但是“保持着对技术的饥渴并积极运用,却现实可期”。在信息技术裂变式发展大背景下,王一彪强调,做出最优秀的内容仍是媒体第一要务,“至于用什么介质来传播,则可以采取‘拿来主义’。”

据王一彪介绍,现在有超过72%的新闻客户端,用户数量不超过1000人。因此,目前,“定位精准、特色鲜明、模式创新的产品仍是用户欢迎的稀缺品。”对此,王一彪称只要找准定位,突破同质化的窠臼,传统媒体还是能够抢占到新的发展机遇。

“互联网传播是技术催生的,新媒体升级一刻也离不开技术。”在王一彪看来,从“补齐技术短板”到“强化技术驱动”,是媒体融合发展必须迈过的一道坎。王一彪表示,要牢固树立全员技术意识,“无论从事哪类工作,都应从传播效果最大化角度来思考问题,把技术提供的一切可能性用足用好。”

光明日报社总编辑 杜飞进:

三个意识突显媒体特色

“当前媒体技术和传播渠道日益趋同的情况下,媒体融合如何实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光明日报社总编辑杜飞进认为,强化品牌意识、内容意识、用户意识,是传统主流媒体突显自身特色、实现分众化传播的途径。传统主流媒体历经几十年发展形成的文化积淀和品牌属性,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宝贵资源,专业的内容生产能力亦是传统主流媒体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杜飞进还提出,实现融合发展,除了将传统主流媒体的品牌价值进一步向新媒体延伸,增强优质内容的生产能力,还需强化互联网思维,变“读者”为“用户”,想用户之所想,急用户之所急。同时,杜飞进表示,“加强议题设置、整合媒体资源、坚持开办新媒体、改革体制机制,有助于推进深度融合。”

新华社副社长 刘思扬:

技术与内容的深度融合 是媒体发展的必由之路

“网络特别是移动终端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第一入口。”新华社副社长刘思扬强调,媒体融合应以“打造强大终端”为重点,不断提升新闻报道覆盖面、影响力。据8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16上半年为止,中国网民规模达7.1亿,手机网民达6.56亿。

“技术与内容的深度融合是媒体发展的必由之路”,他认为,牢牢坚持“内容为王”,是新闻舆论工作的本质特征。新闻产品是检验媒体融合的重要标准,媒体融合应以打造优质产品为根本,不断增强舆论引导力,“没有留得住、传得开、叫得响的创新性内容产品,媒体融合就是本末倒置。

”然而与互联网公司、市场化新媒体相比,主流媒体技术基因先天不足,要深入推进媒体融合,需在技术基因植入上下更大决心,花更大力气。“媒体融合发展正全面破题,深入推进融合发展,是我们肩上的担子,更是脚下的出路。”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 王庚年:

这是一个需要把品牌价值 做到极致的时代

“媒体融合的全部价值结晶是‘品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王庚年在会上对品牌融合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他表示,近年来,传统媒体不断尝试、探索、推动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媒体融合经历了传统媒体建设新兴媒体、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互动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充分融合三个阶段。

“随着5G、IPv6、区块链、量子通讯等新技术的应用,社会将真正进入融合时代,融合将成为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新技术的驱动下,王庚年认为,品牌融合是实现全方位媒体融合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品牌凝结着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凝结着用户的认知和认同。

在他看来,新的传播环境下,面对着信息碎片化海量化、用户的个性化自主化、渠道丰富多元化,任何媒体都可能淹没于时代洪流。“品牌就是一抹亮色,是媒体的标识和核心竞争力”,王庚年坚信,品牌在各种终端的辨识度,反映了媒体的真正价值,“媒体融合时代是一个需要把品牌价值做到极致的时代。”

解放军报社总编辑 孙继炼:

“报网台网融合” 被“融媒体新矩阵”替代

互联网领域未知大于已知,新媒体发展变化快于规划。解放军报社总编辑孙继炼表示,短短几年时间,媒体人一度热议的“报网融合”“台网融合”就被“融媒体、新矩阵”替代,在媒体融合趋势下,解放军报社重视平台建设,以建设“中央厨房”为抓手,整合信息数据、生产要素和运维保障,打造融合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动漫、虚拟现实等多样化产品的融媒体传播平台,实现一次性采集、全媒体呈现、多渠道发布。

此外,在加快结构调整、推动技术升级等方面,解放军报社也一直有所行动,并逐步从“军方号角”到“军媒旗舰”,借“融合之力“增强了传播自信。

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 李平:

推动媒体融合的根本动力 是信息的流动

“媒体融合不是各种新媒体终端的简单叠加,而是全方位的革新。”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李平认为,媒体融合包括技术的融合、受众的融合、平台的融合、价值的融合及服务的融合。在他看来,推动这些融合的根本动力是信息的流动,然而,“决定信息流动有效性的前提是‘人与人’、‘人与信息’之间的充分交互。

”李平表示,在“人人都是媒体、人人都可以原创”的今天,传统媒体的危机感越来越强。对此,他提出,实现媒体价值需要三个关键环节,即“契合用户需求,针对需求搭建平台,为用户生产、传递有价值的内容,提供高品质的有价值的服务”。

同时,还要实现三个环节的有机融合,并强化传媒“产品”理念,实现由过去简单的“内容为王”向“新闻价值为王”“平台服务至上”的发展思路转型。

晶报记者 李文舒 实习生 周文敏/文 记者 高雷 实习生 郑佳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