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拍打疗法骗局】拍打疗法的商业模式

2019-01-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中医认为外感内伤都可导致筋的损伤.先是外感如风.寒.湿.热等.内伤病因有饮食过嗜.七情所伤.五劳过极等,筋伤会导致脾失健运.脏腑功能失常.筋之府受损等.治法强调预防为主,治疗应及时,常用治疗方法有针刺.按摩.导引.热敷等,<灵枢·九针论>:"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以炙刺.形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所以一段时间以前,中医养生流行一种说法"筋长一寸,寿延十年!"的说法,也不知道对不对.[央视拍打疗法骗局]拍打疗法的商业模式现代医学的合理性:1.长时间拍打意

中医认为外感内伤都可导致筋的损伤。先是外感如风、寒、湿、热等。内伤病因有饮食过嗜、七情所伤、五劳过极等,筋伤会导致脾失健运、脏腑功能失常、筋之府受损等。治法强调预防为主,治疗应及时,常用治疗方法有针刺、按摩、导引、热敷等,《灵枢·九针论》:“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以炙刺。形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所以一段时间以前,中医养生流行一种说法“筋长一寸,寿延十年!”的说法,也不知道对不对。

【央视拍打疗法骗局】拍打疗法的商业模式

现代医学的合理性:

1、长时间拍打意味着皮肤下血管不停受到机械力刺激。现在有实验证明在机械力刺激下,血管上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细胞外基质等会分泌多种生长因子,使血管发生适应性改变,这些物质进入血液也会引起全身性反应。2、长期拍打能够导致皮下出血。

【央视拍打疗法骗局】拍打疗法的商业模式

皮下出血-组织再愈合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生物过程,其中也有一系列全身的系统性反应。现在在美容界和牙科界使用一种富血小板血浆技术。富血小板血浆就是血液离心后提取的东西,所以皮下出现也会有类似富血小板血浆注射后的作用。

【央视拍打疗法骗局】拍打疗法的商业模式

当然皮下出血达不到离心后浓度。3、脂肪组织的作用。脂肪不仅仅是一层油,也是一种内分泌器官,广泛参与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对皮下的敲打也会让支付组织发挥作用。值得指出的是长达几个小时的拍打是一项高强度体力活动,无疑也会带来很多益处,现代运动医学的结论也证实了这一点。

或许对迷信拍打的人而言不让其打自己,仅仅让其无聊的用胳膊画圈可能检查不了几分钟。拍打带来的疼痛-酸胀-麻痒的感觉有可能让其欲罢不能,请参考“虐恋”的心理学分析。

所以,从医学上可以合理的推出一个结论:如同拔火罐一样,拍打疗法对某些疾病有效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正因为是“可能”,现代医学没有把拍打疗法放入临床医学之中,而是放入了物理治疗医学、康复医学、功能锻炼方法之中。拍打治疗的病种非常广泛,“拍打”也很难做成标准化动作,所以现代医学无法进行“对照-统计”工作,无法拿出决定性询证医学证据,也无法证实会在那个疾病有最好的疗效。

拍打疗法的商业模式是什么?

十年来五大神医都是一种玩法,分两步。

第一步拥有大量用户。条件有三点

1、个人能力强。

这些神医都是比较有能力的人。有些可能真的会一些社会上比较少见的技术。比如王林,就会变蛇出来,就是魔术也是比较难度高的一种。有一些人会有极高的情商或者社会关系处理能力,还是以王林为例,在官场商场都如鱼得水。

神医都有一些忠诚的“病人”,说明在医学上一定在某一点有过人之处。笔者未曾接触神医,只能说这些推测,依据就是马云曾经拜访王林。事后舆论大哗,马云解释说是因为好奇、见识见识,并不是表示真的相信。原话是:对未知的探索,欣赏和好奇是我的爱好,即便是魔幻术,挑战背后的奥秘也快乐无穷。

