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三家分晋的时候 其他各国是什么反应?

2019-07-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历史上的三家分晋并不是一个历史事件,而是一个历史演变过程.事实上,三家分晋持续了将近一百年,而三家对分晋这件事的态度,是非常团结的.基本上就是谁敢掺和这事,三晋就联合群殴,坚定的要把晋国瓜分掉.值得一提的是,懦弱无能的周天子对三家分晋这件事的态度,不仅没有反对,反而还举双手双脚赞成--春秋战国三家分晋的时候 其他各国是什么反应?春秋中期,晋国和楚国先后崛起,成为当时的两大霸主.春秋后期,原本的春秋双霸都变成了落毛的凤凰,一个比一个惨.楚国是因为跟吴国的战争,被打的差点灭国了,因此雄风不在.至于晋

历史上的三家分晋并不是一个历史事件,而是一个历史演变过程。事实上,三家分晋持续了将近一百年,而三家对分晋这件事的态度,是非常团结的。基本上就是谁敢掺和这事,三晋就联合群殴,坚定的要把晋国瓜分掉。值得一提的是,懦弱无能的周天子对三家分晋这件事的态度,不仅没有反对,反而还举双手双脚赞成……

春秋战国三家分晋的时候 其他各国是什么反应?

春秋中期,晋国和楚国先后崛起,成为当时的两大霸主。春秋后期,原本的春秋双霸都变成了落毛的凤凰,一个比一个惨。楚国是因为跟吴国的战争,被打的差点灭国了,因此雄风不在。至于晋国,直接被瓜分了。那么,晋国为什么会被瓜分呢?这个要从晋国历史上的六卿制开始说起。

春秋战国三家分晋的时候 其他各国是什么反应?

由于晋国历史上有一次著名的晋侯围聚,尽杀群公子的事件。导致在晋献公时代,晋国公室中的大宗被杀的干干净净了。到了晋文公重耳流亡归国后,由于晋公室已经没有人了,所以晋国只能实行六卿制,也就是晋国执政的人要么是公室小宗,要么就是与国君没有血缘关系的异姓贵族。因此参与分晋的赵、魏、韩三个家族,便都是原先晋国的臣子。

春秋战国三家分晋的时候 其他各国是什么反应?

晋文公死后,晋国的六卿制从轮换制(也就是能者居之)变成了家族世袭制。这样一来,六卿也就从流官变成了世袭贵族。因为他们既是国家领导,又是大地主,导致不属于六卿之列的小家族根本不能与他们对抗。于是到了晋悼公后的时期,晋国的土地就逐渐被六大家族给瓜分了。至于晋国的国君,根本没有实权,也没有军权(只有属于国君八百公甲)。后来六卿之中的中行氏和范氏先后被消灭,六卿变成了四卿。

随着中行氏和范氏的被灭,表明晋国的六卿制度已经名存实亡,剩下的四卿名义上晋国的臣子,实质上已与诸侯无异,只不过还没有得到周天子的正式承认罢了。因为四卿皆以家族利益为首,从来不考虑国家利益。所以晋国在春秋后期,实际上也是一个空架子国家,徒有虚名。

春秋末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先后北上举行诸侯会盟,晋国因为四卿各有小算盘,都不愿意与吴、越争锋。于是,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便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两位霸主。

吴越都能称霸,让晋国上下非常丢脸,当时执政的智伯瑶(四卿之首)提出了一个建议,也就是让晋国的四大公卿,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各拿出一百里土地和户口来归给公家,以壮大晋国。提完这个建议,智家就先拿出一个万户邑献给晋公。但是赵魏韩三家的族长心里面都门清,你们智家实力最强,大伙如果上缴的一样多,吃亏的是赵魏韩三家。所以赵家的领导赵襄子不同意,于是智氏便威胁韩氏和魏氏一起攻赵。

最后,战争结果出现了翻转。智氏因为太过于嚣张,惹得魏氏和韩氏临时反水,联合赵氏里外夹击,灭了智氏……

灭了智氏之后,韩、赵、魏三家平分了智家的土地。这一举动,让晋国的国君非常不安,因为公卿越多,公卿之间就会争权夺利,公卿越少,公卿就会把目标对准晋公室,那么晋公室就会很危险。为了自保,晋出公派人向齐、鲁两国借兵,以讨伐三卿。岂不料韩、赵、魏三卿异常团结,三家联手攻打晋出公,晋公室无力抵抗,晋出公只得选择出逃,准备逃到齐国避难,然而半路上就病死了。最后晋国公室就完全沦为了三卿的傀儡。

那么当时的各诸侯国对此是什么态度呢?非常遗憾,当时诸侯国都在观望,看看能不能捞点好处,基本面没有诸侯管晋公室的死活。唯一例外的是齐国,跟三晋打了一仗,而且还不是为了替晋公室出头而打的。这一战在历史上被称为三晋伐齐,发生在晋出公病死约五十年之后。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把持齐国朝政的田氏宗主田悼子死了,他的弟弟田和继任。但是田氏家族还有一个分支家族公孙氏,这个家族坚持认为,田和杀害了他的宗主哥哥篡位的。于是,田和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就把公孙氏的代表公孙孙杀了。公孙氏的另一个代表公孙会一看形势不好,就在发动了叛乱,宣布脱离齐国加入三晋的赵家。(当时还没有赵国)

