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别让“水宝宝”害了你宝宝

2018-03-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水泡前,“水宝宝”如米粒一般大小.水泡后,“水宝宝”直径增加10倍.核心提示近日,江苏淮安一3岁男孩因误食了“水宝宝”,导致肠部穿孔,医生紧急手术切断肠子,男孩才保住性命.据了解,这种叫做“水宝宝”的儿童玩具,因颜色鲜艳,放入水中后会慢慢膨胀变大,吸引不少儿童购买.大河报记者走访洛阳当地市场发现,这种玩具多为三无产品,未标明可使用年龄范围,幼儿一旦误食会阻塞肠道以致发生危险,在此提醒家长们尽量不要给小孩子买这类玩具,平时照看孩子也要多加留心.3岁男童误吞“水宝宝”险丧命有媒体报道,江苏淮安一名三

水泡前,“水宝宝”如米粒一般大小。

水泡后,“水宝宝”直径增加10倍。

核心提示近日,江苏淮安一3岁男孩因误食了“水宝宝”,导致肠部穿孔,医生紧急手术切断肠子,男孩才保住性命。据了解,这种叫做“水宝宝”的儿童玩具,因颜色鲜艳,放入水中后会慢慢膨胀变大,吸引不少儿童购买。

大河报记者走访洛阳当地市场发现,这种玩具多为三无产品,未标明可使用年龄范围,幼儿一旦误食会阻塞肠道以致发生危险,在此提醒家长们尽量不要给小孩子买这类玩具,平时照看孩子也要多加留心。

3岁男童误吞“水宝宝”险丧命

有媒体报道,江苏淮安一名三岁男童呕吐腹泻六天未进食。到医院检查,发现孩子肠部有肿块并有穿孔迹象。医生当即决定手术,在男童的肠道内发现一个直径五厘米的圆形肿块,接着在肠子另一处又发现一个肿块,在将肿块切除后,医生看到一个直径约5厘米,呈暗黄色,质地很脆的球状异物。

医生们判断,这个异物是孩子玩的“水宝宝”玩具,这类玩具未泡水前很小,放入水中后不断膨胀变大。这时家里人才知道,原来是孩子玩耍间误食了小玩具。对此,医生表示,如果孩子就诊再迟些,可能会出现休克甚至危及生命的危险。

学校周边有售,不少小学生喜欢玩

那么,这种名为“水宝宝”的儿童玩具在洛阳是否也有售卖?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洛龙区芳达市场,在多家玩具店内,记者看到了“水宝宝”。这种类似小珠子的透明小球,用小塑料袋或小玻璃瓶装着,每袋售价0.5元~1元不等。

店员说,“水宝宝”就是将颜色各异的珠子放到水里后,过一段时间就会膨胀变大,变成晶莹剔透的“水晶球”,非常好看。柜台上,一个塑料瓶子里装满了直径约2厘米左右的“水宝宝”,摸起来非常柔软。“这些大的珠子都是从小珠子变成的。”该店员说,因为色彩鲜艳,还会变大,具有一定观赏性,很多小孩子喜欢玩。

记者注意到,装有“水宝宝”的塑料袋及瓶子都很粗糙,使用说明为英文,没有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生产地址和提示适用于哪个年龄段儿童使用的说明。记者问店员这类玩具为何种材质,对方表示不太清楚,只说是小孩子玩的,比较安全,没有任何毒性。

随后,记者走访了市区多所学校门口的商店,也发现有售。“这种是在玻璃瓶里泡好的,有很多种颜色,卖得比较好,学生大都买去作为装饰品。”西工区凯旋路学校附近一家店主向记者介绍售卖的“水宝宝”。

在景华路一所小学门口,不少学生都知道“水宝宝”。“它放到水里边会慢慢变化,逐渐长大,有很多种颜色,很漂亮,也很神奇,同学们都喜欢玩。还比赛看谁的‘水宝宝’弹得高呢。”一名小学生说道。

米粒般大小,遇水膨胀如弹珠

记者在市面上购买了一些“水宝宝”,这些小如米粒一般的玩具直径约为2毫米,在将其放入水中浸泡约5分钟后,这些“水宝宝”就开始膨胀,个头慢慢长大如玩具手枪的子弹一样大小。约1个小时后,膨胀至直径约1厘米,晶莹剔透,摸起来非常柔软、很有弹性的小圆球;4个小时后,个头又大了一些,跟弹珠大小一般,直径达2厘米。

这些“水宝宝”为何会遇水膨胀呢?对人体是否有害呢?昨日下午,大河报记者带着变大后的“水宝宝”来到河南科技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化工系,该院姚大虎博士告诉记者,这种“水宝宝”其实是一种吸水性树脂,主要成分是聚丙烯酸钠,是一种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遇水就会膨胀,而且吸水性特别强。这种材料吸水后,会迅速膨胀,能够吸收自身体积的几百倍到几千倍,主要应用在一些工程堵漏、防渗等方面。

ins id="Sinads49447" data-ad-pdps="PDPS000000049447" data-ad-status="done" data-ad-offset-left="-2" data-ad-offset-top="-2"

ins

姚大虎博士说,吸水性树脂,一般是用淀粉混合丙烯腈或丙烯酸酯制成的,而丙烯腈和丙烯酸酯都有一定的毒性,像这种颜色各异的“水宝宝”,可能是由于商家添加工业色素所致。所以,家长要留心,切忌让年龄小的儿童接触,以免误食。

让危险小物件远离儿童

此外,记者向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区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张建丰咨询。他说,医院接诊过一名类似患儿,最终也是通过手术将体内的异物取出,保住了患儿性命。不过,在日常生活中,儿童误食硬币、扣子等情况还是比较常见。

张建丰说,家中有3岁以下的宝宝,最好将家中小物件放好,由于这个阶段的宝宝缺乏一定的辨识能力,好奇心强,防范意识薄弱,最易误吞东西。所以,很多在成年人眼里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就很有可能成为伤害宝宝的致命“武器”。应经常提醒孩子不要随意吞食东西,尽量让孩子避免接触体积小的物件,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