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长大的玩具

2018-08-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七年级语文<一起长大的玩具><捅马蜂窝><海鸥乔那坦>鄂教版[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一起长大的玩具><捅马蜂窝><海鸥乔那坦><一起长大的玩具> ○教学目标 1. 能在理解文中抒情.议论语句的基础上,解读文章的主旨. 2. 认识玩具与时代.文化的关系及其对儿童成长的作用. 3. 品味语言情味,体会作者情感.一起长大的玩具○教学重点 1. 理解文章丰富的思想内涵. 2. 了解金波的文学常识. 3. 识记

七年级语文《一起长大的玩具》《捅马蜂窝》《海鸥乔那坦》鄂教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一起长大的玩具》《捅马蜂窝》《海鸥乔那坦》

《一起长大的玩具》 ○教学目标 1. 能在理解文中抒情、议论语句的基础上,解读文章的主旨。 2. 认识玩具与时代、文化的关系及其对儿童成长的作用。 3. 品味语言情味,体会作者情感。

一起长大的玩具

○教学重点 1. 理解文章丰富的思想内涵。 2. 了解金波的文学常识。 3. 识记和理解文章的生字生词。

○学习内容 整体感悟 1. 读了课文后,你能告诉我作者都写了些什么吗? 2. 你能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吗?

研读与赏析 1. 作者感到猪蹄儿灯的制作过程是“最大的乐趣”,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2. 朗读课文,找出表达“我”对儿时玩具喜爱的句子,说说我喜爱的原因。 3. 文章写法上有什么特色?

一起长大的玩具

学法指导 1、阅读时要把握好三种玩具的不同侧重点。“猪蹄儿灯”在“制”,“陀螺”在“抽”,“兔儿爷”在“玩赏”,喜欢的原因各有不同。 2、阅读时要注意文章的儿童情趣,作者以儿童的眼光去观察描述事物。 3、建议课外调查成年人儿童时期喜爱的玩具,并从中发现一些有价值的话题。

一起长大的玩具

4、作者时代离我们比较远,建议查找资料辅助理解。 全文依据玩具类别自然分成了三部分。每部分既可独立成文,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些玩具,都能体现童趣。

玩具是自己做的,玩耍方式是自己创造的。做着玩着,我们就慢慢长大了。它们身上都凝聚着创造者的创造和才华。这些玩具反映着民俗民情。在这些玩具上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那个年代的物质水平、文化水平决定了玩具的特征。

体验反思 1. 试着评价不同时代的孩子、不同时代的玩具。 2. 那些现在看起来非常土气的玩具引发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思考。

拓展延伸 调查一下你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他们在童年时候的玩具是什么样子的,再调查一下现在的小朋友们玩的是一些什么玩具,看看玩具对人的成长有什么帮助。   《捅马蜂窝》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理解内容。 2.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作者的感情变化。 3. 认识环境描写对情节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 1. 通过有感情的反复诵读,理解内容。 2. 认识自然环境描写和对话描写的作用。

○学习内容 整体感悟 1. 如何理解课文题目? 2. 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有什么变化? 3.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我们的大自然,学习课文后的启示。   研读与赏析 1. 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内容。 2. 找出自己感触最深的段落或句子,反复品读,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

学法指导 1. 紧紧抓住描绘“我”心理活动的句子。理解“我”心理活动变化的过程,你会发现这条线能帮助你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主旨。 2. 可以试着按“朗读——复述——思考——讨论”的顺序与课文对话,与老师对话,与同学对话,你的思考会更深入。 3. 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文中的一些细节描写,体会它们的作用。 4. 学习中要思考:我们人类应该怎样善待生命、善待大自然,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来谈一谈。

体验反思 1. 受到马蜂的攻击后,“我”对马蜂的态度变化是怎样的,可信吗? 2. “似乎有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心头”一句中的“罪孽感”如何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罪孽感”?

