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千佛洞历史 吐鲁番千佛洞

2019-11-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吐峪沟千佛洞:从胜金口沿火焰山南麓东行15公里,便到了吐峪沟千佛洞.这里共有94个洞窟,现存45个,沟东 21个,沟西24个.吐峪沟千佛洞.位于峡谷中段,开凿于两晋十六国时代,是新疆著名的三大佛教石窟之一,是1957年自治区首批公布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南北朝时期,吐峪沟石窟是高昌王国*高统治集团全力经营的佛教重地之一.到了唐代,吐峪沟大峡谷两岸的佛教洞窟有了进一步发展,凝聚在每个洞窟中的佛教壁画艺术,也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吐鲁番千佛洞历史 吐鲁番千佛洞据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唐代文献<西州图

吐峪沟千佛洞:从胜金口沿火焰山南麓东行15公里,便到了吐峪沟千佛洞。这里共有94个洞窟,现存45个,沟东 21个,沟西24个。

吐峪沟千佛洞。位于峡谷中段,开凿于两晋十六国时代,是新疆著名的三大佛教石窟之一,是1957年自治区首批公布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南北朝时期,吐峪沟石窟是高昌王国*高统治集团全力经营的佛教重地之一。到了唐代,吐峪沟大峡谷两岸的佛教洞窟有了进一步发展,凝聚在每个洞窟中的佛教壁画艺术,也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吐鲁番千佛洞历史 吐鲁番千佛洞

据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唐代文献《西州图经》记载,当年的吐峪沟乃人间仙境。《西州图经》有如下描述:“在吐峪沟中有随山势展布的重重寺院,它们背依危峰,下临清溪,四周绿树掩映,佛寺、禅院密集,佛乐飘飘、烟火不断、游僧云集,人行沟谷深处,难见日月”。

吐鲁番千佛洞历史 吐鲁番千佛洞

吐峪沟千佛洞开凿以来的1700多年中,先后历经了人为破坏和自然塌损两阶段。现有洞窟94个,有编号46窟,仅有8窟残存壁画。那些幸存下来的石窟壁画,至今仍向人们展示了古代文明的风采,吸引了当今世界各地研究佛教历史、佛教艺术的专家学者们的目光,是研究我国佛教文史、佛教美术史、古建筑史的历史依据和实物资料,具有无可估量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吐鲁番千佛洞历史 吐鲁番千佛洞

吐峪沟千佛洞古称“丁谷寺”,是吐鲁番地区建窟较早、保存早期壁画较多的石窟。*早的洞窟出现在晋、十六国时期。沮渠氏家族称王时(公元443~ 450年),是吐峪沟佛教*繁荣的时期。

由于帝国主义的掠夺和人为的破坏,吐峪沟壁画90%吡以上已经毁圮无存。如今只有8个洞窟还残留少量有回鹘文题记的壁画。其中1、2、3、4号窟,佛坐胡床,为全国所仅见。这里还出土过一些佛经残卷。

(3)吐峪沟霍加木麻扎。是游客进入南谷口见到的*个著名的古代宗教遗迹,全称为艾斯哈布·凯海夫麻扎,俗称“圣人墓”,据说已有1300多年历史。