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成就了小米 小米也成就了莫扎特

2019-08-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法扎是一部评价很两极分化的剧目,喜欢的人愿意连刷24场,不喜欢的人觉得80块钱票价都不值.以下我就从个人角度谈谈,我是如何深陷于法扎的魅力而无法自拔的,顺便附带一点上海末场repo.可能法扎是唯一一部,因为我滤镜太重而无法客观评价的剧目.即便如此,我也想尽可能地客观分析,这种滤镜是如何形成的.莫扎特成就了小米 小米也成就了莫扎特昨天看了一个法扎导演的访谈,以下援引导演的原文:英国的音乐剧是从歌剧和戏剧,发展到音乐剧的,在法国的接受度并不是很高.法国音乐剧的发展历史却不是遵照这样的轨迹.在法国,音

法扎是一部评价很两极分化的剧目,喜欢的人愿意连刷24场,不喜欢的人觉得80块钱票价都不值。以下我就从个人角度谈谈,我是如何深陷于法扎的魅力而无法自拔的,顺便附带一点上海末场repo。

可能法扎是唯一一部,因为我滤镜太重而无法客观评价的剧目。即便如此,我也想尽可能地客观分析,这种滤镜是如何形成的。

莫扎特成就了小米 小米也成就了莫扎特

昨天看了一个法扎导演的访谈,以下援引导演的原文:

英国的音乐剧是从歌剧和戏剧,发展到音乐剧的,在法国的接受度并不是很高。法国音乐剧的发展历史却不是遵照这样的轨迹。在法国,音乐剧很大程度上是不同领域的艺术家共同创作而发展的,加入了文学、音乐、舞美艺术等各个领域的优秀创作者,法国音乐剧的整个创作相对自由。——来自聚橙音乐剧微博:《摇滚红与黑》导演专访

莫扎特成就了小米 小米也成就了莫扎特

他的作品,都是你的本命!

正是这种相对自由的创作风格,才导致了法剧一直因为重音乐舞美,轻剧情而遭人诟病。法扎的音乐是非常杰出的,融合了莫扎特的古典音乐元素和现代的摇滚风格,可听度传唱度都非常高。"Tatoue-moi"(纹我)甚至能在2009年法国流行音乐排行榜位居第一。

莫扎特成就了小米 小米也成就了莫扎特

对于迷妹而言,法扎不像是一部需要静心欣赏剧情的音乐剧,而更像是一场激情澎湃的演唱会。每位主角上场时,观众都会给予热烈的掌声和尖叫。但这点对于不熟悉法扎的观众是一种困扰,毕竟这有别于传统的观剧礼仪。

我无意评判法剧这个特点的优劣,只想告诉大家我们是因何而被打动。

这是唯一一部我完全不懂语言,但只要演员一开口我就能跟着唱下去的音乐剧。法扎的音乐似乎融合进了我的灵魂,自从去年五月看完三场miflo个人con以后,似乎没有一天离开过法扎的音乐。法扎是需要“戒断”的,因为刚看完法扎的几天甚至几周内,都会沉浸在原声专辑里无法自拔。

谈完了音乐再来谈谈剧情:

对舞台作品来说,可能有很好的剧本,也打动不了观众。触动观众需要共鸣,也需要所有主创一起努力,这是我的一点心得体会。

甚至在法国,并没有“音乐剧演员”这个职业,更多是看角色需要怎样的人。——来自导演专访

Mikelangelo Loconte,鲜少看过他其他的舞台作品,似乎这个角色就是为了他量身打造。莫扎特这个角色如此需要一个像他这样的主演,而他又如此需要一个这样的角色去将他的那些艺术特质彰显放大。他和这个角色的高匹配度是整部剧成功的关键。

19年我看了首场和末场,小米发挥更稳定了,也没有像18年一样为感冒所困扰。略带嘶哑的声线很有少年感,自毁式的唱腔又有十足的爆发力和感染力。在末场,看到小米那种仿佛今天唱完这场明天去死也无所谓的状态,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他和莫扎特的共同之处,那就是,为了艺术而不惜燃烧自己的热忱。

“我在玫瑰中沉睡”这首歌时候,我仿佛看到一把匕首刺进了莫扎特的心脏,在那个伤口上开出了一朵又一朵艳丽的玫瑰。当后世人陶醉于这芬芳扑鼻时,却鲜少有人知道这是呕心沥血之作。就像杜鹃啼血一样声声不息。

在末场,这朵带血的玫瑰又重现了。

09年已经是十年前了,而小米身上的少年感似乎丝毫未变。看到了他的天真和不识人情冷暖,他的满腔热血和怀才不遇,艺术热情被现实狠狠碾压。演员的精彩表现让我共情

超级强烈,每次看这部戏就等于亲眼见证了莫扎特的一生,一遍又一遍见证着这个悲剧的上演。所以,我很佩服多刷的小伙伴,毕竟我没有那样的强心脏。每次听到Vivre à en crever之后都仿佛心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被生生挖去。

恍惚间,有点分不清楚喜欢的到底是那位生活在18世纪的古典音乐巨匠,还是剧本里塑造的这位莫扎特,抑或是台上蹦蹦跳跳的这个年轻人。但我总是觉得,无论莫扎特说的是何种语言,无论他身处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无论是用摇滚或者古典来诠释他的音乐,无论他谱写的是轻柔婉转的小夜曲还是激情澎湃的rock n’roll,他总是不变的。他的天才跨越了一切,无论是语言还是时间抑或生死。

我想法扎于我而言的最大意义,就是让我用力活着,无论痛苦还是喜悦,用尽全力去感受。如若死是必然,不如纵情生活。

所以也很能理解有些粉丝说的,“要吸一口法扎续命”,因为当我们面对世俗生活的种种不如意,面对理想和现实的碰撞时,听到“纵情生活”亦或“活到爆”无疑是一剂有力的强心针。

谢幕的时候,看到小米流泪了,他的泪光比天上的星光都要闪亮。我不知道这眼泪是为了莫扎特而流,还是为自己而流,还是不舍台下的观众。十年了,谢谢你在舞台上一直年轻着。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宴席。但如果法扎是一场梦的话,我愿长醉不愿醒。都云剧迷痴,谁解其中味呢?

PS,从地铁口出来后就一路有黄牛过来问询,票子有伐,莫扎特?或许他们是嫌“摇滚莫扎特”拗口就去掉了摇滚二字,但听到这样的询问,还是有种穿越回十八世纪,正呼朋引伴去观看最时兴歌剧的恍惚感。莫扎特先生如果能知道几百年后,以自己为蓝本创作的作品依然能一票难求,定然不悔当时为了艺术“活到精疲力竭”的热忱。

我们的欢声笑语,嘲讽了死亡,愚弄了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