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增的长征 信念的胜利——读王树增先生的《长征》有感

2018-01-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是在一次党课上知道<长征>的,年轻的男老师讲到动情处竟泪光闪闪.于是下课后就买了来读,没想到断断续续,从深秋到隆冬,竟也花了两个月时间.这期间,因缘际会去了趟北京,参观了"抗日战争纪念馆".北方的秋已经很深了,踏出纪念馆大门,发现路旁的银杏树有着醉人的金色,一串串树叶如风铃般在风中摇曳,生活竟是明晃晃的美好--我紧紧身上的衣服,猝不及防地想到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夜里行军.饥寒交迫--那时的红军,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足二十五岁,战斗员的年龄平均不足二十岁,十四岁至十八岁的战士

是在一次党课上知道《长征》的,年轻的男老师讲到动情处竟泪光闪闪。于是下课后就买了来读,没想到断断续续,从深秋到隆冬,竟也花了两个月时间。

这期间,因缘际会去了趟北京,参观了“抗日战争纪念馆”。北方的秋已经很深了,踏出纪念馆大门,发现路旁的银杏树有着醉人的金色,一串串树叶如风铃般在风中摇曳,生活竟是明晃晃的美好——我紧紧身上的衣服,猝不及防地想到长征。

爬雪山、过草地、夜里行军、饥寒交迫……那时的红军,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足二十五岁,战斗员的年龄平均不足二十岁,十四岁至十八岁的战士至少占百分之四十,是什么力量让这样一群青年,甚至可以说是孩子,义无反顾地跟着党走,哪怕穷山恶水,哪怕前途未卜。是什么让他们慷慨赴死?又是什么让看似不可能的长征最终取得了胜利?

有闲暇的夜里,我便到书中寻找答案。记不清多少个瞬间,我放下书闭上眼,鼻子发酸,心绪难以平静。之后,我的眼神慢慢掠过每一个英雄的名字,试图以认真地默记表达我对他们的敬意。如果眼光和泪水能开出小雏菊,真希望他们的坟前此刻能有些许的暖意。

英雄们的身影像是一组群雕,由信念、纪律、为民、毅力雕刻而成。假如要问,在这四种品质中,哪一种是其他品质的出发点,最终决定了长征的胜利,决定了抗战的胜利,决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我想,是信念!“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读完《长征》,我更深刻地读懂了这句话。

当战争打响时,红军将领喊的是:“同志们跟我上!”而国民党军官喊的是:“你们给我上”;红军官兵舍身往死,攀悬崖架人梯,冒着枪林弹雨前进,国民党官员则是开枪打伤自己,早早逃出狙击阵地;红军不同队伍之间相互协作,无论付出多大的牺牲,也要拖住敌人,不惜一切配合主力红军北进。

国民党军队要么其他军队打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要么干脆让开通道让红军通过,以防国民党其他军队借打红军之际进入他们的地盘,灭了他们当“地头蛇”的美梦,要么干脆撒腿就撤,远远地看其他部队是如何落入红军的伏击圈的。

红军用实际行动,表现出共产党人大局在胸的宽广襟怀,诠释了理想信念的伟大作用。如果不是信念,还会有什么力量让两支军队有着这样的天壤之别?

面对群众,红军一心为民,说话和气,买卖公平,而老百姓也给了红军最诚挚的心意。许多细节说明了这一点:“要离开于都时,从下午起,红军官兵就开始打扫借宿的老乡家的院子,把水缸里挑满水,甚至还上山割了些草把房东家的牛喂了。

百姓们知道红军要走了,妇女们聚集在一起把她们做的鞋和缝补好的衣袜送给红军;年纪大些的妇女拿着针线站在路边,发现哪个红军衣服破了就匆忙上前缝几针;孩子们追着队伍往红军的口袋里塞上一把炒熟的豆子。

”“在遵义东南有个叫桑木垭的地方,红军驻扎在那里的时候,红军小卫生员经常给百姓看病。……小卫生员一个人上路去追赶队伍,没走出多远就被国民党保长拦住杀害了。当地的百姓们把红军小卫生员的遗体洗干净,埋在路边,那里从此被百姓们叫做‘红军坟’。……后来,国民党军队来了把坟平了,但是第二天,‘红军坟’就被百姓重新堆了起来。”

面对饥饿,红军严守纪律,同舟共济。在一些连队3天没有一粒青稞的情况下,仍旧对所经藏区的藏民和寺庙的财物,包括粮食给予妥善保护。当在山里发现无人看管的牦牛时,官兵们尽管无米下炊,依旧不敢杀牛,而且还割草养牛。

几天后牛主人找来,红军全数奉还。经过玉米地,实在饿极了,便煮点玉米叶吃。当玉米地主人——一位老阿妈揭开红军的锅,看到煮的是玉米叶子,回家端来一大盆煮熟的玉米送给红军。连司务长给了老人三块大洋后,官兵们才狼吞虎咽吃起来,看得老阿妈在一旁直抹眼泪。部队在草地里断粮时,大家把仅有的一点东西全部集中起来,再平均分配。

面对同志,红军牺牲自己,保全他人。爬雪山过草地,死亡最多的是担架员和炊事员。担架员的负重太大,他们因为不愿丢下那些在作战中负了伤的红军战友直至自己累死,而受重伤的战士为了不拖累别人,把草盖在自己脸上佯装已死去。

炊事员死亡的原因大多是因为违反了轻装的规定,他们总想多带些食物,以便日后别让官兵们饿着。不单单对人,哪怕是对一匹战马,饲养员也照顾精心:“红军过草地时,他把身上的干粮全给马吃了,自己一个劲儿地掏棉衣里的棉絮往嘴里塞。一师走出草地的时候,老谢身上的棉衣里面都掏空了。”

面对伤病,红军坚强面对,置之度外。长征途中,红军许多高级军官都有负伤或患病的记录,毛泽东、王稼祥在长征一开始就是带病出发,周恩来更是差点儿命丧草地。然而他们都坚持随军,一路指挥战斗,从未懈怠。至于红军战士们更多的小病小痛以及因战斗负伤的则不计其数。

让人印象很深的是“贺炳炎锯胳膊”。“没有麻药。一条大锯在开水中煮了一个小时。几个红军战士负责按住他的双腿和身体。他们还准备了一条毛巾,把师长的眼睛蒙上了。

贺炳炎清醒后把毛巾扯下来,看了看说:‘都靠边!锯吧!’说完把毛巾咬在嘴里,眼睛一闭。卫生连的几个战士心一横,用脚踩住他的右胳膊,锋利的锯齿对准枪伤伤口‘咝啦’一声锯下去……” 这就是信念的力量!一次又一次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人的一生,总归要有一个信念在支撑着自己,信念能让人拥有不竭的动力,化被动为主动。进入新时期,相信每个人仍能从“长征”中,汲取自己需要的精神滋养。或是爱岗敬业、追求不懈的工作热忱,或是英勇顽强,勇于拼搏的英勇气概,或是踏实努力,相信未来的乐观精神,或是严守纪律,团结协作的高尚品德,尤其是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更应该自我叩问,是否传承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使命?

诚如作者所说:“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比世界上任何人都有理由读懂中国工农红军所进行的长征。读懂了长征,就会知道人类精神中的不屈与顽强是何等的伟大;就会知道生命为什么历经苦难与艰险依然能够拥有快乐和自信;就会知道当一个人把个体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时,天地将会多么广阔,生命将会何等光荣。” (蔡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