好奇心让人受益。就是以马云这个理由看,王林也不是一般人。马云见过的牛人奇事,多如牛毛。如果王林没有特色,马云何必邀请名流朋友并远赴江西其家中哪,马云时间多宝贵啊,赵薇的时间也不便宜。同样,李一在道教上的造诣也不凡。马云原话是:我见过很多讲道家的人,没有他讲老子讲得那么生动有趣。他对我的帮助是,让我懂得静下来。

2、选对行。

五大神医选择的神奇疗法都是有效、简单医学知识。芒硝确实有药用价值,绿豆营养价值高也不能否认,高质量矿泉水肯定比现代城市管道水好。芒硝、绿豆、水的费用都很低,拍打更是零成本。正是因为这些东西有好处,比较便宜,比较简单,普通人都能接受,才会适应大量的人群,才会让人有听一听专家怎么讲的冲动。

任何神医肯定不会强调自己是做“颈椎肿瘤”的专家,为什么?一是真要有开刀技术。做颈椎肿瘤的这样高难度手术可不是一年两年的顿悟、有高人传授就能学会的。二是颈椎肿瘤病人很少,全国一年不过几百例手术。三是颈椎肿瘤成为一个细分学科,有一个专业医生团体。无论任何人发表的任何言论都会被成员审查或监督。

3、嫁对郎。

神医之所以神,肯定有一些神迹来支撑,必须要包装。简单的医学知识要“高大上”理论,让人有点崇拜之心,就不容易质疑;再带有一点神秘色彩,让人心向往之,有一探究竟的好奇之心;最好有点“情怀”,让人看了后把“理性”去掉改成感性模式,更容易不讲道理的相信。

比如对李培刚号称能够让瘫痪病人站立起来,他只是一个按摩技师,并不是医生,公开的资料却是唐山市第二医院唐山骨科研究所所长,而且在2009年6月13日上过央视《面对面》栏目。

毫无疑问,即使在传媒业很发达的今天,完成包装的技术难度很大。五大神医如出一辙的出名模式,让人可以合理怀疑的所有神医背后都有一个隐藏很深的团队。这个团队才是神医真正的娘家,欺骗的根源。

不可否认,神医发家过程中,媒体起了很大作用。今天的新闻媒体是有强大社会影响力的,特别是一些隶属于政府宣传部、代表着党国形象的媒体把这些神医请来做节目的时候,有几个观众能够鉴别节目的主题是广告、科普、还是国家为其背书的宣传哪?当真正的医生费劲口舌向人解释不可轻信电视上专家的时候,人家一句“你这么能,你怎么不上电视”就堵回来了。

第二步-搂钱。

周鸿祎曾经详细讲过互联网商业模式,医疗欺骗与其类似。互联网的特点就是可以网聚规模巨大的人群。在有规模人群的基础上,挣钱的模式就三个。第一个,利用互联网卖东西。卖真实的东西,叫电子商务。卖基金,卖股票,卖理财产品,叫互联网金融。

卖虚拟的服务,卖餐馆的打折券,可以叫O2O。第二个是广告,有足够多的用户人群,可以向他们推荐一些其他的产品和服务,实际上这就是广告。就跟电视免费看,但电视里有广告的概念一样。第三个是增值服务模式,向某些用户收取提供收费的特殊服务。

以网络游戏最为典型,在一个服务器里面,有1万是免费玩游戏,有一个人认为辛辛苦苦的打怪升级太累,不如直接付钱买道具,一下子就比别的人厉害。软件产品的特点就是研发成本高而使用成本低,比如说你做了一个东西,花了1万块钱,如果有1万个人用,摊到每个人身上的成本是1块钱。

如果有1亿个人用,每个人成本是1分钱,与其每一个人设定一个帐号收1分钱,不如让一亿人免费使用,想办法从一亿中的一万人每个人交一元钱。

卖货、广告、增值三种模式中,五大神医选择的都是增值模式。有些甚至选择互联网上类似9158的“网络夜总会”的商业模式,简单的形容就是:有一亿人知道,其中有十万人每个人交一元钱,但有一千个每个人花十万元甚至百万元。

为什么使用这种模式哪?因为时间一长,欺骗自然曝光。这些简单有效的医学无法支持骗子所吹起的泡沫,当质疑声起时候,就很难把大量人转化为金钱。近年来很多短期内迅速走红的网络游戏也迅速的衰落,在消失在人们视野之外之前,往往不惜一切代价、短平快式的搂钱。

