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华苓代表作 聂华苓 四代中国作家的女主人

2017-06-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聂华苓与先生安格尔主持的"国际写作计划"先后招待过四代中国作家.日前,聂华苓出版自传<三生影像>,新书发布会上,当代大陆作家们纷纷发言谈论自己在爱荷华的经验及与聂华苓的交往.莫言去了,李锐去了,苏童.迟子建与毕飞宇特地乘火车赶去北京,隐瞒着聂华苓,只为了突然去敲她的门,给她个惊喜.我曾在爱荷华居住三年,临离开时,才与聂老师熟悉起来,偶在她厨房外的原木餐桌旁,谈论文坛旧事,至夜半而不疲.她一生阅历丰富,但宽厚平和,直率坦承,有晶莹透明之美.她偶尔会指着旁边的椅子说:"

聂华苓与先生安格尔主持的“国际写作计划”先后招待过四代中国作家。

日前,聂华苓出版自传《三生影像》,新书发布会上,当代大陆作家们纷纷发言谈论自己在爱荷华的经验及与聂华苓的交往。莫言去了,李锐去了,苏童、迟子建与毕飞宇特地乘火车赶去北京,隐瞒着聂华苓,只为了突然去敲她的门,给她个惊喜。

我曾在爱荷华居住三年,临离开时,才与聂老师熟悉起来,偶在她厨房外的原木餐桌旁,谈论文坛旧事,至夜半而不疲。她一生阅历丰富,但宽厚平和,直率坦承,有晶莹透明之美。

她偶尔会指着旁边的椅子说:“丁玲那时坐在这里”。或:“迟子建我们俩坐在这里喝酒,说说笑笑,可投缘了。她说她妈如果看见了肯定会嫉妒”……眼前便恍然出现两人雪利酒在手,畅快大笑的样子。窗外山丘,茂树掩映间,有鸟休憩,有野兔溜过,有鹿散步,这是她文章中屡次提及的“鹿园”。鹿园旁边,那栋方方正正的小楼,就是很多来过爱荷华的中国作家的住处。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丁玲等作家来爱荷华时,就住在“安寓”之下的“五月花”公寓,常常饭后踱几步,上来说笑。如此放松状态,延续至今日。数年前,仍在爱荷华时,深秋某晚,与以英文写作的作家朋友李翊云去访聂老师,时国内作家李锐、蒋韵、西川和孟京辉受邀去访,大家围桌而坐,享受聂老师提供的起司及点心,谈诗论文,不时辩论起来。聂老师微笑旁观,如宽容的长辈分享着后辈的活力。

之前去爱荷华的大陆作家们,多数英文程度不能与其他国家作家交流,故形成以母语为“官方语言”的亲密交往小群体,李锐和蒋韵阅读自己的小说片段,西川读诗,孟京辉放映自己的电影《像鸡毛一样飞》……大家互相捧场,因短暂密集而心无杂念的交往,他们回国后大都维系着亲密关系。

苏童在聂华苓的餐桌旁品威士忌、白兰地、杜松子酒,毕飞宇与娄烨在那里抬杠,“安寓”不远处的爱荷华河畔,余华在清晨独自吸烟沉思,喂野鸭。河边野鸭,被好心人们喂得懒了,冬天也不迁徙,赖在发电厂附近,有时从垃圾箱里觅食。后来李锐特地忧心忡忡说,不该喂它们,这样违反自然法则……

之后,去爱荷华的大陆作家为莫言、唐颖、张献和陈丹燕。上海作家英文略好,与其他国家作家有更多交往。有位希腊作家就与中国作家们混在一起,学说上海话“十三点”,央唐颖为他介绍位中国姑娘为妻……美国生活细节对唐颖小说中的他乡描述不无裨益(尽管她之前在纽约生活过);陈丹燕当时有意写书,关于多年前发生的爱荷华大学物理系中国学生卢刚的悲剧事件;剧作家张献则孜孜不倦去图书馆查找和复印西方戏剧资料,准备带回国学习传播,又为“国际写作计划”的作家活动拍纪录片,人缘颇佳。

从聂华苓的角度来看,“国际写作计划”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来爱荷华的中国作家的影响,远胜对当代作家之影响。因为2000年后去爱荷华的中国作家,大都已见多识广,而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应邀前去的作家,经过半世纪与西方隔绝后,有的初出国门,或是“大右派”,如丁玲,王蒙,萧乾,艾青,张贤亮,吴祖光……在西方所见所感的第一手经验,影响到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表达方式。

聂老师与安格尔也曾大力帮助当时被台湾政府迫害的台湾作家、“最后一个马克思主义者”陈映真。汪曾祺笑称聂华苓喜欢交往“台湾的左派,大陆的右派”。

上世纪六十年代,聂华苓于爱荷华河上一艘小船上的狂想,经她与安格尔苦心经营变成现实,迄今为止,已有一千二百多位世界各国作家受邀参与“国际写作计划”,华人作家获邀数量最多,有一百多位,大部分由聂老师斟酌、提名。有时经费短缺,她与爱荷华大学几位华裔教授凑了资金,资助中国作家前来,她说,“我是一棵树,我和Engle做的‘国际写作计划’就是我的果实。”

聂华苓,1925年生于湖北,1949年定居台湾,1964年赴美, 1967年与美国著名诗人保罗·安格尔(Paul Engle)共同创办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到2007年为止共邀请一千多位作家前往爱荷华写作、交流,其中华人作家一百多位。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翡翠猫》、《台湾轶事》,长篇小说《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长流》,散文集《三生三世》等二十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