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幼青的人生事迹】向死而生:读陆幼青《死亡日记》有感

2019-09-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向日葵是陆幼青生前的最爱.认识他的人都评价他"乐观.向上",一如向日葵.即使在生命倒计时的100天里,陆幼青也不愿"默默地.全然静止地"等待死神的召唤,"我要将死亡的过程袒露出来,让所有癌症病人关注生的意义".[陆幼青的人生事迹]向死而生:读陆幼青<死亡日记>有感    陆幼青生于1963年,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生病前,他是上海浦东房地产展销中心副总经理.陆幼青6年前发现胃癌已是晚期,胃不得不切除4/5.但3个月后,他拖着

    向日葵是陆幼青生前的最爱。认识他的人都评价他“乐观、向上”,一如向日葵。即使在生命倒计时的100天里,陆幼青也不愿“默默地、全然静止地”等待死神的召唤,“我要将死亡的过程袒露出来,让所有癌症病人关注生的意义”。

【陆幼青的人生事迹】向死而生:读陆幼青《死亡日记》有感

    陆幼青生于1963年,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生病前,他是上海浦东房地产展销中心副总经理。陆幼青6年前发现胃癌已是晚期,胃不得不切除4/5。但3个月后,他拖着轻飘飘的身体顽强地走进公司大门,微笑如旧。他对朋友们说:“人有死亡的尊严,应该自己选择接受死亡的方式。”

    今夏,陆幼青再度发病入院时,医生预言他“还有100天”。此时,陆幼青出奇地平静,思考良久,决定以日记的形式记载这100天的经历、生理和心理变化。“自己的日子会一天比一天难过,很容易地就会逃避。日记像考勤卡似的,勤奋与否一目了然。”

    他将日记定名为《死亡日记》,并决定上网进行“死亡直播”。对此,中国心理学权威人士、北京大学教授张吉连说:“陆幼青能‘死给人看’,我研究了一辈子心理学,还没有看到第二个。” 

    金峻是《死亡日记》的第一个网上阅读者。他说:“看到日记的第一感觉只有两个字:震惊。一个普通人,面对死亡勇敢地挺起胸膛,这该是怎样的勇气?”

    陆幼青在病床上共写了34篇日记,数十万字。“一篇两三千字的日记,要用去我四五个小时。我躺着,坐着,倚着,以各种姿势坚持写完它。”

    日记一发表,网友们的贴子便纷至沓来。“你在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对待生活。一个人面对死亡尚且如此,那么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事不能冷静思考和处理呢?”北京3位癌症患者流着眼泪喊出了“我要活着”。

    锁定《死亡日记》的不仅是网友。病房里,被十几个记者团团围住的场面时常出现。陆幼青接受采访很少躺着。“我是不会躺着的。因为人如果选择了最舒服的方式,也就选择了离死亡最近的方式。”说起以分秒逼近的死亡,他从容中甚至带着几分幽默:“我要去与死神约会。这是一张单程车票,只有去,没有回。”

    因为这份从容,陆幼青竟从死神手中抢出一本《生命的留言—〈死亡日记〉全选本》给妻女作最后的礼物。拿到新书那天,病床上的陆幼青吃力地在扉页上写下“你能给我的已给了,这是我能给你的”递给妻子时,四目相对,泪流满面。

    陆幼青和《死亡日记》在网上被说成“2000年中国民间的特殊事件”,毕竟,这个普通人引起了太多的思考。张吉连教授说:“其实,只有真正对死亡有准备的人,才能真正拥有人生。” 

    大概已有几年了,那还是在陆幼青生病期间,我便关注到了陆幼青和他正在写作的 《死亡日记》。说心里话,我当时对陆幼青的关注,并不是在《死亡日记》的这本书上,而是在他面对生死的态度上。

    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陆幼青的时候,我的确有太多的感慨。

    他那么年轻、那么优秀,那么有才华、有思想、有前途,还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谁曾料,天妒英才。就在他事业有成、宏图大展的时候,他却没有了时间、没有了机会,甚至可能还将会没有了生命。

实事求是地讲,不是每个人面对这样突如其来的致命打击,都能坦然对待、直面接受的。然而,陆幼青,这个看似有些文弱、瘦小的上海男人,他在接受电视采访时,面对疾病、甚至死亡,居然仍是坦然自若、侃侃而谈。尤其是当我看到他那冷峻、坚定和从容不迫的人生态度与他那病弱之躯形成的巨大反差时,我感到了陆幼青身上的那一种令人震撼和难以置信的力量!

    有的时候,可能人有一个健全、健康身体的时候,往往不一定会有一个完备、完善的精神。

    当然,陆幼青最终还是走了。留下了他年轻的妻子,留下了他可爱的女儿,还有这本令人唏嘘不已、感慨万千的 《死亡日记》……

    我是在陆幼青走了几年后,才看了这本《死亡日记》的。而且,这中间并不是说我没有机会去看,却是自己不愿去看或不忍心去看。毕竟,对于过于沉重的东西,人不是任何时候都喜欢面对的。 

    陆幼青的文笔是十分流畅和漂亮的,而且,字里行间,你能看得出和读得到一种忧郁和凄美的感觉。

    “冬天,一个清洌的湖,湖水并不纯净,只是因为寒冷的沉淀才如此……

    湖的对面有一幢欧式的大房子,依稀是白色的。每个房间都亮着灯,看不真切,它巨大的身影投在湖面上,却一动不动,只是灯光看上去更亮了。过了一会儿,它开始熄灯,一盏、二盏、三盏……熄灯的过程缓慢而又坚定,像一个仪式……

    最后一盏灯灭掉的时候,有人死了。”

    这是陆幼青叙述的自己小时候曾经多次想象到的与死亡有关的画面。看过后,我不禁有些惊叹和惊讶。如果真的是在那么小的时候,陆幼青就想到了死亡,而且,还把它想得那样美、那样静、那样安详,就像一个美丽的童话一般。我想,可能没有人会不为之惊叹和惊讶的。不过,前后想来,这也倒是符合陆幼青自始至终坚持的“生命是因为有结局才绚丽”的认识。

    在陆幼青的《死亡日记》里,我们能看到的不仅是他对死的态度,更重要的还有他对生的反思。如果说,他对死的态度告诉了我们坦然,那么,他对生的反思,则告诫了我们珍惜。

    “其实,我们的人生是不必匆忙如此的。

    我们体味春天的到来,不应该是从Bp机的信息栏里的天气预报;我们跟父母交流不应只是接听电话里他们的关心唠叨;我们给孩子的亲吻不应该是盖邮戳般的机械;我们对妻子和丈夫不应只是在亲热之后的一刻才语调温柔。

    如果我们不再匆忙,要做这一切,何难之有。

    世上本无所谓的忙碌人生,忙碌的只是一群不晓轻重利害的‘无事忙’而已。”

    是啊!有时想想,我们不也是这一群不晓轻重利害的“无事忙”中的一分子吗?当然,为了生活、为了家庭,有时候,我们不得不去忙碌、不去打拼,但这并不是我们忽略和怠慢自己亲人和家庭的理由。陆幼青用生命感悟到的这些肺腑之言,是对自己的总结,更是对我们的提醒。有爱,就应该从我们身边开始。

    逝者已去,生者尚存。面对生命逝去的那时那刻,有谁能说,逝者是一种痛苦?生者是一种幸福呢?可能有时候死,才可以告诉我们如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