拓展延伸 指导:你捅过马蜂窝或者干过类似的事情吗?这样做对不对呢?学了这篇课文后,你对以前的做法有了什么看法?   《海鸥乔那坦》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的深刻主题。 2. 通过揣摩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分析人物思想性格。 3. 懂得生活和生存的区别,追求理想,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1. 了解童话以及童话运用拟人方式反映生活的表达技巧。 2. 联系生活,展开联想,读懂作者的写作意图。

○学习内容 整体感知 1. 课文讲述的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如何评价乔那坦。 2. 文章中海伦、乔那坦的父母、长老院的长老们和法官等人物出场的作用? 3. 如何理解文章中多次出现的海鸥争食场面。

研读与赏析 1. “为了食物而失去乐趣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呢?”试分析乔那坦生活的乐趣是什么? 2. 乔那坦追求的结果是被驱逐,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3. 结尾处主要写小海鸥在练习飞行,这样描述有什么用意?

学法指导 1. 理解本文要细致,将描写乔那坦内心活动的语句划出来,进入它的内心世界,理解它的行为。 2. 从乔那坦的经历和作者对它的描写语言去品味作者的写作意图。 3. 对乔那坦的评价可以有争议,这是对文章的拓展,但评价要有课文依据。 4. 联系乔那坦的遭遇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体验与反思 1. 在乔那坦的心中,“生活”和“生存”有什么区别?它所追求的“生活”是怎样的一种生活呢? 2. 乔那坦的梦想是不是“不切实际”,它的行为是不是真的“不务正业”?为什么其它的海鸥都不理解它?

拓展延伸 1. 乔那坦不服长老们的决议,如果你是它的辩护律师,你打算如何为它进行辩护。 2. 学习这篇课文后,谈谈你对生活和理想的认识。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20分钟) 一. 解释词语: 1. 觊觎: 2. 慷慨: 3. 罪孽: 4. 颤动: 5. 温文尔雅: 6. 眸子: 7. 萦绕: 8. 眩晕:

二.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鬃毛 麒麟 滑稽 甲胄 蛰人 前襟 告诫 凶悍 翱翔 愚昧 

三. 填空: 1.《捅马蜂窝》选自____,作者____,___作家。著有小说集______、_____和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等。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为人们所传诵的名句是________。

3.《渡荆门送别》中表现作者浓浓恋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 4. “爷爷又指了指我的脚下,一只马蜂!我惊吓得差点叫起来,慌忙跳开。”俗语________就是概括的这种情形。 5. 我喜欢从那___青苔的湿漉漉的大树干上,___又轻又薄的蝉衣,从土里___筷子粗肥大的蚯蚓,把团团飞舞的小蜢虫___到蜘蛛网上去。

四. 课文阅读题: 阅读《兔儿爷》一文,回答下列问题。 1. 文中第一段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 “每年的中秋节,都愿意‘请’一尊兔儿爷来和我们玩耍”,说说“请”字的含义。 3. 作者为什么喜欢兔儿爷? 4. “已经好多年没见过兔儿爷了;如果现在有卖兔儿爷的,我一定买一个大个的。”这句话蕴涵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试题答案 一. 解释词语: 1. 希望得到或企图得到。 2. 不吝惜的意思。 3. 迷信的人认为应当受到报应的罪恶。 4. 短促而频繁的振动。 5. 态度温和,举止文雅。 6. 本指瞳仁,泛指眼睛。

7. 曲折环绕。 8. 本身和周围的东西似乎在旋转的一种感觉。 二.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zōng qílín jī zhòu zhē jīn   jiè hàn áo xiáng   yúmèi  三.

填空: 1. 《中华散文珍藏本丛书》 冯骥才 当代 《铺花的歧路》《雕花烟斗》《三寸金莲》 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5. 爬满 取下 挖出 驱赶 四. 课文阅读题: 1. 外貌描写,为下文写“兔儿爷”的可爱埋下伏笔。 2. 是“买”的意思,不说“买”而说“请”显示了人们对兔儿爷的敬畏。 3. 对兔儿爷的喜爱,除了源于对生活中真实小白兔的温情之外,还由于兔儿爷多了几分童话色彩。 4. 对兔儿爷的喜爱,对童年生活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