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皇帝什么意思 五代时期儿皇帝与臣孙男 它们到底是什么意思!

2019-01-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五代时期,封建割据,战事频仍."今世天子,兵强马壮则为之耳",更有甚者,他依靠契丹人的兵力,换取了儿皇帝的宝座.石敬瑭原是后唐明宗李嗣源手下得力大将,李嗣源还把女儿永宁公主嫁给他为妻.但是,李嗣源死后,新即位的唐愍帝和唐末帝都十分猜总石敬璃,怕他伺机造反.石敬瑭为图自保,在晋阳城内称病不理政事.儿皇帝什么意思 五代时期儿皇帝与臣孙男 它们到底是什么意思!清泰二年正月,文武百官齐集一家举杯杨饮.末帝喝得酩酊大醉回到后宫,他的妹妹,即石敬瑞夫人(此时智对为现国长公主)也来向他收酒视寿.这时

五代时期,封建割据,战事频仍。“今世天子,兵强马壮则为之耳”,更有甚者,他依靠契丹人的兵力,换取了儿皇帝的宝座。

石敬瑭原是后唐明宗李嗣源手下得力大将,李嗣源还把女儿永宁公主嫁给他为妻。但是,李嗣源死后,新即位的唐愍帝和唐末帝都十分猜总石敬璃,怕他伺机造反。石敬瑭为图自保,在晋阳城内称病不理政事。

儿皇帝什么意思 五代时期儿皇帝与臣孙男 它们到底是什么意思!

清泰二年正月,文武百官齐集一家举杯杨饮。末帝喝得酩酊大醉回到后宫,他的妹妹,即石敬瑞夫人(此时智对为现国长公主)也来向他收酒视寿。这时,末帝已醉得东倒西歪,口中吐出戏言:“妹妹刚到京城,就急着回去,莫非想同石郎起造反么。”公主一听,吓出一身冷汗,低下头默默退出宫去。第二天,未帝酒醒后左右侍从告诉他昨天酒后失言,末帝后悔不及,忙把公主召来,好言安慰一番。在官中住了好几天,才回去。

儿皇帝什么意思 五代时期儿皇帝与臣孙男 它们到底是什么意思!

魏国长公主为人精明强干,嫁给石敬瑭后,颇获丈夫敬重,因此两人相濡以沫,生死与共。为了进一步试探末帝的居心,石敬瑭假装上表请求解除他的兵权。过了几天,诏书下达,命他离开河东重镇,调任为地处僻远的天平节度使。

儿皇帝什么意思 五代时期儿皇帝与臣孙男 它们到底是什么意思!

石敬塘同部下商议道:“先帝委我重任,命我终生镇守河东,今皇帝无故夺我兵权,定是怀疑我有反心。难道我们就此等死不成?”部将刘知远进言道:“明公兵强马壮,何不起兵反唐,帝业岂不是垂手可得?"桑维翰:“契丹国兵力强大,明公如能设法结纳,引以为后援,不怕事情不成。”

石敬明在不反即死的情况下,听从了桑维翰的建议,一边公开传檄反唐,一边派人向契丹国主耶律德光求援,以认耶律光为父亲,并割让燕幽十六州的条件,向契丹借了五万兵马,很快击退了唐末帝派来的大军。接着,契丹军队冲杀在前,一路势如破竹,从晋阳打到洛阳。

唐末帝势穷力竭,只好率全家老幼登楼自焚而死。这样一来,河北大平原无险可守河东仪存雅门关处险委。从此,也就展下了中原四百多年以来颖频遭受契丹、女真以及蒙古统治者侵扰而长期战乱不断的恶果。

石敬璃做皇帝后,统治极不稳定。连旧部属对他的卖国行径也深感不满。也有些部将想学他的做法向辽国称臣,以谋取他的帝位。他一面被人唾骂,一面经受江国方面的压力,还要对付部下的反叛在夹缝中做了七年儿皇帝,忧悒而死。因此,困境中他在位时根本顾不上建宗庙,册皇后等事。他的妻子魏国长公主李氏也就未被他立为皇后。

天福七年(公元942年),石敬瑭死,因他的几个儿子都已早死,便把侄子石重责过继为嗣子。石重贵即位,称晋出帝,迁都汴梁尊李氏为皇太后。

石重贵也是个不成器的东西,就在石敬塘治丧期间,竟看中了寡居的婶母冯氏。他把冯氏弄进官来,服丧未满,就做起了新郎。喜庆宴席上,他乐不可支,举起一杯酒来道:“皇太后有令,先帝不参加大庆!”

好一句话说出口,左右侍从无不掩口而笑。石重贵自己也觉失口,索性放声大笑起来,于是满堂哄笑声益发不止。朝野对此引以为丑事。

寡妇冯氏以婶母嫁给侄子,被立为皇后,特宠而骄。她哥哥冯至,本是大字不识几个的粗俗之人,竟是官运亨通,由知制造而中书含人而大学士,直做到枢密使(管理军事边防等实权的大官,有时权力超过宰相,连他的群狐群狗党也一个个开官晋爵。

在石重贵执政期间,晋辽关系迅速恶化,后晋的几个将领都想做皇帝,便勾结辽国,出卖后晋利益。开运三年(公元946年),后晋被辽国打败。兵临城下之时,知大势已去,提着剑,把太后,冯皇后等后宫眷属统统赶到一起意欲投火自尽。

正在这时,亲军将领薛超赶来,一把抱住石重贵的后腰大叫:“皇上且慢轻生!”展开一封信看,觉得信中语气颇为平和,以为有一线生机,忙下令迅速朴灭官中大火,义命翰林学士范质起草降表,自称“臣孙男”。

降表草就后,出帝正在展阅,李太后踉踉跄跄走来,边哭边说:“我屡次训诫你,说冯后兄妹误国,你偏不听,才有今日,看你有何面目去见先帝!”出帝默默不语。太后接过降表看,更加伤心,索性大声恸哭起来。哭了一会,也亲自执笔,写了一封投降信给耶律德光,自称“新妇李氏妾”,诚惶诚恐至极。

耶律德光可不客气,受降后,立即把出帝废为庶人,派骑兵通着出帝一家人北徒黄龙府(今辽宁一带),离汴京迢迢数千里。一路上,风雨凄苦,饥寒交迫,历经两年,才走到那里。

可怜李太后已是风烛残年,又是出身王家的金枝玉叶,哪里吃得起这般苦,到黄龙府的第二年(公元950年)元月,她就病倒了。无医无药,不禁南望故土,仰天大哭。临死,对出帝嘱道:“我死后,请焚我尸骨,务将骨灰运回范阳佛寺,勿使我变成虏地野鬼!”说完,含泪而逝。

李氏一生,并无过错。其悲惨命运,是时势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