神医早期都很严谨,解释其学说夸张的并不多,有很多合理成分,但后期就非常疯狂偏执。比如胡万林大把加用芒硝,一天数次,致求诊病人迅速上吐下泻。网络有一篇文章解释类似现象,“为什么诈骗短信看上去那么弱智?”建议读者读一读。

神医后期的偏执也可解释为“筛选最可能倾家荡产支持他们的人”的一种技术性操作。假定每个人都收10元,要收近万人才能收回成本。而且近万人的风险很大,受骗者觉醒的可能性很大,一旦觉醒而且有愤恨的话,很容易联合多人一起造反。

而神医处理这种事情也麻烦,要同很多人费心费力解释,再一一退赔。人数少反而安全的多,这些人出钱多也是一种资格,“大师的亲信嫡传弟子”是很光荣的。这些人就是察觉到受骗,大多不好意思声张也找不到同盟者;而神医处理也非常容易,就一个两个而已。因此大部分普通人接触“神医”后的感觉都不错,很容易得到热情的服务和免费的治疗。很多人甚至在媒体铺天盖地的批评之后仍然相信神医。

医学何辜?很多人一看见澳大利亚的小孩被拍打致死,立刻把责任归结为中医。其实与中医有什么关系哪。医学欺骗和中医好比李鬼和李逵。骗子只是使用中医的“语言”而已,使用中医语言只是因为我们中国人容易理解这套语言,这套语言并不仅仅在中医中使用,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现代医学同样被用来做医学欺骗,核酸、胶原蛋白的神话不就近在眼前吗?西方同样有类似事件,并有解读,引用如下。

1990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对照研究。研究者尼尔•卢德曼医生给12位60岁以上的健康男性注射生长激素(GH),每周三次,并用9位状况相似的人作为对照。半年之后,发现注射生长激素的人体内的类胰岛素生长引子I (IGF-I)的含量上升到了青年人的水平,而且肌肉和皮肤厚度增加,脂肪下降了。

在科学专业人士看来,这项研究极为初步。首先观察到的变化有什么价值并不清楚,其次这么短的时间和这么小的样本量,并不足以评价有什么样的副作用。

但是就象很多其他的科学文献一样,只要稍加“引申”,就能够唬住普通公众。这篇论文迅速被解读为“注射GH可以抗衰老”,并产生了一大批“抗衰老专家”。许多“专家”宣称检测“生物学年龄”,然后补充GH,就可以让你保持年轻的“生物学年龄”。

 尼尔•卢德曼(Daniel Rudman)看到自己的研究被如此滥用,极为气愤,一直声明用GH来抗衰老是“不成熟”的。

遗憾的是,到1994年去世,他的呼声也没有产生什么影响。此后他的遗孀试图把他的名字从“抗衰老疗法”的推销材料中去掉,但是收效甚微。在1997年,出版了一本鼓吹"用GH抗衰老"的书,还宣称“献给卢德曼”,把他作为GH抗衰老的先驱。如果卢德曼泉下有知,不知道会不会被气得站起来。

2003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采取了谴责滥用这项研究的行动。他们把全文放在网上供人们阅读,其主编指出:这项研究在生物学上很有意思,但是非常清楚其结果“不足以作为推荐成为疗法的基础”。

把这些医学欺骗放在一起看,就会发现所有的欺骗使用的知识都是医学中最简单的常识,是在高中教科书中可以找到的知识。前段时间一个事情也很有意思。我们都知道“高晓松”是个名人,长的什么样子大家也都知道。可是就有人请一个和高晓松差不多样子的人去做营销。

那这和高晓松有什么关系?高晓松知晓后在微博上澄清、冷嘲热讽、广而告之等办法通通没用,假高晓松生意反而愈来愈好。从另一个角度看,电视上也天天在播模仿秀啊,模仿好了想挣钱犯法了吗?这些神医又没有像真正医生一样一对一的诊疗,凭什么说人家行医哪?凭什么说人家医学欺骗哪?就是欺骗而已。

所以我们真正要反思的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欺骗?

