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师曾红线女】众人缅怀粤剧艺术大师马师曾红线女

2019-04-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金羊网讯 记者黄宙辉,通讯员李满.梁引章报道:12月12日,红线女艺术中心举办庆祝红线女艺术中心成立二十周年系列活动之--"忆述马师曾与红线女爱国情操和艺术人生"座谈会.一众与马师曾.红线女在艺术.工作及生活上密切交往的重量级嘉宾深情缅怀两位粤剧艺术大师.[马师曾红线女]众人缅怀粤剧艺术大师马师曾红线女12月12日,"忆述马师曾与红线女爱国情操和艺术人生"活动在红线女艺术中心小剧场举行.马师曾与红线女的儿子马鼎昌.马鼎盛兄弟,与马师曾.红线女共事过的同行.专家.亲友

金羊网讯 记者黄宙辉,通讯员李满、梁引章报道:12月12日,红线女艺术中心举办庆祝红线女艺术中心成立二十周年系列活动之——“忆述马师曾与红线女爱国情操和艺术人生”座谈会。一众与马师曾、红线女在艺术、工作及生活上密切交往的重量级嘉宾深情缅怀两位粤剧艺术大师。

【马师曾红线女】众人缅怀粤剧艺术大师马师曾红线女

12月12日,“忆述马师曾与红线女爱国情操和艺术人生”活动在红线女艺术中心小剧场举行。马师曾与红线女的儿子马鼎昌、马鼎盛兄弟,与马师曾、红线女共事过的同行、专家、亲友等。 金羊网记者汤铭明摄

马师曾一巴掌“打”醒徒弟

【马师曾红线女】众人缅怀粤剧艺术大师马师曾红线女

马师曾的马派艺术与红线女的红派艺术,是粤剧艺术的两大艺术高峰。上世纪五十年代,马、红合作演出的《搜书院》被誉为粤剧改革与创新的里程碑。周恩来总理观看了该剧的演出,盛赞粤剧是“南国红豆”,粤剧在中国地方戏曲界的地位从此得到大大改变。

资深导演梁从风是马师曾的最后一个徒弟,在马、红的提携下成长。“我印象最深的是马师曾打在我身上的一巴掌。”梁从风回忆,1959年,他陪马师曾老师在上海演出。有一次,他偷偷模仿老师的唱腔、动作,正唱得陶醉时,突然被老师一巴掌打到后脖子上。

“马师曾老师告诉我:‘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你只要学我怎么样去创作就对了。’”马师曾让梁从风看京剧、昆曲,并且将每个演员的特点一一与他分析。“老师告诉我,演员一定要根据角色进行创作。”梁从风说。

国家一级编剧何笃忠与马师曾见过面但没有正式拜师。“我一直都在暗中偷学和研究马派唱腔。因为我崇拜马派唱腔,所以有机缘跟随红线女20年。”何笃忠最记得,红线女曾经一字一句地修改他改编的《审死官》剧本,“他们对粤剧艺术的忠诚让人感动。”

12月12日,“忆述马师曾与红线女爱国情操和艺术人生”活动在红线女艺术中心小剧场举行。马师曾与红线女的儿子马鼎昌、马鼎盛兄弟,与马师曾、红线女共事过的同行、专家、亲友等。 金羊网记者汤铭明摄

红线女爱才惜才

广州红豆粤剧团由红线女创建。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勇回忆,他与红老师共事13年。在艺术生产上,团里的每一部作品包括《刑场上的婚礼》、《南越宫词》等都得到红老师的亲自指点。她经常到排练场上指导,看到演员表演不到位,她会亲自示范。

红老师还很重视人才。她曾经看到徒弟欧凯明咳嗽厉害,就打电话让余勇买梨给他煲水喝。她还力主将苏春梅从深圳调回广州。红派弟子、著名粤剧演员欧凯明、黎骏声、苏春梅等人也齐齐到场,回忆红线女对他们的教导和关心。

原广州市市长黎子流在访谈中说,如今红线女艺术中心在广州文化建设上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与红线女崇高的爱国情操和艺术追求不可分割,她与马师曾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粤剧的这种精神,值得所有文艺工作者学习和传承。

12月12日,“忆述马师曾与红线女爱国情操和艺术人生”活动在红线女艺术中心小剧场举行。马师曾与红线女的儿子马鼎昌、马鼎盛兄弟,与马师曾、红线女共事过的同行、专家、亲友等。 金羊网记者汤铭明摄

拿积蓄为国家军队买战机

在红线女离世之后,马鼎盛、马鼎昌先生分别撰书追忆父母,已分别在广州、香港出版发行,缅怀父母。

马鼎昌跟众人分享一段难忘往事。1951年,已定居在香港的马师曾、红线女回国参加抗美援朝粤剧大集会义演。马师曾拿出自己的积蓄为国家军队购买战机,红线女也在活动中慷慨解囊。此事被英港当局知悉,马红双双受到审查。但面对英港当局的威迫,马、红二人毫无畏惧。马师曾还大义凌然说道:“不管是谁,谁要是打我们国家,我就捐款打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