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读音 曹禺谈《雷雨》阅读答案

2017-08-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时间: 2016-2-13 分类: 作业习题  [来自ip: 13.117.174.141 的 热心网友 咨询]问题补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曹禺谈<雷雨> 周朴园这个人可以说是坏到家了,坏到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的程度.他自己,在当时社会上当然是"名流"."贤达".他认为他的家庭也是个"最圆满,最有秩序"的"理想家庭".他教育的儿子周萍,也是个好儿子,"健全的子弟",其实已经腐烂透顶了.

时间: 2016-2-13 分类: 作业习题  【来自ip: 13.117.174.141 的 热心网友 咨询】

问题补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曹禺谈《雷雨》 周朴园这个人可以说是坏到家了,坏到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的程度。他自己,在当时社会上当然是“名流”、“贤达”。他认为他的家庭也是个“最圆满,最有秩序”的“理想家庭”。

他教育的儿子周萍,也是个好儿子,“健全的子弟”,其实已经腐烂透顶了。 a 前,周朴园为了和一个门当户对的阔小姐结婚,把遭受他凌辱、迫害并给他生了两个孩子的丫头鲁侍萍,在 b 晚上,硬是从家里赶了出去。

大儿子他留下来了,这就是周府大少爷周萍;二儿子才生下 c ,病得奄奄一息,就让侍萍抱走了。可以想象得到,那情景是多么凄惨。无依无靠、走投无路的侍萍急得没法,只好跳河。跳河而又没死,连孩子也被救起,这就是后来的鲁大海。

周萍和鲁大海,同父同母的亲兄弟,由于社会、阶级地位和生活环境的不同,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两条路,再也没法相处在一起了。鲁大海对周朴园,怀着极端强烈的仇恨。这不只是他一个人的家仇家恨,而是阶级的仇恨。

不知道为什么,当时我鼓捣出了这么一大堆东西来。可能是因为常看报纸的关系。那时的确常常闹罢工。我听到过一件真实的事情,一个资本家在哈尔滨修一座江桥,他故意让江桥出险,使几千个工人丧生。

他是承包商,从每个工人身上扣二百块钱。我所写的周朴园就是这样发了一笔昧心财、血腥财,从此他才阔起来。这样一个人,你说他没道德,他可觉得自己高尚得很哩,觉得自己最崇高、最了不起了,他是那么“多情”,那个被他糟蹋过的丫头,被他升格为“前妻”了,甚至连他和这个丫头胡搞、后来生了孩子的那间房子,房子里的摆设,他都一直保持原样,不准别人动一动。

他自以为是好丈夫、好父亲、正人君子,其实是一个在外杀人如麻、在家专制横暴的魔王。

他这个人永远觉得自己是正确的。当 d 后侍萍又来到他家见到周萍时,他让周萍跪下,说:不要以为她出身低下,却是你生身之母,不要忘了……多么冠冕堂皇!他竟没有自愧自疚。他对侍萍的怀念可能是真的。

因为他自和侍萍分别后,结过两次婚,第一个是个阔家小姐,抑郁而死,第二次就是和繁漪。两次婚姻都不如意。他对侍萍的思恋、怀念,便成了他后半生自欺欺人、经常咀嚼的一种感情了。这既可填补他那丑恶空虚的心灵,又可显示他的多情、高贵。

1.这段文字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是(不超过8个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a、b、c、d四处应分别填入的文字是[ ] A.a二十年 b大年三十 c一天 d二十年 B.

a三十年 b八月十五 c三天 d三十年 C.a三十年 b除夕 c两天 d三十年 D.a三十年 b大年三十 c三天 d三十年 3.下面是对“他(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可能是真的”一句话的不同理解,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A.

作者认为,由于身份、地位的缘故,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绝没有真的成分,因此所谓“真情”便具有可能性了。B.作者认为,抛开身份、地位等因素,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有真的成分,但也只能是一种可能,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这种真感情都不会存在。

C.作者认为,抛开身份、地位等因素,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有真的成分,但当他考虑到他的身份、地位的时候,这种感情就只具有可能性,甚至因为这些因素而使那一点真情荡然无存。D.作者认为,不管存在不存在身份、地位等因素,周朴园都不可能对侍萍存在真情,这句话中用的“可能”一词只表示一种推测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