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均摇葬礼】王均瑶早逝的背后

2017-05-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核心内容:王均瑶早逝的背后,草根出身,草莽创业,王均瑶能否称得上是我们时代的"经济英雄"?他的"胆大包天"是创造了财富神话,还是制造了财富泡沫?他的离去,是否意味着"以勇创富"时代的结束和"以智取胜"时代的开始?上海很久没有下雨了.然而2004年11月13日,上海的天空却突然下起了雨.这雨疏一阵,紧一阵,空白一阵.雨水在冷风中飘洒,落进了人们的眼中,也落到了人们的心上.1000多名群众冒雨来到上海龙华殡仪馆,他们只有一个朴素的

核心内容:王均瑶早逝的背后,草根出身,草莽创业,王均瑶能否称得上是我们时代的“经济英雄”?他的“胆大包天”是创造了财富神话,还是制造了财富泡沫?他的离去,是否意味着“以勇创富”时代的结束和“以智取胜”时代的开始?

上海很久没有下雨了。

然而2004年11月13日,上海的天空却突然下起了雨。这雨疏一阵,紧一阵,空白一阵。雨水在冷风中飘洒,落进了人们的眼中,也落到了人们的心上。

1000多名群众冒雨来到上海龙华殡仪馆,他们只有一个朴素的心愿——看王均瑶最后一眼。白玫瑰扎就的花圈立满通道两旁,尽管挽联早已被雨水打湿,但上面的名字仍然清晰地闯入人们的视线:王均瑶,王均瑶,王均瑶……

遗像旁悬挂的挽联是:忆当年胆大包天名震四海成改革英雄,看今朝英年早逝声撼神州得百年美誉。32个字浓缩了王均瑶灿烂而简短的一生。厅堂正中那张英姿勃发的巨大遗像让 人看了一阵心惊。

外面的雨越下越大,王均瑶安静地躺在那里,终于没有看到这场久违的大雨。

王均瑶的母亲坐在椅子上,不住地用难懂的温州方言叨念着,像是在为早逝的儿子超度亡灵。王均瑶的两位兄弟王均金和王均豪分立于母亲左右,接受人们的慰唁。王均瑶的妻子手捂胸口坐在婆婆身边,已成泪人。持久的巨大悲痛使她的身体四肢沉浸在一种晃动的状态中。王均瑶的小女儿——这个三岁的孩子还不懂什么叫生离死别,只知道以后爸爸再也不能带她去吃必胜客了。

王均瑶生前不是政要,也称不上巨商,可他在中国商界创造了“胆大包天”的创业神话,他的死怎能以一个“累”字了得!

王均瑶是经济时代的英雄,他的匆匆离去,是一个经济英雄的悲壮之举。他走了,像风,像雨,像雾……留给我们很多悬念。

2004年11月15日,笔者对王均瑶走过的路进行了调查梳理,将王均瑶真正的死因告诉给读者。

锦衣背后的贫寒童年

王均瑶虽然死在繁华的上海,但他的出生地却在远离上海的一个小渔村——坐落在温州市苍南县大渔镇。这里一边临海,三面环山,距离县城有50多公里。过去这里一直没有公路,村民要进一趟县城,得翻山越岭,步行5个多小时。

2004年11月17日,笔者来到笼罩在蒙蒙冷雨中的大渔镇渔岙村。虽然温州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说,可是这里除了山就是海,看不到田。此时正值海水涨潮,停泊在海边的渔船与最靠海的房子,几乎在同一平面上。村背后是山,很陡峭;村前面是海,很辽阔。

53岁的村主任郑元金刚从王均瑶葬礼上回来,他告诉我:“渔岙村有500多户渔民,2000多人口。600多年前,这里是明朝抗击倭寇的战略要地,在村子的东北和东南两个山岗上,至今还有两个烽火台。过去这个村有30多条渔船,养活着村里几百号人。那时集体出海,集体打鱼。

海生物是他们取之不尽的资源,海鲜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小小的渔村吸引着方圆几百里的挑贩爬山涉水来这里进货。靠这老天爷赋予的自然资源,村里谁还想出去闯世界?20世纪80年代后,情况就变了,随着人口的增加、资源的枯竭,一时间‘僧多粥少’,人们不得不想办法到外地去发展。”

