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写西游记的目的是什么?
(原创)吴承恩在《西游记》开篇写到: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意思是:想知道人生的真谛,须先读懂西游记!如果想知道吴承恩写《西游记》的目的,就要先知道吴承恩是何许人也?
吴承恩(1510?——1582?)明代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吴承恩经历明代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五朝。辉煌时期主要集中在嘉靖、隆庆两朝。嘉靖帝在位45年,其孙万历在位48年,中间的隆庆在位6年。
嘉靖和万历如出一辙挥霍着祖辈留下的基业,长期隐居深宫,不思进取,致使百年萧条。少年时代吴承恩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在家乡颇有名气,被乡邻大加赞赏,认为他参加科考乃囊中取物手到擒来之事。
之后考中秀才,多次乡试却名落孙山,大约五十岁时才谋得了浙江长兴县县丞的职位, 县丞是县令的副手,一大把年纪且心高气傲的吴承恩,倍感窝囊,同时感叹世态炎凉。辞官回乡用创作神怪小说《西游记》来排遣自己的情怀。
石头出身没有根基的孙悟空,尽管能上天入地,有七十二般变化,本领高于天庭一众神仙,但没有后台只能屈居“弼马温”这类不入流的官职,这是吴承恩自身命运的真实写照。而天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哪吒父子,准确的反映了嘉靖时期严嵩父子蛮横跋扈朝政的现实。
《西游记》中老好人的玉皇大帝就是当时嘉靖帝的代言。 嘉靖是超级“道教铁粉”,他崇拜信任一些知名道士,长年在深宫炼丹修道,以求长生不老。为了长寿,嘉靖到了走火入魔的境地。
他听信谗言认为未有经历人事的女孩的月经可保长生不老,下令大量征召十三四岁宫女,并命神道用她们的处女月经炼制丹药。 为保丹药的纯净,宫女们不得进食,只吃桑葚、饮露水。 被征召的宫女苦不堪言,以杨金英为首的宫女们决定反抗,趁嘉靖皇帝熟睡用麻绳差点将他勒死。《西游记》中,道士的形象多为不堪,并非吴承恩对道教的偏见,而是他对嘉靖痴迷道教官场恶俗风气的不满。用自己的笔抗争黑化不合理的社会现实。
《西游记》是吴承恩借助玄奘不远万里求取真经佛经,巧妙的折射社会生活的复杂现实,深刻而辛辣地揭示出当时社会的黑暗本质,表达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要求变革的强烈意愿,含蓄地折射出渴望建立“君贤神明”的仁义之国的政治抱负,具有强烈的民主意识与鲜明的时代特征。令后人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