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华苓安格尔 聂华苓忆丈夫安格尔 别具一格的爱情故事(图)

2017-07-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80年巴金在寓所会见美籍作家聂华苓和她丈夫,美国诗人保罗·安格尔     "有一天,PAUL突然问我:'听说毛的诗写得不错?'"PAUL

1980年巴金在寓所会见美籍作家聂华苓和她丈夫,美国诗人保罗·安格尔 

    “有一天,PAUL突然问我:‘听说毛的诗写得不错?’”PAUL是指聂华苓丈夫、美国著名作家安格尔。每次提到PAUL,她的语调都格外柔和。     “我就给他说,毛有些篇章的确很棒。

他马上又问:那你为什么不试着译几首呢?”     聂华苓动了心。牛刀小试,居然大获成功,初译的几首毛诗在华人文学圈很快流行起来。

一个偶然的即兴建议从此发展成了一个正式的事业,聂华苓、安格尔合作的英译毛诗分别于1972年和1974年在美国和法国出版发行。     “接着我就挨骂了。

台湾报刊骂我不忠不孝。”聂华苓父亲死于红军的枪下,所以在台湾看来,聂华苓翻译毛诗就等于背叛父亲的亡灵。而海峡另一端,则抱以惊喜和期待。     “其实两边都对我想象过度了,把一个文学事件政治化了。

”回忆这段风波,聂华苓这样说。     但无论如何,毛诗英译无意间为聂华苓开启了人生的一个通道———梦萦魂系的故园向她张开了双臂。

“四人帮”垮台不久,即1978年,聂华苓重返阔别三十年的祖国。受到的礼遇之高,超乎她的想象。     1979年初秋的一个周末,聂华苓夫妇一手导演的“中国周末”在他们的寓所安寓隆重揭幕。

来自两岸三地,包括美国、欧洲在内的三十多位著名华人作家,隔绝整整三十年后第一次坐在了一起。来自中国大陆的,一位是毕朔望,另一位就是萧乾。     聂华苓后来回忆:“那是一天早上,我们在阳台上吃早点。

PAUL突然说:两岸一直不通,我们来把他们搞通好不好?”那时中美刚刚建交,两国关系正在蜜月中。美国朝野对中国充满了好奇和关注。

台海两岸动态是他们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     “我说,我们不是政治家,怎么去搞通啊?PAUL说我们不是政治家,但我们是文学家呀,文学家有文学家的方式。

”     PAUL雷厉风行,马上开始化缘。他在爱荷华极富声望,当地银行和企业都愿为他慷慨解囊,钱根本不是问题。“中国周末”,即以中国文学为主要议题,以沟通两岸中国作家为主旨的文学聚会,很快就完成了全部筹备。

    9月14日夜,全体来宾在安寓二楼会合。来自中国大陆的两位作家,毕朔望和萧乾,立刻成了整个聚会的中心。

聂华苓回忆当时情景说:     “那时大家好激动。大家都没去过大陆,来爱荷华都是为了见大陆作家,尤其是为了见萧乾。”     刚刚获得平反的萧乾,第一次重返国际舞台,举手投足无不儒雅风流,但也特别谨慎。

会上其他作家都是即兴发言,即兴吟咏,萧乾发言则基本不脱稿,而且稿子写得很板正。显然,他并没有完全走出阴影。     萧乾在爱荷华大学逗留了四个月。

继萧乾之后,中国作家联袂而来。1980年艾青,1981年丁玲,1982年王蒙,1983年王安忆、茹志娟,以及陈白尘,汪曾祺,余光中,杨牧,王文兴,白先勇,吴祖光,张贤亮,邵燕祥,冯骥才,谌容,白桦,阿城,北岛,余华,刘索拉,苏童,刘恒,李锐,迟子建……,但凡有影响的中国当代作家,大多有一段爱荷华经历。

他们来这里写作,旅行。爱荷华大学还给他们配英文助手,把他们的作品译成英文在国外出版。

    聂华苓和丈夫伉俪情深。可是,1991年安格尔溘然西去。那年聂华苓66岁。     “你们知道PAUL去世时最担心我什么吗?”     聂华苓突然神秘地问。

马上又自问自答:“他最担心的是我不懂钱。所以去世前他专门指定了一个银行官员,为我的私人财产把关。

我要多用一点钱,都要那个官员批准才行。”     “安格尔在的时候,我几乎从来不摸钱。等他走了,钱不能不经我的手了,我还真不习惯。

有一次,我差点就丢掉了12万美元。”     “那是好多好多年以前的事了。有天早上,我突然接到一张单据,还以为是哪个商家的广告单呢,没多看就扔进了垃圾筒。

到了中午我想起来这事,觉得好像不对劲,又把那张单据从垃圾筒里拣出来。但我怎么也看不明白,后来请教一个朋友,才知道那是银行寄来的12万美元支票。原来是PAUL的胞弟去世之前,从他自己的遗产中划了12万美元给我。”     (葛申申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