“王均瑶是第—个出去闯荡的人吗?”笔者问。

郑主任精瘦的脸变得沉重起来:“你要了解王均瑶的情况,我晓得的也不多。这孩子从小就不爱说话,十几岁便离开了村子,我对他的印象不太深。我只知道小时候他家很穷,父亲是个孤儿,姓徐,是王家招女婿过来的,所以孩子们都跟着母亲姓。

解放前王家是很有实力的,王均瑶的外公是这村子的保长,也是这个村的最高权力者,解放后,被判了死刑。从此,王家开始走下坡路。王均瑶有两个姐姐两个弟弟,母亲有条腿不太好,只能在家里织网,做些家务,一家7口人全靠父亲出海打鱼为生……”

作为长子的王均瑶,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长大,必定会产生振兴王家、撑起王家的责任感。

“在学校里,他就是静不下来,上课时,他不是到海边去摸海红(一种可吃的海生物),就是到山上去砍柴。在他三兄弟中,他的学习成绩是最差的,读到小学三年级,他就退学了……在我的印象里,王均瑶不太爱说话,但在小伙伴里似乎很有威望。村里小孩打架时,总看到有他在,并指挥着自己的一支‘队伍’。”现已退休的王均瑶的老师黄丕林说。

王均瑶退学后,就跑到大姨家的印刷厂当学徒。印刷厂设在与大渔镇相邻的金乡镇(20世纪80年代初,金乡是全国第一个搞印刷、商标的专业镇,龙港成为印刷名镇是后来的事)。王均瑶在那里,白天跟着叔叔阿姨们学印刷,晚上就给全国各地的客户写信拉业务,把当地一些印刷品的样品以信件的形式寄往全国各地。

如果哪个厂家有兴趣回了信,他就进一步联系,直到把客户抓到自己的手里。就这样干了两年,王均瑶觉得要赚大钱,必须走出金乡搞推销。当时他只有14岁,他知道如果单独一人出去闯,即使自己有这种胆量,客户也不会与他这个“娃娃兵”谈业务。

于是,王均瑶回到家里找母亲商量,希望隔壁的肖玉宝叔叔能带他出去闯一闯。肖玉宝曾经在福建一家木材公司做会计,后来回到家乡做起了推销员,主要是推销金乡一家工艺厂的塑料和商标制品,一年四季都在外面跑。

“那天,均瑶的母亲找到我,要我带他出去闯闯,我见那孩子个儿不高,瘦瘦的,怕他吃不了这个苦,万一在外面跑丢了怎么办?均瑶的母亲就说,我这孩子很听话,你叫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不会给你添乱。当时我见他眼睛一闪一闪的很机灵,又禁不住他母亲的恳求,便收留了他。”肖玉宝已经76岁了,可是对于这段记忆他却超乎寻常地清晰。

问及王均瑶的一些情况时,肖玉宝满脸自豪,他回忆道:“第一次带王均瑶出去是到江西。在与一些厂家洽谈的过程中,我察觉均瑶的脑子特别灵,对方出个什么价,他的眼珠子一转,根据自己的成本,马上就知道这笔生意能不能做,合不合算。

第二次带他出去,是到河南省政府、郑州市政府去谈一笔业务,他见到守门的枪兵有点紧张。我告诉他,在外面联系业务,首先要胆大,什么地方都要敢闯,做生意不是做坏事,人家不会吃掉你。均瑶连连点头。那一天,我们两人跑得很累,我回到旅馆就想睡觉,均瑶却对我说,他想一人去看戏。

我说:‘这么大的省城,晚上走丢了,我如何向你母亲交待?’他说:‘不会的,我白天已经把路线都记下来了。’我还是摇头不让他一人出去。他用恳求的眼光望着我:‘您就让我出去练练胆儿吧!’我只好随他了。均瑶走后,我躺在床上,一直睡不着,总担心这孩子会迷路。可没想到,他走了不到两个小时,就满脸是笑地回来了。从那一刻起,我觉得这孩子将来会有出息。”

从肖玉宝家出来,天空还飘洒着绵绵细雨,像是整个渔村都在哭泣。我走下山坡时,眼前突然出现一座很扎眼的祠堂,村主任说:“这是王家的祠堂,王均瑶的外公在世时,这里是一所学校,他外公兼任校长。前几年王均瑶回来扫墓时,又修筑了一次。我在参加均瑶的追悼会时,他母亲满脸泪水地对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