中国的特色是有最多的人口、最统一的市场。意味着什么哪?我当年在上海读大学的时候,经常经过五角场一个路口,那时五角场还没有改造,都在街道上走来走去,人流量很大。一个路口的破门头五年如一日放“快来买,清仓大甩卖”。我进去过数次,质量差的惨不忍睹,我每次都空手而归,后来我问一个老师“我从来不买,它怎么不倒闭哪。”老师高深一笑,回答说:“冲头斩不完,sb总是有”。

一晃二十年过去了,到今天,被欺骗已经不仅仅冲头、sb的专属了,社会已经成功进入互害模式了。因为科技发展到今天,知识太多了。任何一个行业的人都可以利用知识壁垒完成对外人的欺骗(隐瞒)。农村人知道用了多少种违禁农药而城里人不知道,城里人会加三聚氰胺而知识人不知道,知识分子会利用知识垄断而从股市、楼市一夜暴富完成财富转移,然后三者一起呼吸被共同污染的空气。可笑的是,明明每个人的是胡亥,还总以为是赵高。

直面医学欺骗,克服贪婪

本文不想讨论医学之外的事情,只想讨论医学有关的。那么怎么面对医学欺骗哪?

讨论医学欺骗必须先定义医学欺骗。前提是必须设定一个不去怀疑的公理:人是经济理性的。

因此可以推出第一条定理:人愿意为自己身体健康而花钱。因此医学市场大,骗子就容易多。第二条定理就是:人为自己的身体只会花一部分钱,因为我们不仅仅有身体,还有精神。第三条定理就是:人在为健康花钱时也会很理性,比如了解医学常识,比如比较医疗价格。

违反以上三条的就是中了医学欺骗。比如一个农民自费百万治疗胰腺癌(特指非手术、非移植、没有特效药物等情况),就是被欺骗。而马云花费千万看个感冒也不是被欺骗。可能很多读者不喜欢这种观点,会给我扣上“人权”的大帽子。

事实上,胰腺癌如果没有手术适应症,不进行手术治疗,死亡率非常高。乔布斯够有钱吧,不也一样。而真正的医生一定会告知真实病情,劝说其放弃治疗,因为治疗没有什么效果。退一步讲,就是在医院内常规姑息治疗,今天正规医院的价格也不过三五万,怎么也花不掉百万的。

只要花费百万,一定是自己不肯接受现实,一定是被某种方式欺骗了;虽然可怜,犹有可恨。而马云拥有几百亿美金,每一天银行的利息收入就不止几千万,对他而言,花费千万减少一天的痛苦对他而言经济上是合算的,我们这些升斗小民替他怎么花钱操什么心哪。

由此进一步推理可得出,与欺骗相对应的是贪婪。对病人而言,被欺骗是因为想得到超出医学共识的东西。其受骗的真正原因不是中医西医,也不是骗子,也不是知识匮乏,而是自己的贪婪。所以我们看到漯河市市长因为服用胡万林的神水而死亡,这个级别的行政官员受过唯物主义教育、是社会的管理者,经历过很多事情,包括各种欺骗,有很多人脉,包括高级别医生。

而最后真正身败名裂、身陷囹圄的骗子,也是过分贪婪的骗子。往往是不满足于小富即安、想干票大的、又被暂时的成功冲昏头脑的骗子才会被惩罚。所以,骗与被骗,都与能否控制贪婪有关。今天,从山村远郊到繁华都市、从单身到群居、从贫户到深宅、从地沟油的命到中南海的心,都能看到形形色色医学欺骗,活跃着大大小小的骗子。当然这些欺骗现在仍然处在早期,没有引起社会关注。

谁知道以后哪?一旦台风起,猪也飞上天;过了没多久,神医又再现。

临床医生是专注于疾病治疗的人。请注意,疾病治疗不同于疾病预防,一个是减灾,一个是防灾。欺骗是人类社会的疾病,必然存在的,防不住。

此文目的也是减灾。如果读者你能够少被骗一次,笔者的目的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