备注:齐国当时也很惨,处在田氏代齐的关键时刻。

齐国的领土主动加入晋国,这还得了?于是田和马上做出了反应,以田布为将,率军攻打叛乱的公孙氏。

齐军的效率很高,很快就把叛军为围了。但是赵氏的反应也不慢,立即通知了韩氏和魏氏两家,三家结盟,共同对抗齐国。三晋联军在魏将翟角、赵将孔青的带领下,迅速参战,然后跟齐军打了一仗。战争结果不出意外,齐国大败,田布战死,损失战车两千乘,阵亡士兵三万多。

三晋联军大胜后,把三万多齐军遗体堆成了两座尸山,以示羞辱。后来又把尸体归还给了齐国,想继续羞辱齐国。把尸体还回去的道理也很简单,齐国收到这三万多齐军尸体后肯定要办丧事,这么多尸体,得花多少钱?这对齐国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开销。要是齐国拒收这些尸体,齐国老百姓肯定会有意见!就不会再为国家,为权贵们效力了。这就所谓的二次进攻,跟地雷把士兵炸残疾,不炸死人是一个道理。

结果,齐国的实际领导人田和,他就真的没有收这些尸体,为后来齐国第二次大败,埋下了伏笔。

三晋伐齐之后,魏氏的领导人魏斯很贼,他下一盘很大很大的棋。他派人和周天子取得了联系,双方进行了友好会谈。魏斯向周天子表达了以下意思:周天子才是天下共主,希望天子能出面讨伐无道的齐国。

此时的周天子,已经惨的不能再惨了,根本没有诸侯拿他当根葱。魏斯这么恭敬的给自己面子,周天子心里都乐开了花。于是,周天子也正式的回复了魏斯他的旨意:一方面,周天子强调周王室的权威和周代礼法不容侵犯;另一方面,又表示了周王室对田和这种弑杀宗主的行为甚为不齿,绝对不能姑息容忍。魏斯收到周天子的回复后,大喜过望,事情已经成功了一半。

接下来,魏斯又向周天子请示,表示三晋都希望能够得到周天子的号令,率领其它的诸侯一起教训教训齐国,为维护周王室的尊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周天子觉得有些为难,说你们赵魏韩三家并不是诸侯,如何能率领其他诸侯呢?魏斯表示,这不是问题,我们三家以晋国的名义出兵就是了。

三家这么懂事,周天子也不好说什么,因此周天子便以天子身份,号令三晋挥师征讨违背周礼的齐国。

备注:魏斯就是魏国的创始人,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魏文侯。

于是,三晋伐齐之战的第二阶段开始了。公元前404 年,打着天子旗号的三晋联军,在联合了宋国、越国等诸侯后,对齐国发起了多面围攻,一举攻入了齐国长城,把军事重镇平阴围了起来,齐国国都临淄也危在旦夕。整个齐国从国君到平民,都陷入了恐慌之中。

当时的三晋,并不是诸侯,都只是晋国公室下面的公卿而已。结果三个不是诸侯的公卿,却各个都比诸侯实力还要强。而且魏文侯的智商爆棚,知道拉周天子出来给自己撑场面,搞的那些正儿八经的诸侯国也不得不屁颠屁颠的跟着赵魏韩三家一起出征伐齐。这件事也能从侧面证明,在当时一个统一的晋国,实力是有多恐怖啊!

被三晋联军打的半死不活的齐国,也算是看穿了三晋的意图。因为三晋围而不打,明显就不是想灭掉齐国。他们想要什么?必然是想要诸侯的名分嘛!于是齐国国君是齐康公,他亲自去到了三晋联军大营,与三晋领导人会盟。然后三晋派出了自家大夫去齐国,又与齐国的实际领导人田和会盟,四家达成了停战协议。根据这个停战协定,就等同于齐国承认了三晋的诸侯地位。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 年),也就是三晋伐齐之战结束的那一年,三晋联军离开齐国,各回各家。在回国的路上,三家的领导人都去朝见了周天子,说我们奉天子的号令,一直打进了齐长城,已经狠狠教训了齐国,并请示能否封为诸侯,正式成立自己的堂口?周天子无话可说,也就只好册命三晋为诸侯,东周从春秋时代正式进入了战国时代。

赵魏韩三家被正式册立为诸侯之后,也就脱离了晋国的法统之下,成为与晋国平起平坐的诸侯国了。在此之后,三家继续瓜分晋公室,最后于公元前349 年,杀掉了晋君,将晋国全部瓜分,晋国最终灭亡。

其实纵观整个三家分晋的过程,在三家分晋之前,晋国就已经是一个空壳子了。三家要瓜分它时,晋公完全没有还手之力。而其它的诸侯国,也无意帮忙,最多也就是谴责一下。当年楚国被吴国打的半死时,申包胥还能到秦国求援助。而三家分晋时,已经没有国家能帮助晋公室了。比如说秦国,晋国和秦国的关系一直都还行,但是在三家分晋这件事上,秦国就没有管。为啥不管呢?因为秦国管不起。

比如说第一次河西之战,也就是吴起率魏武卒大杀秦军于河西时,当时魏国仍然是晋国下面的公卿,没有立国。一个没有立国,还没有诸侯名分的魏国都能打的秦国半死不活的,这要是管三家分晋的事,被三晋群殴,那不是找死啊!由此可见,晋国真的是一个强的可怕的国家。如果三卿一致对外,比如分晋这件事,就没有哪个国家敢挑战三卿,否则被吊打的齐国就是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